杭州余杭让未来产业“链上开花”
6月30日,杭州市余杭区举行“双招双引”暨重大项目半年度工作推进会。二季度,共有102个重大项目花落余杭,含69个产业项目及33个人才项目,总投资额超135亿元;有16个重点工程集中推进,总投资额超80亿元。“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二者优势互补,让这片向未来而进的创业沃土蓄足发展后劲。
产业项目中有不少智能物联、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高功率激光器件、无模组电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项目纷至沓来。这背后,是余杭直面产业结构新需求,聚焦“五大产业生态圈”,持续壮大新质生产力、布局未来产业的创新蓝图。

余杭区城市风光。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聚焦数字经济、总部经济,余杭引入居然智家华东总部等项目,推动超声AI辅助诊断、少儿编程教育、无人机研发运营、智慧家居、母婴人工智能产业研发等人工智能+未来产业集群发展。
余杭区集聚了四大省实验室、北航创新研究院等科创平台,也集聚了强脑科技等一大批创新企业,这正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一个极大增长点。为此,余杭聚焦智能制造,进一步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上下游”,强链补链延链。签约落地的普沃思全球研发中心及总部运营中心项目,拟在余杭经济开发区建设全球研发、营销、运营中心及智能制造基地。未来,将有更多品质卓越、知名度高的“余杭造”工业爆款诞生。
文化产业招商也成为此次签约的一大亮点。近年来,余杭打造良渚文化大走廊高能级文化产业平台,奋力争取优质企业在大走廊集聚。此次,一批科技型文创企业落地良渚新城。据悉,某文创企业聚合小说、短剧制作投放,国内及海外双发行于一体,2024年制作发行短剧50余部,将助力余杭打造微短剧产业新城。
创新驱动、人才引领正是余杭的“发展密钥”。目前,余杭区累计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7000余名,人才资源总量超47万人,约占常住人口1/3。青年人才纷至沓来,签约项目的产才融合导向进一步凸显。截至目前,余杭区已实现低空经济、类脑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全覆盖,其中实现产业化项目4个,处于中试及以上阶段项目10个。未来,余杭将持续打造“顶尖人才领航、领军人才攻坚、青年人才筑基”的雁阵人才格局,以优质人才项目的汇聚促进新兴科创企业成长。

良渚博物院二期项目效果图。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此次活动中,集中推进的16个重点工程涵盖先进制造业、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作为杭州“十大文化新地标”之一的良渚博物院二期项目已完成招标;位于中轴线核心区块的余杭文化艺术中心(综合文化空间)项目正进行方案优化,建成后将为余杭增加近7万平方米的文化活动空间。
一直以来,余杭紧抓各重点项目工程推进节点,加速项目真落地、真投产。近日,省“千项万亿”工程——西险大塘达标加固工程主体已提前半年正式完工。此外,国际体育中心专业足球场正式进入大跨度空间结构施工阶段,钉钉全球总部等项目相继交付投用。
产业、科创、文化、人才项目及公共配套交相辉映,为余杭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极。未来,余杭区将持续擦亮“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营商环境金名片,为企业和人才送上“好阳光、真雨露”,全力打造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竞相迸发的“机遇之城”,不断提升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综合能级。(谭琴)
相关推荐
-
德惠市大房身镇 积极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德惠市大房身镇以“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为目标,坚持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升级双向发力,积极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房身镇吉旦沟村是德惠市有名的富裕村,村里种植大棚黄瓜和西红柿已有近四十年历史。近年来,在镇里的支持下,村里一方面不断拓展大棚种植产业,一方面积极打造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如今,村里不仅人富了,
实时讯息 08-14
-
东湖评论:以人才之光照亮基层治理新征程 近日,党中央、国务院邀请60名优秀专家人才赴北戴河休假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这份名单犹如一幅精心绘制的科技人才画卷,从量子领域的领军人物到农业科技的耕耘者,涵盖了基础科学、核心技术、产业生态全链条。它不仅是对人才价值的高度认可,更折射出国家推动科技创新与基层发展深度融合的战略考量,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
实时讯息 08-13
-
绿色金融激发“双碳”战略新动能—平安银行济南分行成功投放大额光伏电站项目贷款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绿色金融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平安银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绿色金融提升至战略层面。近日,平安银行济南分行积极响应国家及总行发展战略,以金融活水润泽绿色产业,成功实现东营辉阳渔光互补四期750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贷款的投放。该
实时讯息 08-12
-
火爆!山西非遗消费市集燃爆大同古城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陈智宇)连日来,2025山西非遗消费季(夏季)活动现场游客摩肩接踵,成为大同古城最具人气的文化打卡地。这场以“晋享非遗·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文化盛宴,自7月30日晚在大同古城柴市角正式启动后,便迎来“爆火”场景。(资料图)作为山西非遗的集中展示窗口,本次市集汇聚山西省11市百余家
实时讯息 08-12
-
重庆第1眼 | 从“揭榜挂帅”榜单到“千万订单” 我市种业创新开辟未来赛道 创新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就在近日,西南大学专家团队选育的家蚕新品种"限白一号"斩获千万级签约。这一家蚕新品种有何重大突破,我市种业创新攻关“揭榜挂帅”专项又为这些成果“破茧成蝶”提供了哪些关键养分?今日一起聚焦。在近日举行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科技成果交流路演中,西南大学专家团队选育的
实时讯息 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