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姑苏区新发现58处不可移动文物
今年以来,姑苏区深入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目前,全区累计完成不可移动文物实地调查1677处,其中复核1619处,新发现58处,完成“三普”复查任务的97.7%。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四普”过程中,普查团队在景德路272号、环秀山庄东侧围墙外,发现一处海棠亭。经现场研判与史料研究,结合国家文物局新发现文物点认定标准,该处具有较高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姑苏区作为首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和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核心区,文物体量大,建筑结构复杂。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姑苏区登记各级不可移动文物1657处,约占全市总量43.6%。

新发现的海棠亭具有较高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通讯员 戚雅婷/摄
此次新发现的这处亭子建于清代初期,因亭子的形式如海棠而得名。民国《香山小志》记载,海棠亭为清代香山帮著名工匠徐正明的传世之作。该亭是四角四柱攒尖式小亭,玲珑巧致。这座亭子除了出檐椽子是直线形外,其他部分都由海棠形曲线组成。有的雕成整枝状,有的雕成花篮状,制作精细,反映香山帮精湛工艺。在清代末期,海棠亭所在的宅院,被清代状元潘世恩第四子潘曾玮购得,并建成著名的西百花巷4号䍩闲草堂。1923年,潘家将宅子卖给“福源钱庄”创办人程笏庭。20世纪50年代,此地成立剧装戏具厂,原建筑逐步拆除改建。宅院里的海棠亭,因为建筑艺术价值较高,在20世纪70年代剧装戏具厂改建厂房时,整体移建到苏州刺绣研究所。

第一直河驳岸是苏州“水陆双棋盘”物质构成中的重要一环。通讯员 戚雅婷/摄
此外,在此次“四普”过程中,普查团队在黄鹂坊桥边还发现了第一直河驳岸。该驳岸是古城三横四直水网中,南北向第一直河的河道驳岸。其中部分驳岸还保留着古代、近代时期的原样做法。该驳岸为苏州“水陆双棋盘”物质构成中的重要一环,是“人家尽枕河”的支撑构造,也是苏州水文化的具体体现。
海棠亭、第一直河驳岸等新发现文物点的价值挖掘过程,是姑苏区“四普”工作的生动实践。自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姑苏区组建由文物、地理信息、历史、人文等专业人才组成的文物普查团队,按照东、西片区平行开展外业普查的工作模式推进文物普查实地调查,目前已基本完成“三普”不可移动文物实地复核工作。(苏报融媒记者 胡毓菁 通讯员 戚雅婷/文)
编辑:钱芳
相关推荐
-
2024“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百位候选人名单公布,山东这些人入选 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业务指导,光明日报社、光明网联合主办的2024“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日前确定100位候选人名单,并向社会公示。本届推选宣传活动启动以来,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各地文旅厅非遗处、非遗保护单位、专家和网友积极推荐候选人。收到各方推荐人选后,组委会经过合规性审查,并根据参选人个人
实时讯息 04-15
-
上博的“龙头扶手”出自她手,如今出书传承海派青铜器修复技艺 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等文博类纪录片的热播,公众对青铜器的兴趣日益浓厚,青铜器修复技艺也得到关注。有关青铜器研究的理论著作不少,但实操类的鲜见。《海派青铜器修复技艺》一书近日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用图文结合的形式,通过50多个实际案例,向读者揭秘去锈、整形、拼接
实时讯息 04-14
-
刘强东回应美团王莆中:不打口水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 北京商报讯(记者 何倩)针对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的言论,4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的回应侧重社会价值。刘强东表示,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据了解,上述刘强东的言论来自京东集团新闻发言人齐珊珊发布的朋友圈截图。根据截图的内容,刘强东还提及,要是有空就赶紧去加入
实时讯息 04-13
-
大钲资本收购儒拉玛特背后:新管理团队将主动推进国际化布局 2025年4月1日,大钲资本宣布已完成对儒拉玛特自动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及其全球子公司和关联企业(以下简称“儒拉玛特集团”或“儒拉玛特”)的收购交易。此次收购标志着儒拉玛特集团迈入全新发展阶段,进一步加速其全球化战略布局。本次交易的标的公司儒拉玛特发源于德国。公司于1991年在德国小镇Ruhla成
实时讯息 04-12
-
苏州姑苏区新发现58处不可移动文物 今年以来,姑苏区深入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目前,全区累计完成不可移动文物实地调查1677处,其中复核1619处,新发现58处,完成“三普”复查任务的97.7%。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四普”过程中,普查团队在景德路272号、环秀山庄东侧围墙外,发现一处海棠亭。经现场研判与史料研究,结合国家文物局
实时讯息 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