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四省四所农林院校师生共鉴黄河农耕文明 陶寺遗址博物馆成耕读教育实践基地

陶寺遗址博物馆主体建筑全景。李现俊摄
日前,山西农业大学于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博物馆,举行了耕读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当日,山西农业大学还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共同开展了“黄河农耕文明”同步课堂活动。现场,同学们全神贯注聆听讲解;线上,大家也踊跃互动。在这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四所高校的学子们深化了对“两个结合”的理解,感悟“黄河农耕文明”的深厚底蕴,进一步涵养了文化自信的根基。
揭牌仪式结束后,一场独具特色的耕读教育教学活动在陶寺遗址博物馆拉开帷幕。山西农业大学等四所农林高校,创新采用“场馆实景+数字展示”的教学模式,开展耕读教育核心课程——“黄河农耕文明”的课堂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了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同步教学,让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够“云端共学”,成功构建起“理论+实践”的活态教学形式。
山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廖允成围绕“四大早期都邑性遗址”“五谷起源”“二十四节气”“最初的中国”“最早文字”等核心知识点,引领同学们进行深度探究。从炭化粟黍种子见证的农耕起源,到陶寺观象台揭示的节气雏形;从宫城双城制展现的早期国家形态,再到朱书扁壶承载的文字萌芽,层层递进的考古实证,让“中国”二字拥有了具象可依的文明坐标。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郭数进教授结合博物馆内丰富的展品与场景,详细解读了陶寺都城布局、墓葬等级分化、盘龙纹陶盘图腾及朱书扁壶文字等关键证据,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陶寺文化在中华5000年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山西农业大学积极构建浸润式耕读实践教育体系,着力打造文化赋能耕读品牌,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实干人才。此次在陶寺遗址博物馆建立耕读教育实践基地,旨在借助同步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打破地域限制,使耕读教育实践基地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农耕文明对话的“桥头堡”、高校立德树人与地方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示范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交融的“活标本”。
来源:山西日报
相关推荐
-
长沟镇西营村开展“文明祭祀 保护环境”志愿服务活动 为积极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加强环境保护,增强广大市民群众文明意识,4月2日,任城区长沟镇西营村网格员志愿者开展“文明祭祀 保护环境”志愿服务宣传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通过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祭扫公告、纸钱换鲜花等多种形式大力推广文明低碳祭扫方式,现场引导群众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让文明祭祀新风家喻户
实时讯息 04-07
-
潍坊寿光市:“移”走陈规陋习 “易”出文明新风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近年来,潍坊寿光市把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文明行动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探索移风易俗工作的新路径,多措并举下,移风易俗犹如一股和煦春风,吹进千家万户,融入群众生活。薄养厚葬、大操大办、炫富攀比……这些陈规陋习曾经是群众的难言之隐、心头之痛。近
实时讯息 04-07
-
适老化改造、爱心志愿接力……“幸福楼道”温暖老人心丨文明实践在闵行 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近年来,闵行区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服务到哪里”彰显人文闵行的城市温度。近日,闵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区融媒体中心、新闻晨报共同推出“文明实践在闵行”专题系列报道,集中展现各级文明实践阵地、团队、项目在推动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
实时讯息 04-07
-
【文化中国行】四省四所农林院校师生共鉴黄河农耕文明 陶寺遗址博物馆成耕读教育实践基地 陶寺遗址博物馆主体建筑全景。李现俊摄日前,山西农业大学于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博物馆,举行了耕读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当日,山西农业大学还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共同开展了“黄河农耕文明”同步课堂活动。现场,同学们全神贯注聆听讲解;线上,大家也踊跃互动。在这场历史与现实的对
实时讯息 04-07
-
齐齐哈尔:250余人,一起行动 为积极响应深化“城乡管理提升年”号召,进一步美化城乡环境。近日,齐齐哈尔市城管局联合龙沙区委社会工作部、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并组织市长跑爱心协会、龙沙区各社区志愿服务队以及齐齐哈尔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共计250余人对望江广场周边环境以及齐大小区进行环境卫生清理活动。在望江广场及滨江大道两侧,长跑爱心协
实时讯息 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