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病全靠妈妈自学中医?网上自学“中医”育儿藏着哪些陷阱



“肉蛋奶全忌,不吃水果,吃煮熟的蔬菜!”“不用电饭锅,给孩子吃古法米汤,更健康!”近来,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多的宝妈们热衷于“探索”网络上流传的各类所谓中医育儿古法。
打开社交媒体,在“中医育儿”“小儿推拿”“小儿食疗方”等话题下,有数百万讨论和分享。各大知识付费平台,中医育儿短期课程销量同样不断攀升。
宝妈自学中医育儿究竟是现代育儿焦虑催生的新潮流,还是流量密码加持下的伪科学陷阱?
记者就此采访多位中医专家,他们特地提醒,中医并非很多家长想象的那样学习门槛低、副作用小,相反,这是一门复杂系统的学科,家长盲目使用网络上“学”到的碎片化知识,在育儿中很可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盲目忌口的危险尝试
在某短视频App,一位拥有数万粉丝的宝妈颇具代表性,她详细分享了自学中医前后的对比:学中医前,各种肉蛋奶鱼虾,结果孩子三天两头感冒;学中医后,天天馒头花卷米糊加应季蔬菜,主打一个粗茶淡饭,孩子不仅胃口好了,生病也少了。评论区,还有不少宝妈附和。
然而,这样做真的科学吗?嘉定区中医医院儿科医生徐珊珊认为,儿童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需要充足的蛋白质、脂肪和各种维生素。长期以米面为主食,缺乏优质蛋白和必需的脂肪酸,可能导致其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等。
记者发现,这类极端的“中医”饮食法在宝妈圈中并不少见。有的宝妈甚至完全禁止孩子吃水果,理由是水果寒凉伤脾胃。“中医确实讲究饮食有节,但绝不推崇极端忌口。比如水果,只要根据孩子体质适量食用,完全是有益的。”徐珊珊说。
除了饮食误区,更危险的是各种“中医神药”和“自诊自疗”的流行。令医生担忧的是,不少家长通过短视频学习的各类“一招制胜”的“中医”育儿法,本身就是为了流量,对一些中医知识的断章取义,家长盲目采信,很容易在幼儿生病时误判乃至延误病情。
不少宝妈认为,中医知识学习门槛低,副作用小,适合家庭保健。其实恰恰相反,中医同样需要长期的专业学习和临床实践。采访中,有推拿科医生就遇到过家长自学推拿手法为女儿治便秘,结果不仅没有得到预想中的“畅通”,孩子的病情还越来越严重。到医院推拿科求诊才发现,原来是穴位按摩的顺序反了。
在专业的推拿科医生看来,网上看着简单的推拿手法,实际操作起来大有讲究,手法的力度、方向、时间、角度都会影响疗效,操作不当甚至加重病情。
“神化中医”背后藏着生意经
类似短视频与推文备受追捧的背后折射的其实是宝妈们的育儿焦虑,而这是专家们最为担忧的。
采访中,徐珊珊提到一点,很多自媒体博主为了博取流量,会宣传一些偏激的中医养生言论,并强调收获的喜人成果——孩子生病少了、体质强了。
“一些博主为了传播效果,往往只强调一些中医疗法的易操作、见效快,这确实会鼓动部分辨别能力较弱的宝妈,将这类以偏概全的‘理论’付诸育儿实践。”临床上,徐珊珊也遇到过个别患儿家长,“有的宝妈对中医十分推崇,孩子发烧体内炎症指标已经升高,她仍然拒绝用药,明确表示只接受中医疗法。”
记者也注意到,部分自媒体账号通过夸大中医疗效来吸粉、起号,迎合宝妈们在孩子健康问题上的焦虑心情,往往宣称“不吃药就能治病”“一招解决所有健康问题”等错误观念。但是,最终目的仍然是打着“古法秘方”“纯天然无副作用”等旗号,推销未经科学验证的产品,或者一些真伪难辨的所谓中医课程,其背后藏着一门生意经。
徐珊珊提到,中医最核心的理念就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讲究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所谓的“包治百病”其实就已经脱离了中医内核,不可轻信。
在传统智慧和现代科学间探寻平衡点
在专家看来,宝妈们对于中医的热情是值得肯定的,如何在自学热情与尊重专业、科学之间找到平衡才是关键。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医科主任、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儿科研究所所长俞建注意到,不少宝妈会自学《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但是,纵观历史,直至北宋,中国传统医学才算有了儿科专家。北宋医学家钱乙留下中国第一部儿科医学著作《小儿药证直诀》,此后中医儿科才逐渐发展起来。”
“古书上所著并非可以直接照搬,中医也是一门与时俱进的传统医学,现代环境、疾病与古时均有不同,中医也要根据时代发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俞建举了个简单例子,儿科医院中医科有诸多院内制剂,均是由中医经典名方化裁而来,“所谓化裁即‘变化、加减’之意,在经典名方的基础上,根据患儿情况、疾病因素等不同有针对性地改变方子,才能起到治病的效果”。
“中医是宝贵的传统医学,但必须科学运用。”俞建强调,家长爱子心切可以理解,但自学中医的意义在于帮助家长更早发现问题、更准描述症状、更好配合专业治疗,而不是自己在家对孩子盲目施治。
眼下,为遏制健康类谣言和虚假信息误导,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等多部门联合净化健康科普网络环境,一些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的“伪中医”内容正在被清理。但专家表示,要彻底净化中医育儿环境,还需要平台、监管部门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宝妈们更需擦亮眼睛,在传统智慧和现代科学之间找到平衡点,用真正科学的态度守护孩子的健康。毕竟科学、理性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相关推荐
-
一个改善失眠的方法:睡觉把脚露在外面 失眠的痛苦,经历过的人都懂:脑子里就像在放电影,越努力入睡,越没有睡意;翻来覆去,甚至到凌晨三点还没有睡着……经常失眠的人,在接受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可以尝试一个小方法辅助调理——睡觉时把脚露外面。01失眠,为什么建议睡觉把脚露外面?睡觉把脚露外面可从三个方面促进睡眠。当人进入深睡眠时,体温会自然降低
实时讯息 07-26
-
恒口示范区大同镇中心卫生院开展“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宣传活动 阳光讯(记者 张波 通讯员 陈靖 文/图)在世界肝炎日来临之际,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对肝病的预防和健康意识,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7月24日,恒口示范区大同镇中心卫生院紧扣“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主题,在黄营村卫生室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世界肝炎日宣传活动。旨在提高村民对肝炎的认知,推动全社会共
实时讯息 07-25
-
科普心脏冠脉支架手术后,总感觉“气短乏力、心慌慌”?中医调养有妙招! 一、 术后不适:西医视角与中医解读的契合点心脏冠脉支架手术通过开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迅速恢复心肌供血,是挽救生命、缓解心绞痛的关键手段。然而,手术本身是创伤性过程,加之原有的冠心病基础,术后常见以下困扰:气短、乏力、易疲劳、心慌、心悸、伤口区域(手腕/大腿根)不适、睡眠不安、情绪焦虑。西医角度:手术创
实时讯息 07-23
-
崩溃!长沙女子酒店洗澡,花洒惊喷粪便!店长回应引众怒! 7月13日,在湖南长沙一家连锁酒店锦江之星的房间内,张女士(化名)经历了一场噩梦般的沐浴。当她洗完澡,目光落在淋浴花洒头上时,眼前景象让她瞬间头皮发麻——花洒头处赫然附着粪便状的污物。“当时一下子就崩溃了,我就赶紧把手洗了,然后打电话给前台。” 事后回忆,张女士仍心有余悸。巨大的心理冲击和对粪便可能
实时讯息 07-19
-
临汾市中心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多学科精准护航健康体重 【来源:临汾新闻网】临汾新闻网讯 “来,我们先看看最近的成果。”“各项指标都有改善,继续加油!”7月10日,市中心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内,医护人员正有条不紊地为复查患者测量分析各项身体数据,仔细询问饮食、运动和作息情况,对个体化的减重方案做出相应调整。令人惊喜的是,科学管理带来的不仅是数字变化,更是生活
实时讯息 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