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旧友”齐聚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两天,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整理户外红外相机数据时,惊喜发现了国家Ⅱ级野生保护动物马鹿的身影,这是保护区首次捕捉记录到马鹿在野外活动的影像。

视频记录的时间是去年10月下旬,视频中一只雄性成年马鹿对保护区架设的红外相机产生了好奇,打量一会儿后靠近嗅闻,鹿角不小心还蹭到相机外壳发出声音。从背景声中,还能听见其他马鹿的叫声。
资料显示,马鹿是群居动物,集群生活。与其他鹿种类似,尤其是山区的马鹿,随着不同季节和地理条件的不同而经常变换生活环境,选择生境的各种要素中,隐蔽条件、水源和食物的丰富度是最重要的指标。

不仅是马鹿,工作人员还在后续数据整理中发现了在保护区内已消失三十多年的国家Ⅱ级野生保护动物赤狐的身影。这些发现让从事生态保护20年的巡护员龚叶勇激动不已:“能在同一区域拍到这两种‘稀客’,说明我们的青山绿水真的活过来了!”

在海拔2301米的银杏湾,红外影像记录下一只毛色火红的赤狐正在林间觅食。而在更高处的葱滩,镜头里另一只赤狐踏着积雪悄然走过。这种曾在九寨沟随处可见的动物,因早年森林砍伐和盗猎,自上世纪80年代起再未现踪迹。保护区技术员对比历史资料时手都在发抖:“它们消失时我还没出生,今天终于能向老师傅们交作业了!”
据了解,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于1963年,占地1.6万公顷,这里生活着川金丝猴、大熊猫、四川羚牛、林麝等1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和蓝马鸡、红腹角雉、黑熊、岩羊、中华鬣羚等3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另外还有高等植物182科617属1618种。其中,保护区以川金丝猴最具代表性,目前保护区内川金丝猴种群数量为1600余只,是国内目前川金丝猴种群数量最大、密度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保护区。
近年来,九寨沟紧抓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反盗猎、反滥伐、反毁林”“清风”等专项行动。通过完善科研监测体系、推进信息化建设、持续实施宣传教育等工作,使当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川金丝猴等主要保护对象的分布范围显著扩大,天然林覆盖率稳步提升,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数持续增加。
相关推荐
-
暑期“玩趣”指南:上海商场特色活动等你来打卡 在漕河泾印象城“决胜巅峰”,体验电竞游戏的激情;到西岸梦中心吹一吹夏日江风,享受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在虹桥南丰城邂逅红山森林动物园的网红动物,来一场欢乐的“夏日森友会”……随着暑期临近,上海各大商场推出一系列文旅商体展融合的特色活动,邀请大小朋友前来打卡。跨界融合全域开玩深植于漕河泾开发区的四年多
实时讯息 06-12
-
琴视频丨青岛市事业编制招聘10人,5月6日开始报名 近日,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进行公开招聘,共选聘10人。其中,综合管理岗位(202501)1名,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岗位(202502)3名,生物安全设施运维岗位(202503)1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研究岗位(202504)5名。(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曹婧雯)
实时讯息 05-06
-
地球上只有人类这个物种发展出自然保护的概念 科普人花蚀(帕索卡/图)“能活着让社区赚钱的鸟儿,人不会让它死”无论是北京的玉渊潭公园,还是上海的大宁公园,或是广州的流花湖公园,越来越多拿着专业摄影设备的人来到这里,等候着鸟儿的到来。2025年春天,演员李现到北京玉渊潭拍鸟的照片一度登上互联网热搜。在他的照片里,有鸬鹚捕鱼,苍鹭展翅。在城市中生活
实时讯息 05-05
-
“五一”假期健康防护提示来了→ 2025年“五一”假期已至,假日期间人员流动与聚集、境内游、出境游将会明显增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五一”假期期间,境内出行要注意新冠病毒感染、食物中毒、诺如病毒肠炎、蜱传播疾病、手足口病、猴痘和动物源性传染病的预防;赴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旅行还需要注意预防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重
实时讯息 05-01
-
30秒 |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四川活动周今日启幕 4月28日,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四川活动周正式开幕。展馆内,多项四川非遗进行展出,包括羌绣、漆器、竹编、油纸伞、银丝花等四川非遗和大熊猫、金丝猴“双宝”IP文创产品惊艳亮相。(封面新闻记者 赵奕 大阪报道)
实时讯息 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