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队“硬核突破”!去年探获煤炭超同年全国原产煤总量半数
今天(5月7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煤田地质局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深化煤田地质工作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煤田地质局党委副书记张玉洪介绍,去年以来,省煤田地质局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锻强科技创新引擎,加快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深度融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持续打造走在全国前列的应急救援体系,以高水平地质服务,护航能源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为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实施“找矿行动”,夯实能源资源安全根基
一是煤、铁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成果丰硕。去年以来,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在全国探获煤炭资源量24.84亿吨,相当于2024年全国原煤产量总量的一半以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原煤产量为47.8亿吨),显著提升国家煤炭资源储备,持续巩固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压舱石”兜底保障作用。在德州、莱芜等地实施铁矿项目7项,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全国首个亿吨级富铁矿资源基地提供重要支撑。莱芜铁矿普查项目钻获稳定富铁矿矿层,有望成为下一个战略找矿重点突破区。正在加快实施9个中央、省级地质勘查铁矿重点项目,富铁矿找矿工作呈现多点开花的新局面。
二是地热等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取得突破。制定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举措10项,在济宁等地开展260万平方米浅层地温能能效检测,相关技术研究获全国地热行业奖4项。其中,浅层地热能智慧能源管理平台聚焦地热能供效、能耗等痛点,通过系统诊断、设备高效匹配及改造等技术,能效提高约22%。该系统以智慧大脑技术为核心,实现了系统深度节能,也被形象地称为“最强大脑”。实施煤层气、页岩气等项目46项,年出气量超5000万立方米,有效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三是绿色勘查技术在全国推广。打造“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绿色勘查技术体系,使用泥浆不落地、土壤分层分级剥离回填等先进工艺,获评全国绿色勘查示范项目2项。其中,通过定位系统动态优化进行施工作业,实现了人工踏勘范围缩减70%,植被踩踏面积减少了45%,大幅降低了勘查作业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制作绿色勘查典型示范宣传片在全国推广。

二、服务“重大战略”,构建生态安全防线
一是聚焦服务“双碳”战略,共建全省首个盐(矿)地下空间储能科研平台——盐(矿)地下空间储能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盐腔探测、利用潜力、地下工程建设等技术攻关,技术水平和工程实践综合能力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开展盐穴储能储气项目10余个,约占全国同类项目1/3,在大汶口盆地圈定可利用腔体17个、共840万立方米。技术支撑全国规模最大盐穴储能示范应用基地落户泰安,通过利用丰富的地下盐穴资源实现大规模电力储能,就像一个埋藏在地下的“超级充电宝”,有效支撑了电力系统的平稳高效运行。
二是聚焦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举办黄河流域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与生态修复技术发展论坛,聚焦战略性矿产资源政策分析、成矿理论、找矿方法等进行深入研讨,展示最新研究进展和找矿成果。编制黄河典型子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综合景观管理实施方案,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黄河入海口生态地质研究中心,为黄河三角洲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三是聚焦服务海洋强省,举办科技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院士专家恳谈会,聚焦海洋科技创新、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保护、产业融合发展等开展研讨交流,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实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项目,获发明专利3项,助力解决近海区域地下水变咸、土地盐渍化、植被退化等生态问题。
四是聚焦服务乡村振兴,开展特色农产品产区土壤调查研究,系统分析枣庄峄城石榴、泰安肥城桃、淄博富硒农产品等产区土壤微量元素、污染状况及生态承载力,建立土壤资源“家谱”,助力地方特色农业发展。其中,泰安肥城桃主产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项目覆盖土地面积306平方公里,完成土壤样品采集6130件,对土壤形成条件、类型分布、环境状况等进行综合研判,为土地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锻造“应急砺剑”,筑牢生产安全屏障
一是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走在前”。依托山东唯一国家级矿山钻探应急救援队——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山东特勘队,持续打造高标准、现代化、区域性、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去年以来,参与重大救援3次。在深江铁路救援中,创造了“第一个完成钻孔、综合钻探效率第一、一次成孔率第一”3项第一和“施工方案最优、钻孔直径最大”2项最优,为现场救援施工提供科学规范,为全国应急救援提供了“山东方案”。
二是应急救援技艺“走在前”。举办全国首次矿山钻探应急救援技能竞赛,设单兵综合体能测试、车载钻机救援实操等五个科目,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山东特勘队包揽团体、个人综合成绩“双第一”。开展“应急砺剑”跨区域演练,效率提升30%以上。与山河智能装备集团合作研发国内首台套大口径双动力头钻机,列入救援装备序列,在应急救援新质生产力培育上取得新突破。
三是防灾减灾水平“走在前”。局属单位全部具备防灾减灾相关甲级资质,纳入日照、枣庄、济宁、泰安、潍坊等地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技术支撑单位。在省内外实施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项目10个,打造山东济宁、河南民权等多个沉降监测网样板工程,实时掌握地面沉降动态,提升地方应对沉降灾害预警防控能力。助力地方编制地灾防治方案,实施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项目30余项,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下一步,省煤田地质局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改革创新主旋律,围绕“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民之大事”,纵深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大力开展“找矿突破攻坚行动”“绿色低碳服务增效行动”,创新探索“陆海统筹生态修复”新模式,持续打造“大应急”格局,塑造新优势、激发新动能、实现新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众新闻记者 姜倩 摄影 李亚平 崔晗 策划 陈巨慧)
相关推荐
-
绿色金融激发“双碳”战略新动能—平安银行济南分行成功投放大额光伏电站项目贷款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绿色金融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平安银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绿色金融提升至战略层面。近日,平安银行济南分行积极响应国家及总行发展战略,以金融活水润泽绿色产业,成功实现东营辉阳渔光互补四期750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贷款的投放。该
实时讯息 08-12
-
火爆!山西非遗消费市集燃爆大同古城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陈智宇)连日来,2025山西非遗消费季(夏季)活动现场游客摩肩接踵,成为大同古城最具人气的文化打卡地。这场以“晋享非遗·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文化盛宴,自7月30日晚在大同古城柴市角正式启动后,便迎来“爆火”场景。(资料图)作为山西非遗的集中展示窗口,本次市集汇聚山西省11市百余家
实时讯息 08-12
-
总投资3.26亿!泉州这一文化街区明年亮相 N海都全媒体记者 董加固 7月22日,记者来到安溪县湖头镇了解到,作为泉州市文旅经济重点在建项目,总投资3.26亿元、占地面积60公顷的湖头古镇文化街区正在建设中,该街区以海丝文化主题街区、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商业街区为规划核心,正致力于构建“以李光地文化为核心、湖头美食为招牌”的闽南文化传承与特色消
实时讯息 07-23
-
社区商业改造不是缩小版购物中心 在当前商业环境持续变革的背景下,社区商业正逐步成为商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新辰商业作为这一领域的后起之秀,近两年来加速布局,已在北京拥有近10家社区型商业体。在众多商业企业放缓扩张步伐之际,其逆势拓展的举措引发关注。为此,北京商报记者专访了新辰商业集团联合创始人及COO王纯,围绕社区商业的改造路径、
实时讯息 07-23
-
2025年全国飞盘公益万里行(疏勒站)暨疏勒丝路飞盘大赛麦盖提县融媒体中心主播阿依妮格尔来打call 来源:【疏勒观察】本文来自【疏勒观察】,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ID:jrtt
实时讯息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