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上组“野团”爬山成风尚,需谨防户外团“轻组织、重风险”


近年来,徒步、登山、露营等户外运动日渐走入大众视野,成为不少城市人休闲放松、亲近自然的热门选择。
在社交平台上,大量“轻松”“无门槛”“小白友好”的户外活动招募信息吸引着众多年轻人加入。不少团体还结合“交友”“联谊”等社交元素,进一步拓宽了户外运动的参与边界。然而,表面看似休闲轻松的“轻户外”,实则潜藏风险。

不少团体还结合“交友”“联谊”等社交元素,开展联谊徒步、交友爬山、homebar等活动。
报名流程便捷,安全环节常被忽视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户外团体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微信群或社交平台组织发布,报名流程简单高效。组织者会提前说明线路安排、出发时间、交通方式与团费细节,价格多在50元至300元之间,多为“全包价”。
报名者通常通过微信转账或小程序付款,随后被拉入微信群,后续通知和装备清单均在群内发布。一些团队还提供登山杖、护膝、防晒帽等租赁服务,组织看似颇为专业。
但在“看上去专业”的背后,一些关键细节却往往被忽略。例如,尽管招募页面普遍标注“含保险”,但多数并未明确说明承保公司或保单条款。
在出发当天,队员多在地铁口集合乘坐大巴前往徒步地,部分大型团队设有“前中后”三名领队,但记者发现,不少团队仅配备一名兼职领队,且未受过专业培训。活动过程中若发生掉队、迷路、受伤等情况,常常缺乏应急响应。

贝女士参加的宁波蜘蛛岭古道徒步活动全程大概10km,当日下了小雨,路途湿滑。
市民贝女士向记者分享了一次亲历的“惊险一日游”。她在社交平台报名参加了一场前往宁波蜘蛛岭古道的徒步活动,页面写明费用包含了保险和交通费用。付款通过微信转账完成,招募详情中写明:“本活动为相约出行,组织者不承担任何责任。”
徒步当天伴随小雨,山路泥泞松软,还需穿越草木繁茂地段。贝女士说,全程大概10公里的路程,进行时并未意识到风险,只是觉得走的路有些太“野”,“快回到大巴车上时,听说有人被蚂蟥咬了,才开始紧张。”几名团员腿部和脚踝处出现明显血迹。贝女士回家换衣服时也发现自己袜子和裤脚处有血迹,便赶紧进行伤口处理,虽然观察几日后身体并无大碍,但她还是有些后怕。

当日途中经过草木繁盛、水流湍急处,贝女士认为蚂蟥应该就是在这附近出现的。
当天的团队中还有几个家庭带着孩子同行,孩子大多在10岁以下。贝女士说,现场领队虽然用碘酒帮忙处理了伤口,也安抚称“蚂蟥吸血后会自动脱落,不必过度担心”,但因缺乏事先提醒,不少家长情绪一度紧张,她也表示自己“如果早知道有蚂蟥可能就不来了”。而且既然登山行程并不限制年龄,贝女士认为应对未成年人同行的特殊风险提前评估、充分告知。”
组织资质模糊,行业制度滞后
随着徒步市场快速扩展,“谁能带团”成了一个模糊的问题。按规定,组织包含交通、食宿、导览等内容的户外活动,原则上应取得旅行社资质,并接受相关监管。根据《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第十条,经营旅游类服务的平台和机构应依法备案。
但在实践中,不少户外团体打着“自由组队”“AA拼车”的名义,实质上收费内容中却含有车费、领队费、保险等项目,已具备商业性质。收款方式灵活,微信转账、群内收款屡见不鲜,一旦出现事故,组织方可以轻易“免责”,而参与者则陷入维权难的境地。“很多团体默认发一份免责声明就万事大吉”,兼职领队周先生透露,不少户外组织的行前声明常写道:“活动为自愿参与,风险自负,组织者不承担任何责任。”实际上,这类表述在法律上并非免责护身符。

中国登山协会设有“初级山地户外指导员”培训认证,但户外领队并非强制要求相关证书。
而领队也并没有什么准入门槛,虽然中国登山协会设有“初级山地户外指导员”培训认证,但相关证书目前并非强制要求,而且从培训到考证,花费要超过三千元,不少领队未持证上岗。记者以“兼职领队”为由联系了几家户外团体,均表示“无证也可带队”,只需“性格开朗、热爱户外”。“绝大多数都是户外爱好者半路出家。”领队周先生坦言,许多组织者并不熟悉应急流程,“如果遇到突发状况,基本靠经验与临场反应处理。”
与国外相比,我国民间户外活动仍缺乏统一管理体系。在日本、美国等地,进入部分自然保护区前需报备行程、登记名单,一旦逾期未归,将触发救援机制。部分国家公园还要求提前申请登山许可证,并提交详细应急计划。
相较之下,我国民间户外活动仍处于较为松散的状态。监管多集中在“事后处置”,对事前备案、路线审批、领队资质等方面缺乏统一制度。2024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针对户外探险游活动,提出应落实“谁发起、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团队人员依法追责。一些体育部门和行业协会也在探索备案机制、培训体系和平台审核责任,但整体仍处在起步阶段。

目前,社交平台会在类似的帖子上方增加内容提示,提示风险隐患。
在行业规范尚未健全之前,参与者也需增强风险意识,不盲目跟风轻徒步,在出发前也要主动了解路线地形、评估体力储备、购买专业保险,并确认组织方资质与安全方案。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烦心事、忧心事、揪心事,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向我们反映求助——
原标题:《社交媒体上组“野团”爬山成风尚,需谨防户外团“轻组织、重风险”》
栏目主编:毛锦伟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王一凡
相关推荐
-
工商银行咸阳分行:双轮驱动筑牢根基 国际业务稳健致远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工行咸阳分行认真贯彻落实总省行战略部署,今年以来以“风险防控”与“客户服务”双轮驱动为核心,助力外贸外资企业破浪前行,实现国际业务量质齐升。筑牢风险防线,夯实合规根基。工行咸阳分行将风险防范作为国际业务发展的生命线,多维度加固风控体系,常态化宣导“风险中性”理念,理性
实时讯息 08-15
-
存戒惧 守方圆 护兵源——四会市下半年廉洁征兵业务培训顺利举行 为深入贯彻上级关于廉洁征兵的部署要求,切实提升廉洁征兵监督员履职能力,8月13日,广东省四会市征兵办组织召开2025年下半年廉洁征兵业务培训会。此次培训紧紧围绕“明责、精技、强纪”三大核心目标展开,会上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廉洁征兵制度规定、廉洁征兵监督员工作规范等相关文件精神以及涉征兵领域典型问题教训和
实时讯息 08-14
-
太可恶!冒充军人实施诈骗,民警抓获1人! 近日,遵义市公安局播州分局龙坑派出所成功破获一起冒充军人实施诈骗的案件,为受害人蔡女士挽回经济损失。今年6月,家住龙坑街道的蔡女士在某社交媒体平台结识一名自称"部队军官"的男子。由于蔡女士自小崇拜军人,对其产生好感,双方随后添加微信。该男子每日分享所谓"部队生活"照片,并对蔡女士嘘寒问暖,很快取得信
实时讯息 08-12
-
转扩!强降雨持续,川渝鄂豫苏皖甘防灾要点 据中国气象局,8月9日至12日,四川、云南、重庆、安徽等地山洪风险高;甘肃、湖南多地地质灾害风险较高;四川等地部分中小河流可能超警戒水位;重庆、江苏等地城市内涝风险较高。7省市灾害防范指南,对照查↓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实时讯息 08-10
-
多地发布风险提示——防范披着“稳定币”马甲的骗局 7月以来,多地金融管理部门、行业自律组织等接连发布风险警示公告提示,随着稳定币概念的升温,一些不法分子以稳定币为噱头进行的非法活动有所冒头,其潜在风险值得高度警惕。要避免上当受骗,首先需要搞明白什么是稳定币。稳定币是一种锚定真实资产的数字货币,其价值通常与某种法定货币、商品或其他资产挂钩。不少投资者
实时讯息 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