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合力整治“信用买卖”乱象
近日,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网上存在不少为企业办理信用资质等级证书的评价机构,有机构声称,“只需提供企业营业执照,无行政处罚记录,就能办AAA级信用证书”“一到两个工作日就能办好”,而实际上,这些证书均为“山寨证书”。此事引发网民对于当前企业信用评价市场的担忧。
企业信用资质等级证书是证明企业诚信度的“金字招牌”,直观展示企业的信用水平。在当前信用经济时代,其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刚需”工具。然而,有的机构却对其动起了歪心思,表示只要花钱就能办理不同领域、不同性质、不同等级的信用证书,甚至自建证书查询网站,提供造假“一条龙”服务。这不仅破坏了诚信环境,而且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应该看到,一些机构敢于铤而走险售卖信用资质等级证书,正是基于信用评价市场的旺盛需求。在明知自身难以达标的前提下,为快速获取市场认可、减少成本,部分企业便通过购买假证书来为自己“镀金”,而这也正中一些机构渴望牟取暴利的下怀,一条畸形的“灰色产业链”就此应运而生。因此,必须出铁拳、亮利剑,坚决将其清出市场。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明确要求规范信用服务机构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为,同时,要求推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行业信用信息系统深度联通、数据共享。可以说,有关要求剑指“信用买卖”这一痛点,并提供了解决思路——通过进一步加强信息互通,让“假证书”通过查询就可轻易识破,使其无“用武”之地。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治理“信用买卖”乱象,还需要多方发力。执法与司法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打击制造和买卖虚假信用评价证书的违法行为。网站平台要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及时对平台中涉嫌违规的商家予以限流、封号等措施。企业也要进一步树立诚信意识,摒弃“走捷径”的侥幸心理。如此,方能遏制“信用买卖”的蔓延之势,促进市场经济、信用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 常鸿儒
相关推荐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部署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本次专
实时讯息 09-10
-
果然财经|车展难觅外资豪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佳琪 尹睿国产新能源汽车火爆的当下,外资豪车们却集体遇冷。金秋时节历来都是售车旺季,成都车展最先吹响号角,各地省级车展也纷纷启幕。在火热进行的国内A级车展上,却少见外资豪车品牌的身影,BBA(外资代表品牌奔驰、宝马、奥迪的首字母组合)虽然有所参与,但规模却不同程度缩水,在一
实时讯息 09-10
-
北京银行霍学文:坚持数据驱动 向VC、PE学习看企业未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9月5日,北京银行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行长戴炜等高管出席并答记者问。霍学文介绍,北京银行把科技金融作为“第一战略”,把专精特新作为“一号工程”,坚定不移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截至6月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4346亿元,较年初增7
实时讯息 09-06
-
杨军专题研究商文旅体“十五五”项目谋划及国庆假期促消费工作 咸宁网讯 记者吴文谨报道:9月5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军专题研究商文旅体“十五五”项目谋划及国庆假期促消费工作,他强调,要站位全局、聚焦重点,以高质量项目谋划夯实发展根基,以特色化促消费活动点燃市场活力,加快把区位优势转化为交通优势、物流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消费优势、发展优势。在认真听取市直有
实时讯息 09-06
-
金融App强监管再加码!互金协会:重点检查舆情高发、投诉高企App 【大河财立方消息】9月5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通知,进一步加强金融领域App自律检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称,金融领域仍有部分App,特别是为金融业务提供引流、营销、助贷等相关服务的App,存在超范围开展业务、故意误导消费者、不当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个别App甚至违法违规办理业务或为非法活动提
实时讯息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