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姑苏区新发现58处不可移动文物
今年以来,姑苏区深入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目前,全区累计完成不可移动文物实地调查1677处,其中复核1619处,新发现58处,完成“三普”复查任务的97.7%。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四普”过程中,普查团队在景德路272号、环秀山庄东侧围墙外,发现一处海棠亭。经现场研判与史料研究,结合国家文物局新发现文物点认定标准,该处具有较高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姑苏区作为首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和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核心区,文物体量大,建筑结构复杂。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姑苏区登记各级不可移动文物1657处,约占全市总量43.6%。

新发现的海棠亭具有较高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通讯员 戚雅婷/摄
此次新发现的这处亭子建于清代初期,因亭子的形式如海棠而得名。民国《香山小志》记载,海棠亭为清代香山帮著名工匠徐正明的传世之作。该亭是四角四柱攒尖式小亭,玲珑巧致。这座亭子除了出檐椽子是直线形外,其他部分都由海棠形曲线组成。有的雕成整枝状,有的雕成花篮状,制作精细,反映香山帮精湛工艺。在清代末期,海棠亭所在的宅院,被清代状元潘世恩第四子潘曾玮购得,并建成著名的西百花巷4号䍩闲草堂。1923年,潘家将宅子卖给“福源钱庄”创办人程笏庭。20世纪50年代,此地成立剧装戏具厂,原建筑逐步拆除改建。宅院里的海棠亭,因为建筑艺术价值较高,在20世纪70年代剧装戏具厂改建厂房时,整体移建到苏州刺绣研究所。

第一直河驳岸是苏州“水陆双棋盘”物质构成中的重要一环。通讯员 戚雅婷/摄
此外,在此次“四普”过程中,普查团队在黄鹂坊桥边还发现了第一直河驳岸。该驳岸是古城三横四直水网中,南北向第一直河的河道驳岸。其中部分驳岸还保留着古代、近代时期的原样做法。该驳岸为苏州“水陆双棋盘”物质构成中的重要一环,是“人家尽枕河”的支撑构造,也是苏州水文化的具体体现。
海棠亭、第一直河驳岸等新发现文物点的价值挖掘过程,是姑苏区“四普”工作的生动实践。自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姑苏区组建由文物、地理信息、历史、人文等专业人才组成的文物普查团队,按照东、西片区平行开展外业普查的工作模式推进文物普查实地调查,目前已基本完成“三普”不可移动文物实地复核工作。(苏报融媒记者 胡毓菁 通讯员 戚雅婷/文)
编辑:钱芳
相关推荐
-
多地发布风险提示——防范披着“稳定币”马甲的骗局 7月以来,多地金融管理部门、行业自律组织等接连发布风险警示公告提示,随着稳定币概念的升温,一些不法分子以稳定币为噱头进行的非法活动有所冒头,其潜在风险值得高度警惕。要避免上当受骗,首先需要搞明白什么是稳定币。稳定币是一种锚定真实资产的数字货币,其价值通常与某种法定货币、商品或其他资产挂钩。不少投资者
实时讯息 07-27
-
新的城市建设大考开启,检察公益诉讼如何作答? 近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从碧水蓝天的守护到古建文脉的延续,从特定群体权益保护到筑牢民生安全防线,检察机关始终与城市脉搏同频共振、与城市发展同向而行——检察公益诉讼书写“城市善治”答卷走上街头,看盲道是否有缺失,看古运河道保护是否到位;走
实时讯息 07-24
-
半月内“连中三元”!苏州又一企业成功上市 最近,苏州上市工作频传喜讯,算上今天,半个月内“连中三元”。刚刚(7月3日),总部位于高新区的拨康视云成功在港交所上市。至此,苏州今年境内外上市企业已达9家,其中境外5家,均为港交所上市。目前苏州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274家,其中港交所38家。拨康视云制药有限公司是高新区培育的专注于眼科创新药物研发的
实时讯息 07-03
-
爱吃苏州菜的蔡澜,曾在苏州笑谈“生死” 2025年6月25日,美食家蔡澜在香港离世,“香港四大才子”时代落幕。蔡澜喜欢吃苏州菜,他曾公开表示“苏州菜很好吃”。蔡澜与苏州关系密切,有不少苏州朋友,吴门人家董事长沙佩智就是其中之一。在获悉老朋友去世的消息后,作为曾经接待过蔡澜的苏帮菜馆掌门人,沙佩智专门撰文追忆这位曾给吴门人家带来很大影响的美
实时讯息 06-28
-
台积电子公司将发行价值100亿美元新股,以降低外汇避险成本 来源:界面新闻6月25日,台积电代子公司TSMC Global公告,董事会计划发行价值100亿美元的新股,主要用以降低外汇避险成本。
实时讯息 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