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秦明发声:法医很艰苦,从业需谨慎
“法医很艰苦,从业需谨慎。”全国高考近日落幕,知名法医秦明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给有意报考法医专业的年轻学子们“降了降温”。
6月10日,安徽省公安厅法医、作家秦明亮相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主论坛并发主题演讲。身兼一线法医、悬疑作家、网络大V等身份,秦明以三句安徽籍名人诗句为引,深入探讨了网络名人在构建清朗网络空间中的责任和担当。

6月10日,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开幕,安徽省公安厅法医、作家秦明在主论坛发言。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秦明以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名句举例,当前公安系统中涌现大量具备广泛传播力的网络代表,比如“四平警事”“海南警方”“庐州老交”“反诈小霜”“肥肥小警”等,他们用创新形式普法,增强群众安全意识。同他们一样,秦明在13年间笔耕不辍,撰写小说16部,科普书3部,拍摄网剧6部,把法医学知识像疫苗一样植入人心。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做钩。”这是北宋名臣包拯写过的诗句。秦明说,网络环境中并不总是风平浪静,他曾因参与网络科普遭遇部分网民攻击,但始终坚持用专业知识引导舆论。他认为网络名人应该在舆论场中校准价值取向的坐标,也呼吁大家也不要去做雪崩时的那一片雪花。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代大学士张英的一封书信,成就了“六尺巷”的佳话。秦明认为,网络空间不仅承载信息传播的功能,更应发挥情感联结的作用。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一些具备专业背景与传播能力的网络账号往往能通过权威解读和理性分析,有效回应公众疑虑、缓解社会情绪。网络名人应当用共情弥合认知鸿沟,架起大众之间的沟通桥梁,成为社会的“润滑剂”。
“网络名人的责任和担当就是要以‘活水源’之姿,以‘风向标’之效,以‘润滑剂’之力构建文明之网,为建设正义、正气、正能量的舆论场作出应有贡献。”

安徽省公安厅法医、作家秦明。中新网 李太源 摄
近年来,法医这个过去略显神秘的群体,越来越频繁地成为荧屏上的主角。身为一线法医,秦明通过书籍与社交网络为好奇的观众科普法医工作,《尸语者》《无声的证词》《第十一根手指》《幸存者》《偷窥者》《遗忘者》《玩偶》……他的新书接连出版,改编的多部影视剧引发热议,也让许多年轻人对法医这个职业心生向往。
秦明曾说,自己最开始写作,是因为职业的“委屈”。过去人们听说他是法医,不愿意和他握手,也不愿意同桌吃饭,甚至投来歧视或者避讳的目光。他希望把自己的工作如实客观地写出来,为法医正名。随着读者变多,他的写作目的也有了一些变化,如今,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对社会起到一些警示和震慑作用,“让善良的人提高警惕,让怀恶的人放下屠刀”。
一年一度的高考志愿填报即将到来,对于很多想报考法医专业的同学,秦明坦言,“法医很艰苦,从业需谨慎。”他谈到,有同学看文学影视作品觉得这个职业比较“帅”,但当真正走上这个行当就发现自己适应不了。要想学法医,一定要先对这个职业有充分地了解,看生理、心理是否能适应。如果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真心热爱这个行当,法医队伍欢迎大家。
多年来,秦明以本名推出多部“法医秦明系列”书籍,他说过,用自己的名字当小说主角纯粹是偶然,因为一开始在微博连载作品需要实名认证,而他一直用第一人称叙事的角度写作,主人公也就顺理成章变成了“法医秦明”。但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里的“法医秦明”,不等于现实生活中的法医秦明,“那是很多法医闪光点的汇聚,不是某一个人。”

安徽省公安厅法医、作家秦明的作品集。来源:法医秦明微博
谈及“高产”的原因,秦明感谢了多年来读者的关注与鞭策,他同时表示,写作重在坚持,“假如我们一天坐在电脑前能写2000字的话,我们只需要150天就可以写一本书,所以坚持是最重要的。”
这个暑假,秦明依然很忙碌。《燃烧的蜂鸟》系列完结篇将在这个夏天和观众见面,“法医秦明系列”的新书与科普书籍也在同步策划中。在影视化方面,改编自《天谴者》的《龙番往事》即将上映,《玩偶》正在拍摄,《燃烧的蜂鸟》也已进入了筹备阶段。
曾有网友开玩笑说,由秦明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是“吓饭剧”,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更希望在“吓饭”的同时能让观众把法医学知识深入人心,就像打疫苗一样增强大家的谣言免疫力,这也是自己写作的初衷之一。
原标题:《法医秦明:法医很艰苦,从业需谨慎》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z
相关推荐
-
全球“最早早产儿”迎来1岁生日:孕五个月就出生,体重仅285克 据报道,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机构认证的“最早”早产儿纳什于本月5日迎来了自己的一岁生日。据介绍,纳什的母亲莫莉·基恩于孕21周整时生下了纳什。吉尼斯世界纪录官网称,按照足月生产的280天来算,纳什的出生时间较预产期提前了133天。在此之前,世界上“最早”的早产儿是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的柯蒂斯·齐-基
实时讯息 07-27
-
徐淮阜高速公路泉河特大桥成功实现全桥合龙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徐淮阜高速公路阜阳段02标段泉河特大桥成功实现全桥合龙,这一节点目标的达成,为9月底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了解,泉河特大桥堪称全线施工难度的“制高点”,其主跨最大跨径达130米,施工过程中,项目连续克服高温、多雨天气、生态环境保护管控、四级航道环境下作业等外部不利环境
实时讯息 07-24
-
“许昌一小区有人挖坟墓”?谣言不要信! 红星新闻网7月24日讯近日,某平台账号发布信息称“河南许昌市的一个小区里,好像有人在挖坟墓”,经向事发小区物业核实确认,发布者通过图文捏造事实,散布谣言。图中实际情况为生活用水管道突发爆裂后,物业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维修作业。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上散布传播谣言信息,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来源:“顶
实时讯息 07-24
-
南方新闻网出品节目《曈心医趣》入选2025年广东省原创网络视听精品项目库 近日,广东省广播电视局正式公布2025年广东省原创网络视听精品项目库第一期,共21部作品入选。其中,网络专题节目《曈心医趣》由南方新闻网原创出品。《曈心医趣》节目由南方新闻网、广东省中医院联合创作,由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科主治医师、岭南甄氏杂病流派传承人张曈主讲,结合二十四节气与生活常见困扰,讲解通俗
实时讯息 07-19
-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陈妍希出演赖声川话剧《镜花水月》,9月上剧场上演 7月16日,上剧场十周年大戏《镜花水月》开票。该剧由赖声川编剧、导演,陈妍希、窦进主演。故事讲述了决心为母复仇的女孩“花”与“月”,经过不同的选择,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遇见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人生。向左转,向右转,每一步看似随机,其实都是选择,在众多选择之中,构成了镜花水月般的人生。《镜花水月》编
实时讯息 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