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山西非遗消费市集燃爆大同古城
2025-08-12 11:08:00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陈智宇)连日来,2025山西非遗消费季(夏季)活动现场游客摩肩接踵,成为大同古城最具人气的文化打卡地。这场以“晋享非遗·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文化盛宴,自7月30日晚在大同古城柴市角正式启动后,便迎来“爆火”场景。

(资料图)
作为山西非遗的集中展示窗口,本次市集汇聚山西省11市百余家非遗项目,传统工艺与特色美食交相辉映。传承人在现场展演技艺的同时,还娓娓道来非遗背后的文化密码;多项沉浸式体验项目更让游客得以亲手参与制作,在互动中触摸非遗的温度。12名小小非遗宣讲员用稚嫩童声讲解各地非遗特色,成为连接非遗与年轻群体的“萌系纽带”;“艺堂好课”研学课堂已接待4批百余名学生,北魏岩彩壁画等课程通过手把手教学,让来自辽宁葫芦岛的学生们在笑声中感受千年技艺的传承力量。
跨界融合为非遗注入新活力。鸿蒙智行将木版年画元素融入展车设计,车门“平安随行”车贴与车头“鸿运当头”龙纹,让“移动的家”满载传统文化祝福;腾讯游戏打造的数字化展厅,则用互动科技重构非遗表达,使古老技艺成为年轻人可“玩”、可“分享”、可“共情”的数字内容。
“你好,非遗”集章护照成为游客争相参与的打卡项目,11市专属印章融入当地非遗符号,游客在集章过程中“解锁”各地文化故事,参与量远超预期。天津中塘蚕丝绒花制作技艺和内蒙古手工羊毛地毯项目参与其中,为这场非遗盛宴增添更多元色彩。
在“非遗传承人扶持讲座”上,跨界艺术家与潮玩设计师深入非遗工坊,探讨“传统手艺的现代表达”。这场碰撞不仅为“非遗+时尚”提供新思路,更让“非遗+”的融合模式深入人心,为非遗传承开辟了更广阔的路径。
相关推荐
-
绿色金融激发“双碳”战略新动能—平安银行济南分行成功投放大额光伏电站项目贷款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绿色金融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平安银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绿色金融提升至战略层面。近日,平安银行济南分行积极响应国家及总行发展战略,以金融活水润泽绿色产业,成功实现东营辉阳渔光互补四期750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贷款的投放。该
实时讯息 08-12
-
草原休闲游 天天那达慕丨科右前旗首届北疆少年文学那达慕启幕 8月9日,以“文书北疆 笔会草原”为主题的2025年科右前旗首届北疆少年文学那达慕在乌兰毛都苏木火热开场。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诗人、校园文学领域专家与中小学文学社师生共200余人齐聚草原,通过诵读、采风、讲座等形式,共赴一场文化盛宴。 清晨,草原的风裹挟着墨香,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为征文大赛获奖
实时讯息 08-12
-
火爆!山西非遗消费市集燃爆大同古城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陈智宇)连日来,2025山西非遗消费季(夏季)活动现场游客摩肩接踵,成为大同古城最具人气的文化打卡地。这场以“晋享非遗·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文化盛宴,自7月30日晚在大同古城柴市角正式启动后,便迎来“爆火”场景。(资料图)作为山西非遗的集中展示窗口,本次市集汇聚山西省11市百余家
实时讯息 08-12
-
辽宁以“残健融合”为主线 推动残疾人文体旅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沈阳8月9日电 (记者 韩宏)记者9日从辽宁省残联获悉,辽宁将残疾人文化建设深度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残健融合”为主线,通过搭建多元平台、创新服务模式、深化产业融合,全面推动残疾人文创事业高质量发展。文化服务“零距离”惠及残疾群体辽宁持续深化“红色文艺轻骑兵走基层”文化活动品牌,会同辽宁省
实时讯息 08-09
-
当老厂房成为“新网红” 工业遗产焕新成为文旅“破圈”密码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随着一批老厂区改造项目的陆续落成,曾经废弃的矿山变成了人人向往的打卡地,曾经轰鸣的车间变身沉浸式博物馆,废弃的仓库蜕变为“精神粮仓”,这跨越了时空工业遗产的“重生计划”,让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老厂房重新脉动了起来。江西上饶望仙乡的望仙谷曾经是个废弃矿山,当地积极探索“生态修复+文旅”
实时讯息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