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多方面简介

2025-04-21 21:07:00

#四川#​#寻味四川#​#四川南充#​#南充营山#​#营山#​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一、地理概况

营山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南充市东部,地处嘉陵江与渠江流域之间,是南充市的“东大门”。全县幅员面积163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89万(截至2022年)。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3℃。境内主要河流有仪陇河、消水河、营山河等,自然资源丰富,盛产粮油、畜禽、蚕桑等,是全国重要的山羊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


二、历史沿革

营山历史悠久,周属巴国,秦隶巴郡,汉归宕渠县。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朗池县,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因“县城周围山丘如营垒”更名为营山县,沿用至今。1933年,营山成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5900余名志士投身革命,3800余人献出生命。1993年起隶属南充市管辖。


三、人文特色

1. 科第文化:从宋至清,营山共出进士57人,被誉为“科第仕宦,甲于蜀都”。进士文化旅游景区(国家4A级)以回龙塔、云凤书院为核心,传承千年文脉。

2.移民文化:清初“湖广填四川”时期,大量罗氏移民迁入,融合楚汉文化与巴蜀文化,形成独特的地方民俗。

3. 红色文化:骆市陵园是川东北重要的革命教育基地,纪念杨伯恺等烈士及3800余名革命先烈。


四、旅游景点与路线规划

核心景点:

1. 太蓬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隋唐佛教圣地,以摩崖石刻、透明岩、唐代寺庙著称,被誉为“蜀北名山”。

2. 清水湖国家湿地公园:人工湖与生态湿地结合,湖光山色,被誉为“营山母亲湖”。

3. 回龙塔(白塔):清道光四年建,九层八角,象征“文运出海”,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 翠屏公园:明代“营山八景”之一,现为文化公园,含广播电视中心、文物管理所等。

5. 骆市陵园:红色教育基地,纪念杨伯恺等烈士,含烈士墓、红军石刻碑廊等。


旅游路线推荐:

一日文化游:进士文化旅游景区(白塔、云凤书院)→ 翠屏公园 → 骆市陵园。


两日自然人文游: 1:太蓬山(摩崖石刻、透明岩)→ 清水湖湿地公园; 2:朗池湿地公园(观白鹭)→ 锁水村(乡村体验)→ 西月湖公园。


五、特色文化与民俗

1. 进士文化节:以科举文化为主题,举办国学讲堂、诗词大赛等活动。

2. 罗氏宗族文化:罗姓为营山大族,保留“湖广填川”移民习俗,如祭祖、手背“捆痕”传说。

3. 红色纪念活动:每年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组织祭扫,传承革命精神。


六、特色美食与饮食文化

营山米粉:汤底醇厚,米粉细腻,配以红油辣子,麻辣鲜香。

毛坝凉粉:以豌豆制成,口感爽滑,佐以秘制酱料。

蒸饺与黑瓜子:蒸饺皮薄馅多;黑瓜子为传统特产,曾出口东南亚。


饮食文化:融合川菜麻辣特色,注重农产食材,如红苕、玉米等粗粮入馔。


七、名胜古迹

1. 太蓬山摩崖石刻:唐代至明清石刻群,含佛教造像与题刻。

2. 云凤书院:清代官办书院,现存牌坊、四合院等,为南充唯一完整清代书院。

3. 三合崖摩崖石刻:国家重点文保单位,记录三国至清代历史。


八、历史名人

1. 杨伯恺:早期共产党人,领导农民运动,被誉为“全川之冠”。

2. 罗瑞卿:开国大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3.罗昌:清代进士,以“四山风景诗”典故闻名。


营山县集自然风光、历史人文与红色文化于一体,既是川东北经济重镇,也是生态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其“科第文化”“移民文化”与“红色精神”交织,太蓬山、清水湖等景点展现生态之美,米粉、凉粉等美食承载地方风味。未来,随着交通与旅游配套的完善,营山有望成为川渝地区新兴旅游目的地。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小编感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