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报头条丨临沂市委社会工作部:实干为笔 初心为墨 奋力书写新时代沂蒙社会工作新答卷

2025-04-08 08:19:00

实干为笔 初心为墨

奋力书写新时代沂蒙社会工作新答卷

——临沂市委社会工作部成立一周年工作综述

在临沂客户端讯 岁月蹁跹,总有一些关键节点值得铭记。2024年4月11日,临沂市委社会工作部挂牌成立,开启了临沂社会工作的全新征程。

一年来,全市社会工作系统按照“坚持党建引领、走好群众路线、强化融合贯通”的总体思路,以机制创新破题,以党建引领赋能,以“民生温度”丈量“初心成色”,奋力推动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交出一份新时代沂蒙社会工作的“亮丽答卷”:全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推进会在临沂召开,网络主播群体党建工作等8项省级以上试点任务落地临沂,沂南县、沂水县入选基层治理创新区,兰山区、费县入选新兴领域党建创新区……一个个实践亮点,一颗颗工作硕果,不仅展现了临沂这座城市的温情,更是新部门展现新担当、体现新作为的有力写照。

向“新”而行

点燃新兴领域发展“红色引擎”

穿过熙熙攘攘的兰山鲁商中心美食街,“沂蒙小蜜蜂” 驿站成为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的“暖心港湾”。美团专送骑手韩际涛的感慨道出了25万新就业群体的心声:“以前蹲马路吃饭,靠车上打盹。现在有了歇脚点,可以吃饭、喝水、给手机充电,这份关怀太贴心了!”

暖新,更暖心。类似这样的场景在临沂已是常态。为提升新就业群体的幸福感获得感,市委社会工作部会同市委组织部制定“友好社区(园区)”建设“十小”措施,建成市级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等服务阵地16个,友好社区100个,“沂蒙小蜜蜂”驿站、小哥食堂等1031处,全力破解新就业群体“休息难”“吃饭难”“充电难”等问题,被确定为全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示范区。

党建强,发展强。成立新业态行业党委46个,新建行业协会商会、“两企三新”党组织1002个,在省内率先探索组建产业社区党委10个,实施“党建惠企”项目65个,引导70家行业协会商会参加临沂商城地产品项目推介会,建立党建引领“诉求直通”机制,解决企业诉求190件;连续3年制定行业党委年度十件实事,解决行业发展难题120件,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向“效”而行

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既要综合施治,又要精准施策,要让基层群众“忙起来”,主动参与社区治理“身边事”,又要让基层干部“闲下去”,减少低效能工作,安心为民办事。聚焦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推动构建党建引领更强、群众参与更广、治理效果更佳、服务群众更实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改革攻坚破难题。针对基层治理中权责不清、力量不足等难题,我市深入推进“小马拉大车”专项整治,系统排查处理8大类36个突出问题,为基层治理减负赋能。“以前多头管理,不同部门反复要求报送相似材料,现在借助信息平台进行系统整合,数据一次采集、多方共享,档案材料大幅减少,能有更多精力去走访居民了!”临沭县临沭街道杏福社区工作人员小吴真切感受到了基层减负带来的实效。

——人才培育强根基。社区工作者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队伍建设至关重要。通过完善社区工作者“选育管用”全链条培育机制,落实“定岗网格”“导师帮带”制度,全市新增社区工作者1743人、总数11352人,每万城镇常住人口配备达18人,社区工作者专业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职业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不断增强。河东中兴社区社会工作者张频频的成长轨迹成为缩影:扎根社区7年间,她从“社区小白”到考取社会工作师,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小能手”,办成一件又一件便民利民“幸福事”。

——多元共治增活力。积极探索发展“睦邻工作法”“同心小院”等群众自治模式,开展议事协商3万余次,形成“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的共治格局。同时,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制定诉求派发职责清单3230条和重点领域职责分工清单1240条,厘清部门职责边界,实现群众诉求“精准分拨、快速响应”,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迈向“主动破题”。

向“暖”而行

搭建凝聚服务群众“连心桥梁”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蒙阴县垛庄镇主干道迎宾路集贸市场路段,43间统一设计的便民商铺取代了原先占道经营的流动商贩。“既方便了我们买菜,又解决了原来的交通拥堵,还规范了商贩的经营秩序,真不错!”附近居民点赞的“便民果蔬小集”,正是“人民建议征集”制度的生动实践。

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群众需求在哪里,党的社会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一年来,我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热线首发与人民建议征集信息联动机制,聘任特邀建议人253名,差异化设置征集直报点368个,广开言路听民意,开门纳谏集良策,征集群众建议2863条、办理落实1619条,将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民生实事的“金果子”。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按照市委“要创新务实工作,打开志愿服务新局面”的要求,市委社会工作部持续做深做实志愿服务工作,积极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浓厚氛围。目前,全市现有志愿服务组织2.36万个、注册志愿者254万人,志愿服务的“种子”在文明新风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丰富服务内容、促进供需匹配、提高服务效率,是提升志愿服务能力的关键所在。我市在服务实践中,围绕“党委政府关注什么、群众需要什么、志愿者能做什么”,动态策划推出“同心共助”“我有一棵山楂树”“沂蒙乡村美 临沂志愿红”等一批优质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沂蒙‘同心’大集”活动1141场次、惠及群众50万人,持续擦亮“志愿沂蒙 临沂有爱”品牌,在全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获第二名……从景区景点到街头巷尾,从田间地头到赛事赛场,“志愿红”已成为城市的温暖底色。

潮涌千帆竞,奋楫正当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市社会工作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紧扣“一年夯基础、两年抓提升、三年创品牌”的工作思路,聚焦“新兴领域惠企、基层政权促治、协会商会兴商、志愿服务助农、自身建设固本”,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努力走出一条千万人口大市基层善治的临沂路径,为推动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邵琳

编辑:江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