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故事|建筑老把式变身新农人!100余种、20万株,南兰北养让兰花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青岛莱西市水集街道,“藏着”一座现代化的兰花产业园,里面有100余个品种、20万株兰花。这里不仅是青岛市首个高标准规模化国兰养殖基地,更承载着一位建筑行业老把式的转型梦想。从钢筋水泥到幽兰雅韵,从建筑工地到智能温室,董长春用一年时间完成了一次跨界创业,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产业活力。

董长春
4月11日,记者来到这个现代化的兰花产业园——芝兰苑,听董长春说他从建筑老把式变身新农人的故事。
盘活闲置10年的扶贫大棚,开始尝试"南兰北养"
刚走进芝兰苑门口,就闻到了一阵淡淡的香味,随风隐隐浮动,时而清晰,时而消散,宛如一位含蓄的君子,不张扬却令人难忘。一片绿映入眼帘。在这个占地4亩的巨大的智慧大棚里,一排排兰花连成片,如同草原般向四周延伸。兰花的叶子细长、舒展且挺拔,带着几分飘逸感,放眼望去一片生机勃勃。

兰花展示区
“现在已经没有前段时间香了,因为好多兰花的花期过去了,现在还剩下一些惠兰在花期。”戴着眼镜,穿着皮夹克的董长春笑着说。他投资了400多万元,将这里打造成了青岛市首个高标准规模化国兰养殖基地。
看着置身兰花丛中的董长春,很难想象他之前居然一直与钢筋水泥打交道。

董长春的职业生涯始于建筑行业,作为青岛魔方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他在建筑领域摸爬滚打了30余年,从工程总包到房地产开发,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建筑行业教会我严谨和敬畏,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全局。”董长春回忆道。然而,随着建筑市场逐渐饱和,他敏锐地察觉到转型的必要性。
202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董长春接触到兰花产业。在成都考察文旅项目时,他被当地蓬勃发展的兰花市场所吸引。“兰花是君子之花,我做建筑行业时也会接触花卉绿植,喜欢摆弄一些花花草草。”董长春说。与此同时,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推进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让他看到了现代农业的潜力。经过对福建、云南、四川等地兰花产业的深入调研,他决定将事业重心转向兰花种植。

董长春给参观者介绍兰花
“最初很多人觉得我疯了,北方养兰花太难了。”董长春坦言,北方气候干燥,并不适合兰花生长。但他并未退缩。2023年6月,他联合成都、云南的兰花专家,引进优质种苗,在莱西市水集街道盘活了一处闲置10年的扶贫大棚,开始尝试“南花北养”。
董长春以“房租+利润分成”的模式与6个村集体合作,每年为每个村保底分红1万元。同时,他在园区设立“妈妈岗”,吸纳附近村庄二三十位妇女就业,从事栽种、分苗等工作。
“既盘活了闲置资产,又让村民有了稳定收入。”水集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石倩倩评价道。
平民价让兰花走进普通家庭,创新推出“代养”模式
记者发现在棚顶内有若干长得像空调的空气能设备,还有一些喷淋喷头。这是为了解决环境干燥、不适于兰花生长的问题,董长春引进的“智能环控系统”,通过空气能设备调节温湿度,配合自动喷淋装置,模拟南方原生环境。这一创新使兰花在青岛的成活率从60%提升至95%,年发芽率达到1.3倍苗。

智慧大棚
“北方的春化效果反而比南方更好,温差大让花色更鲜艳,花期更长。”董长春自豪地说。
与传统兰花市场动辄上万元的高端路线不同,芝兰苑定位于“消费化市场”,单株价格控制在50-300元之间。

永怀素
走到展示区,百余种兰花尽收眼底,记者本以为兰花长相大致相同,但走近却发现的确长相各异。“我们想让兰花走进普通家庭。”董长春介绍,目前园区已培育100多个品种,存量达5万余盆、20万株。其中有的“霞冠”“永怀素”单株价格2万元,但更多的是平价亲民的品种,如“心心相印”,两株一盆仅售百元。“心心相印这款兰花在今年情人节卖得很好,因为它寓意好,而且长得很漂亮,与玫瑰花相比可以长时间养殖。它的花瓣上有一个红色的心形,不少人会买来送给爱人。”

董长春拿着心心相印
“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后就是咱们的兰花养殖园,有100多种兰花……”大棚内主播张君正在卖力地直播。去年,董长春组建起了专业直播团队,线上销售额占比达70%,目前卖了1000多盆了。同时,创新推出“代养”服务,客户只需支付每年50元的费用,即可享受专业养护。"很多人养不好兰花,我们可以帮忙换盆、换植料,目前有不到50家购买了代养服务。 "董长春说。
不仅卖花更想传播兰花文化,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基地
“孔子说‘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这正是兰花的精神。”董长春认为兰花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刻在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花。

“我们不仅卖花,更想传播兰花文化。”董长春说。他尝试将地方文化与兰花产业结合,提出“寻找遗失的自然”这一理念。他希望通过宣传和产业复兴,让更多人了解兰花的千年文化。
随着芝兰苑名气渐增,董长春准备将其列为研学基地。从成立以来,芝兰苑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成为当地农旅融合的标杆。“芝兰苑能接待游客也是很令我意外,它的地理位置离产芝村很近,所以有些游客到产芝村旅游时会过来参观,口口相传,有越来越多人来到芝兰苑赏花。”

董长春计划三年内将兰花存棚量提升至50万株,打造集种植、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基地。“乡村振兴是场接力赛,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他说。
从建筑行业到兰花产业,董长春始终保持着敬畏之心。“创业的根本,是无论进入哪个领域,都要尊重规律、脚踏实地。”如今,芝兰苑不仅是他的二次创业成果,更成为莱西乡村振兴的一张新名片。正如兰花的花语——高洁与坚韧,董长春的故事,正诠释着传统与现代、产业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亚梅)
相关推荐
-
解读成都外资“政策包”:从研发奖励到工作签证,条条都是干货 川观新闻记者 雷倢 蒋君芳4月15日,成都召开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会上,成都市有关负责人对《成都市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若干措施》(简称《措施》)《成都市鼓励外资研发中心设立和发展暂行办法》(简称《办法》)等系列政策,面向与会企业代表进行解读,并通过他们向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分享成
实时讯息 04-15
-
从“迂回辗转”到“一证畅行”:一张通行证如何“划开”川渝行政壁垒 来源:【天府融媒】55公里很短,在川渝地图上不过一指的距离。对川渝高竹新区货车司机龚昌伦而言,这段路程曾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因外地货车限行,清晨5点出发,深夜才能回家。行政壁垒就像一道无形栅栏,让这趟短途运输成为耗时14个小时的“长跑”。当全国首个跨省域车辆通行证“划开”行政壁垒,南北大道上川
实时讯息 04-15
-
8天7个涨停板!国芳集团4月股价最高涨幅121%,去年净利润下降63%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赵鹏 来源:图虫 4月15日,国芳集团(601086.SH)早盘涨停,午后“炸板”,实现8个交易日7个涨停连板,4月以来股价最高涨幅已达121%。国芳集团总市值由3月31日收盘的30.77亿元最高增长至68.00亿元。根据国芳集团4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
实时讯息 04-15
-
从金融活水到公益星火——解码建行山东省分行金融实践背后的责任担当 从黄海之滨到沂蒙山区,从田间地头的冷链库到阡陌之间的“希望小屋”,建行山东省分行将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至社会肌理最细微处,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国之大者”的担当。近年来,该行累计投入超1600万元帮扶资金,实施乡村振兴扶贫项目百余个;助力推广“希望小屋”等特色公益品牌,惠及数万群众;更以“劳动者港湾
实时讯息 04-15
-
新宏泽业绩快报:2024年归母净利润6249.72万元,同比增长220.99% 来源: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4月14日,新宏泽发布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预计营业收入3.67亿元,同比增长107.19%;预计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7189.4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3.25%;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249.72万元,同比增长220.99%。2024年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币种:人民币 单
实时讯息 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