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海港区:向“新”而行 聚“质”突破
近年来,秦皇岛市海港区铆足干劲、抢抓机遇,紧紧围绕创新发展理念,聚焦“6211”产业发展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海港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新动能。
锚定战略方向 构建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
近日,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的戴卡优艾希杰渤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工人在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线作业。中信戴卡是秦皇岛市高端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之一,年铝车轮产量超过1亿只。
总投资额为83.6亿元的奥科宁克(秦皇岛)铝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开发、制造、储藏、采购和销售各类铝和铝制品的公司。该公司主要生产铝金属包装材料、汽车轻量化用铝板、交通运输用铝板、船舶用铝板、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壳体用铝及工业用铝材等为代表的高端铝板带产品。
目前,海港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加快新型铝材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重点引进铝型材精深加工项目,大力发展铝制包装、铝制零部件轻量化产品等高性能材料,已初步形成了集研发、设计、生产、营销为一体的新型铝材及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集群。
新型铝材及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集群是海港区深入实施“6211”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从汽车零部件到太阳能层压机,从粮油食品到玻璃制品,当地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6211”产业布局,打造新型铝材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粮油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汽车文化产业集群等,以增强新兴产业牵引力为突破口,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聚力技术攻关 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位于海港经济开发区的美城公司,是河北省新型建材领域和新能源行业的领军企业,其自主研发的6500立方式磁悬浮热泵产品和数智化抽油机节能控制设备已全部量产。同时,该公司计划在2年内建成8个国家级实验室,涵盖量子、氢能检测、热物理学等实验项目,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其中6个实验室可升级为CNAS国际实验室,加速了行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进程。
“我们将结合企业自身特色将流体动力学、氢能、光量子学融为一体,开发出10多种世界领先产品,平均节能率达到40.3%。未来公司也将在相关技术领域持续发力,在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作出贡献,我们有信心应对挑战。”美城集团总裁梁力表示。
走进秦皇岛金昱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刚刚下线的层压机设备应用于光伏电池组件生产企业,经过检查、打包,将发往国外。目前,企业年产层压机设备达到800台,服务于多家新能源企业。
抢占市场的法宝,在于企业的不断创新。金昱组建30多人的研发团队,历经一年多的试验与攻关,自主研发的层压机平板电加热技术替代了原有油加热技术。如今,企业最新研发的电磁加热技术也即将应用到生产领域。
海港区将技术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打出“组合拳”,在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新产品研发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企业开展前沿技术攻关,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2025年上半年,海港区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达到54家,为区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数字与绿色融合发展 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近日,在位于海港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小岛空间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由7大品类70余台机器人组成的智能矩阵正演绎着科技魅力。其中,智慧图书盘检机器人正对书架进行扫描盘检,通过深度视觉传感器实时捕捉图书名称、数量及架位信息,并将数据同步至智慧书架视觉盘点系统。它不仅能即时生成错架率、满架率等可视化报表,更能通过路径规划算法为工作人员提供动态拣选路线建议,使图书整理效率大大提升。
在工业智造展区,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三代空间智能焊接机器人十分亮眼。据小岛智能生产总监葛坤介绍,其搭载了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I视觉导航系统,具备卓越的环境感知能力,可在复杂空间环境中实现精准焊接,为工业自动化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据了解,小岛空间智能机器人产业园项目的有序推进,是海港区积极拥抱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推动工业转型的重要举措。同时,海港区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医疗、文旅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在科技改善生活的赛道上不断前行。
当地最新建设的龙源秦皇岛石门寨光储一体化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预计每年发电1.4亿千瓦时,大大减少了碳排放量,实现了绿色能源的保供。
近日,在中能源工程集团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产品发布会上,该公司研发的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炭纸、模压石墨板、三合一燃料电池电极、模压石墨板燃料电池空冷堆和水冷堆等集中亮相,将广泛应用于无人机、车辆、船舶、单兵电源、备用电源、储能等领域。
海港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清洁能源,推动光伏发电、氢能等项目实施,让发展清洁能源实现推动经济发展和惠及民生“双赢”。
作为秦皇岛市的主城区和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海港区将继续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绿色能源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通过“双轮驱动”开拓经济发展新空间,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推荐
-
秦皇岛海港区:向“新”而行 聚“质”突破 近年来,秦皇岛市海港区铆足干劲、抢抓机遇,紧紧围绕创新发展理念,聚焦“6211”产业发展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海港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新动能。 锚定战略方向 构建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 近日,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的戴卡优艾希杰渤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工人在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线作业。中信戴卡
实时讯息 07-03
-
半月内“连中三元”!苏州又一企业成功上市 最近,苏州上市工作频传喜讯,算上今天,半个月内“连中三元”。刚刚(7月3日),总部位于高新区的拨康视云成功在港交所上市。至此,苏州今年境内外上市企业已达9家,其中境外5家,均为港交所上市。目前苏州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274家,其中港交所38家。拨康视云制药有限公司是高新区培育的专注于眼科创新药物研发的
实时讯息 07-03
-
AI何时能助人类一周工作15小时,甚至不工作? 文|《财经》记者 江玮编辑| 苏琦在《超级智能》出版十年之后,英国未来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出版了他的新书《未来之地》。他构想了一个所有问题都已经被解决的“深度乌托邦”,试图在其中寻找人类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未来之地》中文版封面在人类面临如此多挑战的当下,为什么要去想象一个挑战已经不复存在的理想世界
实时讯息 07-01
-
杭州余杭让未来产业“链上开花” 6月30日,杭州市余杭区举行“双招双引”暨重大项目半年度工作推进会。二季度,共有102个重大项目花落余杭,含69个产业项目及33个人才项目,总投资额超135亿元;有16个重点工程集中推进,总投资额超80亿元。“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二者优势互补,让这片向未来而进的创业沃土蓄足发展后劲。产业项目中有
实时讯息 06-30
-
产业跃升遇人才之渴,绵阳搭建“共同体”破题→ “设备到位易,人才到位难。最紧缺的是既精通工业软件、又能驾驭智能产线的人才。”在6月27日举行的绵阳科技城产教联合体暨绵阳职业教育集团2025年工作会上,四川九州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参会代表的一席话,引起了在场众多企业代表和院校负责人的共鸣。 人才是推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作为中国科技城
实时讯息 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