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蜜经济”促振兴
中新网杭州6月23日电 题: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蜜经济”促振兴
作者 项菁
夏季是瓜果蔬菜大量上市的时节。在浙江各地乡村,蓝莓、杨梅、桃子、水果玉米等时令果蔬喜获丰收,“甜蜜经济”勾勒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画卷。
小朋友在常山县上猷阁村采摘蓝莓。郑召隆 摄
近日,在衢州市常山县芳村镇上猷阁村的蓝莓种植基地,10余名村民身披雨衣,忙着采摘蓝莓。据介绍,今年该村蓝莓产量约2.5万公斤,市场价卖到每公斤40元至50元。
2019年,上猷阁村依托绿水青山资源优势,利用浙江省山海协作工程的扶持资金,开始种植蓝莓新品种“蓝美1号”。此后,该村蓝莓产业发展迅速,并打响了知名度。
据上猷阁村党支部书记李勤勤介绍,为延长蓝莓产业链,该村还先后开发了蓝莓汁、蓝莓酒、蓝莓酱,深受消费者的好评。接下来,该村将继续探索“农业+文旅+研学”融合模式,推动乡村振兴。
果农采摘余姚杨梅。王永春 摄
杨梅是浙江最具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之一,该省现已培育浙东、浙南、浙中三大杨梅优势产区,今年杨梅总产量预计达到74万吨。
放眼浙东地区,在宁波市余姚市丈亭镇渔溪村的山头,一颗颗或红或紫的杨梅挂满枝头。余姚作为“中国杨梅之乡”,种植户超1.5万户,今年当地杨梅鲜果销售额预计超3亿元。
这些天,61岁的梅农王家定享受着丰收的喜悦。“相比露天种植,大棚杨梅的采摘期提前了20多天,而且坐果均匀、品质也好。”王家定守护着70多亩杨梅林,近些年他尝试用大棚种植杨梅,尝到了新的甜头。“去年光靠种杨梅,就收获了80万元。”他说。
在嵊州市开元村,农户们对现摘的水果玉米进行处理和打包。周丹 供图
为浙江农户带来“甜蜜经济”的,还有一根根玉米。
“水果玉米已经售罄,甜糯玉米正式上市。”近日,“90后”新农人周丹在朋友圈里广而告之。
水果玉米、黑糯玉米、紫糯玉米、拇指玉米……在绍兴市嵊州市长乐镇开元村田间地头,周丹栽种的各类玉米接连丰收。经过线上线下销售,一根根玉米受到全国各地食客的青睐。
四年前,周丹返乡创立家庭农场,承包了2000多亩水田种粮食。这些年,为了提高水田的经济效益,她开始尝试水稻、玉米协同的水旱轮作模式。
“不光是玉米带来收益,玉米秸秆还可以作为有机肥,用于种稻,实现双赢。”周丹说。(完)
相关推荐
-
首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陈妤颉女子百米夺冠 8月11日,浙江队选手陈妤颉(前)在冲线后庆祝。首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11日进入第二个比赛日,年少成名的浙江队选手陈妤颉在女子100米比赛中优势明显,以11秒29的成绩夺冠,同时追平了自己去年创造的该项目亚洲少年(U18)最好成绩。当晚比赛中,16岁的陈妤颉先是在半决赛中以11秒62排名首位轻松晋
实时讯息 08-12
-
府谷县老高川镇:民生工程惠及万家乡村振兴增添动能 近年来,府谷县老高川镇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培育“产业强、配套优、乡村兴、生态美、治理佳”的现代化城镇,全方位、立体式推进乡村建设,让群众的幸福生活成色更足。老高川镇二道街作为镇内重要交通干道,因年久失修影响群众日常出行。镇政府投资约471万元实施改造,将行车道拓宽至
实时讯息 08-12
-
山区突围“芯”农业|清远连山释放农业新质生产力新动能 2025年8月10日《南方日报》第A05版:政经观察周刊8月风吹稻,沃田好“丰”景。清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业科学研究院(连山水稻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基地)里,院长陈嗣建和研究员李启标穿行在齐腰的稻田间。他们手中的“金种子”,既关乎粮食安全,也承载着富民希望。山上青草正盛,佩戴“电子耳标”的黑山羊
实时讯息 08-10
-
柞水:强基固本赋能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柞水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聚焦强基固本,推动“四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以争先创优为抓手,全面增强“组织功能”。以“四查四提升”为重点,通过典型带动、定期滚动、一线学习交流观摩等举措,推进“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走深走实,20
实时讯息 07-28
-
湖南江永:新质引擎驱动 香柚龙头企业赋能乡村振兴 “该香柚龙头企业注重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规模化带动能力强……”近日,湖南省永州市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到江永县云雾山香柚专业合作社调研新质生产力引领江永香柚夏橙等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情况时,对该合作社给予了高度肯定。走进江永县云雾山香柚专业合作社,农用无人机、多功能施肥机、除草机等各种现
实时讯息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