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面面观|稳就业·保民生:政策、平台与企业如何联动?
来源:新华社
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
今年就业市场呈现哪些新趋势?
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还要破解哪些难题?
有哪些途径可以开拓、哪些举措应该强化?

6月6日,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应届毕业生在校园内留影。新华社发(谢尚国摄)
今年以来,我国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量子科技等领域用工需求旺盛,催生大量新岗位,就业市场凸显出“智能+”特点。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就业市场呈现明显的行业分化趋势。”Unity中国首席营销官梁璐表示,AI、新能源、低空经济、芯片等战略产业对人才需求旺盛,但企业更青睐具备跨领域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非单一技能者。“毕业申”招聘平台公共事务部总监汪俊美补充称,数字经济、绿色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岗位热度持续攀升,而传统行业如建筑、纺织、零售等需求有所下降。“这一变化反映出社会对高附加值、适应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6月10日,在2025长春光博会光电领域尖端人才招聘会,应聘者查看招聘企业信息。当日,2025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Light国际会议(简称2025长春光博会)在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面向新兴产业急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教育部部署实施了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推动全国范围内开设1000个微专业(或专业课程群)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助力毕业生补齐知识和技能结构短板,提升就业竞争力。
同时,产教融合、校企联动等方式也正助力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经晓峰介绍,高校正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毕业生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例如,与宝钢共建“宝钢班”,让学生在校期间提前接触企业环境,减少职场适应期的“恐慌”。

2024年11月22日,沈阳工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操作机器人进行物料码垛实训。近年来,沈阳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促进技术院校与知名企业共建高水平新型工业化实践教学中心,构建校企协同合作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正值高校毕业生离校前促就业关键冲刺期,促就业工作应该怎么做?不久前,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加力挖潜拓展就业岗位,加强毕业生就业观念引导,精准做好就业指导服务。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6日,全国2575所高校走访用人单位46.2万家,拓展岗位471.8万个。
此外,招聘平台在促就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平台通过人岗精准匹配系统,为投递简历多但面试机会少的毕业生定向推送岗位,同时联合高校组织专场招聘活动,重点关注困难群体。”“毕业申”招聘平台公共事务部总监汪俊美介绍,“核心是构建数字化驱动加人性化支持的就业生态,实现毕业生平稳过渡。”

2025年5月21日在江苏连云港拍摄的“千校万企供需对接会”(连云港专场)暨江苏省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招聘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毛俊 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经济大局。
当毕业季遇上就业季,
政策、平台与企业正抓紧联动,
助力无数莘莘学子走上就业岗位,
书写属于他们的青春答卷。

相关推荐
-
柞水:强基固本赋能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柞水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聚焦强基固本,推动“四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以争先创优为抓手,全面增强“组织功能”。以“四查四提升”为重点,通过典型带动、定期滚动、一线学习交流观摩等举措,推进“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走深走实,20
实时讯息 07-28
-
尖草坪区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 7月24日,尖草坪区人社局在区零工市场举办百日千万招聘行动暨2025年“八一”专场招聘会,为退役军人、军属搭建就业创业平台。本次招聘会吸引了16家优质企业参与,提供涵盖生产销售、电商物流、文职管理、居民服务等领域的就业岗位400余个。招聘现场,用人单位与退役军人及家属就岗位需求、薪资待遇等进行了深入
实时讯息 07-27
-
辽宁这些事业单位招聘222人 正在找工作的小伙伴们注意啦我省这些事业单位发布招聘公告招聘速览1.沈阳药科大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43人2.沈阳师范大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64人3.鞍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公开招聘高层次急需紧缺教师3人4.丹东市融媒体中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2人5.盘锦市
实时讯息 07-25
-
市场良性竞争让商家生意能做大,外婆家今年将在淘宝闪购开设100家“卫星店”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婕在今年夏季,全新的市场竞争态势引发外卖市场迅速扩容,市场的日订单总量也迅速攀升到2.5亿单。在快速增长的服务消费市场中,本地商业生态正呈现出全新活力,更多商家也在新潮流中快速抓住机遇、借势突破。作为27年杭帮菜领军品牌,如今已发展为覆盖全国60余座城市、拥有200余家直营门店
实时讯息 07-23
-
外卖市场的挑战与平衡:从“零和竞争”到“共同做大” 2025年,中国消费市场正经历一场结构性变革。新兴的外卖与大消费平台成为搅动市场的“鲇鱼”,通过整合电商与本地服务能力,推动外卖消费从单一场景向大消费平台的全域协同升级。平台不再仅是交易撮合者,还成为连接供需、赋能实体、激活增量的生态建设者。这一转变的直接体现是供需两侧的同步提升。尤其是淘宝闪购上线
实时讯息 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