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AI+文旅,解锁旅游新体验

2025-05-19 09:08:00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锦绣山河,美好旅程”。随着AI技术的发展,美好的旅程也融入了更多便捷、智慧与惊喜——出游前,用DeepSeek做旅行攻略,实现AI个性化行程定制服务;在景区,扫一扫二维码即可随时召唤“讲解员”,解锁“私人定制”级游览体验;在博物馆,依托AR、VR、全息影像等新技术,沉睡的文物“活”了起来,游客可以“穿越”时空,与历史展开对话……在惠州,当AI遇见文旅,“诗与远方”的打开方式更加精彩。

  AI正成为年轻人旅游“新向导”

  “推荐惠州惠城区亲子一日游玩,文物古迹、博物馆一类的场所,详细说明这个地方的历史价值,孩子去这里能学到什么……”不久前,亲子旅行博主“团团圆圆爸爸”来到惠州,用腾讯元宝做了一个惠州一日研学亲子游攻略,一家人跟着AI做的攻略游玩了惠州博物馆、惠州苏东坡祠、丰湖书院、水东街合江楼等景点和场馆,一天玩下来,感觉“有AI作为我们的小助理,以后带娃出游更加踏实安心。”

  当前,AI正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出游“伴侣”,有的甚至灵活运用多个AI软件制定攻略,实现1+1>2的效果。

  在DeepSeek的对话框里输入目的地+天数+预算+偏好+交通要求+住宿需求,复制DeepSeek生成的出游攻略,直接粘贴到圆周旅迹APP里,短短几分钟就可以生成一份带路线图的可视化出游攻略,然后一键分享给朋友,一起编辑行程安排……“五一”假期,小秦和朋友通过AI制定个性化出游攻略,完成了三天两夜的长沙之旅。

  “以前每次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游玩,做攻略都是最费神的,搜景点、查资料、找交通、订酒店,来回几十个网页和APP,花上一两天时间才能勉强拼凑出一份行程。”小秦说,这次旅行,AI帮她们解决了做攻略的大难题,还推荐了性价比高的酒店和当地的特色美食,让她和朋友真正享受到了定制个性化旅行的乐趣。

  当前,越来越多游客喜欢自己策划自由行或自驾游。AI定制旅行能满足他们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并根据具体需求随时调整制定专属方案。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与“用DeepSeek做旅游攻略”“AI定制旅行”等话题相关的笔记众多,还有不少博主专门教网友如何用各种AI工具打造自己的专属旅游攻略。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不少旅游平台企业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市场趋势,并纷纷布局。记者登录飞猪、途牛旅游、同程旅行等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或小程序发现,除了规划行程安排,相关AI产品还能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推荐酒店、餐馆等,用户在攻略生成页面即可一键预订。

  飞猪推出AI产品“问一问”,可按照用户需求调动交通顾问、酒店顾问、路线定制师、预算师等多个专业智能助手,各司其职分头干活,相当于一个旅游AI定制团队,且可以生产集合图片、商品卡片和景点链接的旅行方案,方案中的机票、酒店、门票等均可直接预订。途牛旅游网自主研发的“AI助手小牛”旅游应用Agent,可为用户提供机票、酒店、火车票等产品的智能搜索、自动比价、个性推荐、打包预订等一站式服务。同程旅行的“程心AI”接入DeepSeek后,持续升级“DeepTrip”,实现从“AI推荐”到“AI决策执行+预订执行”的闭环。

  从“攻略助手”到“智能管家”,AI正成为年轻人旅游的“新向导”,也悄然改变着“诗与远方”的打开方式,推动旅游业向数智化转型。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全国智慧旅游发展报告2024》显示,人工智能技术的新突破推动旅游行业数智化加速升级,为智慧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对旅游内容创作、旅游分析预测、旅游数据分析、个性化营销产生较大的影响,正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越来越多“AI+文旅”应用场景落地

  在惠州博物馆,拿起手机扫二维码可通过语言导览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在惠州科技馆生命科学展厅,观众可通过抓取、投放屏幕上的图标,实现“穿越”观看远古鳄鱼、霸王龙、水熊虫、鲨鱼等古代、现代生物的生活场景;进入东江民俗文物馆互动程序,可以在虚拟展厅听着讲解云上观展,还可以参与知识互动问答,根据答题情况可生成“状元”“榜眼”“探花”等不同称号的海报……随着越来越多“AI+文旅”的应用场景落地,人工智能技术正在给文旅行业创新注入更多活力。

惠州博物馆里的光影特效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记者香金群 摄

  近年来,国家政策持续推动文旅与科技深度融合。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培育消费场景,支持在文博场馆、景区等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推出一批沉浸式文旅新产品新场景。

  惠州的部分文博场馆、景区等也已在促进数字经济和旅游业深度融合方面发力,通过不断拓展AI应用的时空维度,打破游客的常规体验,推动智慧旅游创新发展。

  罗浮山景区2023年上线的“i罗浮”智慧小程序,让游客不仅可以使用手机云游览景区、快速获取景点、门票预订和各商户餐饮、购物的地理位置及详细信息,还集成“识万物”、步道攻略、“我的打卡”、一键求救以及意见反馈等功能,带给游客更有趣、更便捷的游玩体验。

  “我觉得这个‘识万物’功能非常好用,罗浮山生态优美,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好多植物都不认识,用‘识万物’拍一拍进行识别,瞬间就能增长不少知识。”游客青青是个户外运动爱好者,经常到罗浮山周边游玩,“有了这个智慧小程序,可以解锁很多玩法,每次来都有不同的体验感。”

  惠州西湖景区、惠州博物馆等景区和场馆也推出了云游景区、线上展厅等VR应用场景,游客不仅可以通过手机沉浸式“云游”,还可以从不同的观赏角度,收获崭新的旅游体验。如惠州博物馆线上展厅推出的3D文物鉴赏功能,不仅有高清的图片、详尽的解说,还可以用手指轻触屏幕,360度旋转文物,全方位欣赏各种珍宝。惠州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积极探索AI技术的更多应用,致力于让古老文物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焕发新的生机,为市民呈现更丰富、更智能的文化体验。

  除了场馆景区探索AI技术的多元应用,旅游企业和导游等也纷纷拥抱AI。“AI技术赋能文化传承与旅行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快,AI技术已经深入各种旅游场景,为游客带来诸多便利和全新感受。”国家金牌导游、市导游协会副会长刘燕琼说,随着AI技术的发展,她的工作和学习方式有了新变化。比如,在导游讲解方面,有时候她想将某个知识点记住并表达出来,可以用“费曼学习法”,把知识点讲给AI听,它讲完之后还会反馈讲得对不对、有没有漏洞,这就变成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也有助于提升导游专业能力。

  此外,为适应AI技术带来的变革,她所创办的旅游公司也实现全员学AI、用AI,利用AI制作短视频宣传、出行规划等,甚至进行AI模型本地化训练,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

(记者香金群 侯县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