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技术助力春播 旬邑26万亩玉米播种全面启动
2025-04-24 17:55:00


《看咸阳》讯:近期,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旬邑县26万亩的春玉米播种工作全面拉开帷幕,预计在4月底全部完成。在这场春耕热潮中,农业新技术成为推动农业生产的“强大力量”,为秋季粮食丰收筑牢了坚实的基础。
在太村镇唐家村的玉米单产提升试验示范基地里,播种机、旋耕机在田野间来回穿梭,农民们紧随其后,熟练地进行着播种和覆土作业。


早在2016年,旬邑县农村经营管理站就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了渭北旱作春玉米试验示范基地,以技术为核心,构建起了玉米机械化种植模式。在试验示范基地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农户们严格按照“早熟耐密抗倒宜机收品种+合理密植+降解地膜”等关键技术流程进行种植,这正是近年来旬邑玉米取得高产的关键所在。

为了进一步提高单产并降低成本,旬邑县大力推广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通过规划实施农民习惯施肥试验、新型肥料施用试验和机械深施试验,推动施肥向专业化、科学化、绿色化发展,切实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

今年,旬邑县依托玉米试验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太村镇唐家村、职田镇早池村、湫坡头镇看花宫村精心打造了3个百亩示范方。这些示范方针对渭北旱作春玉米种植中的难题,开展了玉米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的试验示范,旨在为大面积玉米增产提供完备的技术集成方案。
从种植技术到管理模式,从品种选择到病虫害防治,新技术正深度融入旬邑县春玉米种植的每一个环节,推动着 26万亩春玉米播种工作的有序推进。
(来源:旬邑发布)

相关推荐
-
女友尖叫着被撞倒碾压死亡,男子却坚称“没听见没看到”……他的辩解可信吗? 开车撞倒碾压女友致其死亡后,男子辩称是开车时没看到对方,既没听到尖叫声,也没感受到汽车碾压异物的颠簸。案件发生地点位于监控盲区,没有目击证人,事实究竟如何?面对零口供命案,办案机关如何还原真相?9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伤害类案件技术性证据实质审查典型案例,披露了这起“孔某某故意杀人案”办案细节
实时讯息 09-11
-
专家对话:“人工智能+”新时代,广东有望抢占先机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引发关注。从10年前的“互联网+”到10年后的“人工智能+”,我国经济社会经历了怎样的跨越?为何要在此时提出“人工智能+”行动?中国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有哪些优势、又存在哪些短板?大湾区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院理事、特聘专家,长江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教授、投
实时讯息 08-30
-
“花生上树”,不只是笑话 近日,某商家因一张宣传海报,引发网友争议。有网友发现其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中,一款“四粒红花生”产品的宣传海报展示了违背科学常识的画面。花生作为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果实通常埋藏在土壤中发育成熟。而该海报却将花生果实描绘为悬挂枝头,与花生“落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相悖。对此,品牌回应称,由于公司在工作
实时讯息 08-30
-
邯郸卓越中学举办教学智能化培训 为增进教师对教学智能化的研究,提升老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与应用能力,近日,邯郸卓越中学邀请信息技术专家丁玉海老师开展教学智能化培训。丁玉海是教育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授课专家,英特尔未来教育国家主讲教师,中央电教馆创客教育培训专家,全国青少年创意编程评审专家,国培计划授课专家,邯郸市中小学信息
实时讯息 08-25
-
技术经理人,牵好专利转化这根“红线”(身边的“十四五”) 图①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目前,“十四五”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
实时讯息 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