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李勋: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流程

2025-03-31 16:24:00

【查找证书】

一、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一)诊断标准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标准中的任意两个:

1. 腹痛:突如其来的上腹部剧痛,常伴背部放射性不适,痛感强烈且持续时间较长。

2. 血清酶学检测显示异常:其中,血清淀粉酶(Amylase)及脂肪酶(Lipase)的浓度升高,超出正常上限值三倍以上。

3. 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异常:通过腹部CT或MRI扫描,呈现出胰腺炎的典型征象,包括胰腺的肿胀及周围组织的渗出等。

(二)病因诊断

常见的病因包括:

1. 胆石症:作为引发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因素之一,胆石症所占比例大约在40%-50%之间。

2. 酒精:持续过量饮酒是引发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比例高达30%-40%。

3. 高甘油三酯血症:当血清中甘油三酯浓度过高时,易诱发急性胰腺炎。一般而言,甘油三酯浓度超过1000毫克/分升(正常理想值应低于500毫克/分升)即视为异常。

4. 部分药物,例如硫唑嘌呤、噻嗪类利尿剂,可能会诱发急性胰腺炎。

5. 其他:涵盖诸如SARS-CoV-2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胰腺损伤等多种情形。

(三)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甘油三酯、全血细胞计数、肾功能、肝功能、血糖、血钙等。

2. 影像学检查:

• 腹部超声波检查:作为初步手段,用以探测胆石及其他潜在病因。

• 对于难以确诊或病情危重的患者,采用增强CT扫描能够有效评估胰腺及其周边组织的炎症与坏死程度。

• 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特定状况下,可用于精准评估胰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

二、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流程

(一)初始治疗

1. 氧疗:维持氧饱和度在94%-99%,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或肥胖患者,氧饱和度可适当降低。

2. 静脉输液:在发病24小时内及时进行静脉输液复苏,推荐输液速度为5-10 mL/kg/h,以纠正第三间隙液体丢失和组织低灌注。避免过度输液导致容量过载。

3. 疼痛管理:初期可使用阿片类药物控制疼痛,随后可考虑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但需注意肾功能受损的患者。

4. 提倡尽早开展口服进食,以保障营养需求;若患者难以适应,可在入院后48小时内启动肠内营养支持。

(二)并发症治疗

1. 感染治疗:

• 抗生素:对于中度和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感染风险增加,但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若出现感染迹象,如CT显示坏死组织中有气泡,需及时进行抗生素治疗。

• 抗真菌治疗: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真菌感染,需使用抗真菌药物。

2. 器官功能支持:

• 呼吸辅助:针对呼吸衰竭的病患,或许需采取气管插管及机械式通气治疗。

• 对于血压偏低的患者,可能需借助升压药物以实现循环系统的稳定支持。

• 肾脏功能维护:针对急性肾损伤患者,血透或血液净化治疗或许成为必要手段。

3. 局部并发症处理:

• 针对胰腺假性囊肿或脓肿病症,实施经皮穿刺引流术或是必要之举。

• 针对坏死组织感染问题,施行坏死组织清除手术是必要的治疗手段。

(三)长期管理与预防复发

1. 生活方式调整:

• 戒酒:要想有效预防酒精所致急性胰腺炎的再次发作,关键在于彻底戒除酒瘾。

• 合理膳食:严格限制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品的摄入,以保持体重的适度与均衡。

• 适度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更是降低疾病复发风险的有效途径。

2. 药物治疗:

• 降脂药物:对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可使用降脂药物(如贝特类药物)。

• 针对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状况,胰酶替代疗法是必要的,患者需定期补充胰酶以维持正常的消化功能。

3. 病因治疗:

• 胆囊切除术:对于胆石引起的急性胰腺炎,胆囊切除术是预防复发的有效方法。

• 药物调整:对于药物引起的急性胰腺炎,需停用相关药物。

三、结语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炎症性疾病,其诊断依赖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主要包括初始支持治疗、并发症处理和长期管理。通过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流程,可以有效降低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和复发率。患者在出院后需遵循医嘱,进行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以预防复发。

此外,患者需远离烟草和过量酒精,维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同时坚持定期随访,以便实时掌握病情的动态变化。

获嘉县人民医院普外泌尿外科 李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