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友尖叫着被撞倒碾压死亡,男子却坚称“没听见没看到”……他的辩解可信吗?
开车撞倒碾压女友致其死亡后,男子辩称是开车时没看到对方,既没听到尖叫声,也没感受到汽车碾压异物的颠簸。案件发生地点位于监控盲区,没有目击证人,事实究竟如何?面对零口供命案,办案机关如何还原真相?9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伤害类案件技术性证据实质审查典型案例,披露了这起“孔某某故意杀人案”办案细节。
男子开车撞倒碾压女友致其死亡
个体经营户孔某某与蒋某某原为生意合作关系,二人各自离婚后开始同居,期间二人曾因蒋某某喝酒、前任等话题多次发生争吵。
2023年2月6日晚,二人与朋友喝酒至2月7日零时左右,随后入住酒店。在酒店房间内,孔某某因蒋某某喝酒期间与男性朋友行为亲密而发生激烈争吵近两个小时。
2月7日凌晨3时许,二人先后离开房间,前往酒店门前广场车辆停放处。孔某某先上车,发动汽车并打开车灯后向前行驶,将位于车辆前方的蒋某某撞倒并发生碾压。其间,蒋某某连续发出三声尖叫,并呼喊孔某某名字。
之后,孔某某继续驾车行驶约40米掉头返回,下车将蒋某某抱上车,拨打120救助电话。
蒋某某经送医抢救无效死亡。经鉴定,蒋某某符合躯干部遭巨大暴力致心脏、肝脏破裂死亡。
2023年2月15日,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以孔某某涉嫌故意伤害罪提请批准逮捕。
是不是故意杀人?
孔某某到案后辩称,自己没有故意要伤害或者杀害蒋某某,只是驾车时没看到蒋某某,既没有听到蒋某某的尖叫声,也没有感受到汽车碾压异物的颠簸感。
该案处于酒店监控盲区,没有目击证人,面对零口供命案,办案机关如何破局?
为还原案件事实,检察机关通过四级联动履职,借助最高人民检察院、江苏省检察院技术专家对技术性证据全面开展了实质审查。
● 死者的伤是如何造成的?
结合蒋某某的小腿背侧与汽车保险杠等高等宽的伤痕、背部和内脏损伤的宽度和严重程度、汽车头部及底盘的擦划痕迹、轮胎宽度等,法医、痕检技术等专家进行跨学科联合审查认定,蒋某某是站立时从背后被汽车头部撞击倒地,又被汽车右侧前后轮连续碾压。
经检察机关要求,公安机关委托鉴定机构逐帧分析监控视频,并由检察技术专家对2公里外的高空视频进行清晰化处理,与拍摄到蒋某某尖叫、汽车尾灯的视频同步叠放,证实车辆大灯打开后,灯光右前侧出现条状黑影并保持数秒,汽车前行至第一声尖叫响起,黑影形态略发生变化,第二声和第三声尖叫时,黑影消失,综合判断该黑影就是蒋某某。同时,根据该黑影变化,结合尸检报告、车辆刮擦痕迹等,也能证明蒋某某由直立位站在车前被撞倒地的事实。
● 当事人的辩解是否符合常理?
承办检察官委托技术专家运用声纹处理技术,对孔某某和蒋某某入住房间门口的监控摄录到的二人争吵声进行清晰化处理,发现案发前二人持续争吵,蒋某某离开前告知孔某某在楼下等待——这与孔某某称醒后突然发现蒋某某不在房间才下楼寻找的辩解不一致。
检察技术专家还对蒋某某的三声尖叫和呼喊“孔某某”的语音进行检验,发现尖叫的分贝值高于“孔某某”的呼喊声,证明孔某某说自己在近处没有听到蒋某某的尖叫,却在远处听到蒋某某呼喊自己名字的辩解不符合常理。
在检察机关建议下,公安机关还使用同款汽车对案发现场进行模拟驾驶、碾压等多项实验,证实孔某某驾车时可以看到蒋某某在车前方,且撞击后可以明显感受到车辆碾压的颠簸感。
由此证明,孔某某此前的辩解不符合客观实际。
被告人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2023年2月22日,南通市崇川区检察院以孔某某涉嫌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
2024年3月21日,南通市检察院以孔某某涉嫌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
案件一审、二审阶段,检察机关申请法医、声像技术专家出庭作证,并通过技术人员对鉴定、检验过程和相关专门性问题的解释说明及回应。
鉴于本案系情感纠纷引发,孔某某家属自愿代为赔偿,2024年11月26日,江苏省南通市中级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孔某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孔某某不服,提出上诉。
2025年6月13日,江苏省高级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来源:检察日报正义网
相关推荐
-
女友尖叫着被撞倒碾压死亡,男子却坚称“没听见没看到”……他的辩解可信吗? 开车撞倒碾压女友致其死亡后,男子辩称是开车时没看到对方,既没听到尖叫声,也没感受到汽车碾压异物的颠簸。案件发生地点位于监控盲区,没有目击证人,事实究竟如何?面对零口供命案,办案机关如何还原真相?9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伤害类案件技术性证据实质审查典型案例,披露了这起“孔某某故意杀人案”办案细节
实时讯息 09-11
-
果然财经|车展难觅外资豪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佳琪 尹睿国产新能源汽车火爆的当下,外资豪车们却集体遇冷。金秋时节历来都是售车旺季,成都车展最先吹响号角,各地省级车展也纷纷启幕。在火热进行的国内A级车展上,却少见外资豪车品牌的身影,BBA(外资代表品牌奔驰、宝马、奥迪的首字母组合)虽然有所参与,但规模却不同程度缩水,在一
实时讯息 09-10
-
专家对话:“人工智能+”新时代,广东有望抢占先机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引发关注。从10年前的“互联网+”到10年后的“人工智能+”,我国经济社会经历了怎样的跨越?为何要在此时提出“人工智能+”行动?中国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有哪些优势、又存在哪些短板?大湾区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院理事、特聘专家,长江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教授、投
实时讯息 08-30
-
“花生上树”,不只是笑话 近日,某商家因一张宣传海报,引发网友争议。有网友发现其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中,一款“四粒红花生”产品的宣传海报展示了违背科学常识的画面。花生作为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果实通常埋藏在土壤中发育成熟。而该海报却将花生果实描绘为悬挂枝头,与花生“落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相悖。对此,品牌回应称,由于公司在工作
实时讯息 08-30
-
邯郸卓越中学举办教学智能化培训 为增进教师对教学智能化的研究,提升老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与应用能力,近日,邯郸卓越中学邀请信息技术专家丁玉海老师开展教学智能化培训。丁玉海是教育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授课专家,英特尔未来教育国家主讲教师,中央电教馆创客教育培训专家,全国青少年创意编程评审专家,国培计划授课专家,邯郸市中小学信息
实时讯息 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