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牌双双涨停!湘财股份拟合并大智慧
3月31日,湘财股份、大智慧复牌竞价双双涨停。
消息面上,湘财股份公告拟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80亿元;大智慧同日公告,拟以1:1.27的换股比例被湘财股份吸收合并。
分析人士预计,并购重组仍是未来一段时间券商板块的交易主线。
两股复牌涨停
湘财股份和大智慧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而停牌10个交易日后,于今日(3月31日)开市复牌。复牌首日,双方均实现一字涨停。截至收盘,湘财股份报7.58元,总市值216.73亿元;大智慧报9.91元,总市值198.58亿元。


交易所当日公布的交易公开信息显示,湘财股份因成为有价格涨跌幅限制的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达到7%的前五只证券而上榜。湘财股份当日收报7.58元,涨跌幅10.01%,偏离值10.48%,换手率0.47%,成交额1.01亿元。
3月17日,湘财股份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由湘财股份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大智慧并发行A股股票配套募资,预计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3月29日,湘财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并募集配套资金预案发布,公司将于3月31日复牌。
根据交易预案,本次换股吸收合并中,按照换股比例1:1.27计算,湘财股份拟发行的股份数量合计为22.94亿股。换股实施后,湘财股份的总股本拟增至51.53亿股。
同时,公司拟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80亿元,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拟用于存续公司业务发展、金融科技研发、补充流动资金及支付交易相关并购整合费用等。
湘财证券与大智慧的合作可追溯至2015年。当年1月,金融信息服务商大智慧宣布拟以85亿元全资收购湘财证券,但因大智慧涉嫌信披违规,这项备受市场关注的“互联网+券商”收购计划最终终止。
2020年,湘财证券通过哈尔滨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哈高科”)重组实现曲线上市,哈高科随后更名为湘财股份并转型证券业务。同年,湘财股份斥资25.37亿元收购大智慧15%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完成从被收购方到投资方的身份转换。这一系列资本运作历时多年,最终形成双向持股的资本联结。
相互整合优势
继金融科技公司东方财富和指南针后,湘财股份有望成为A股第三家互联网券商。其中,东方财富于2016年通过收购西藏同信证券拿下券商牌照,指南针于2022年通过参与网信证券破产重整获得券商牌照。
湘财股份的主营业务为证券服务业,主要依托全资子公司湘财证券开展证券板块业务。拥有互联网基因的湘财证券,早先便与大智慧展开相应合作。2014年湘财证券和大智慧合作成立陆家嘴营业部,探索互联网营业部运营模式,成交额位居行业前列。
而大智慧作为行业领先的金融信息服务商,拥有线上流量和技术优势,2025年2月大智慧活跃用户数超700万人。
湘财股份和大智慧均在预案中表示,本次交易是适应湘财股份的证券业务向金融科技服务领域扩展升级的重要举措,湘财股份及子公司湘财证券通过与金融科技行业龙头大智慧深度融合,将自身网点、资质、产品等资源与对方客户、技术与运营优势相结合,利用金融科技手段不断提升金融信息化水平、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全面打造差异化、特色化核心优势。
西部证券研报显示,湘财证券以经纪两融为主要收入来源,吸收大智慧后有望进一步提升财富管理竞争力。合并后湘财股份可通过大智慧进行引流获客,从而实现客户数量提升和交易转化率提升。参考此前东方财富收购西藏同信证券,也实现了股基成交和两融市占率的大幅提升。
谈及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独立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次的并购重组有望打造出又一家互联网券商,实现数字化转型和行业整合的趋势。与东方财富、同花顺等互联网金融公司相比,湘财股份、大智慧的合并体量规模优势相对不明显,而且从获客情况、产品创新特色来看,仍然与头部互联网券商存在一定的差距。
对于新的互联网券商而言,未来挑战亦不可小觑。“互联网券商必须具备互联网基因,而且具有海量的用户数据、用户粘性,这样才能够打造出自身的竞争力。此外,产品特色、创新能力同样影响企业的竞争力。”郭施亮说。
并购预期增强
自证监会提出“支持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以来,证券行业出现多项并购重组案例,行业自身整合步伐加快。
2024年以来,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国联证券整合民生证券等案例落地,标志着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3月23日,浙商证券在阿里拍卖平台经过156轮激烈竞价,最终以5704.2万元总价竞得国都证券30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
东海证券指出,并购重组已成为券商突破同质化竞争、优化资源配置的主要路径,头部机构通过横向整合与纵向延伸,进一步夯实综合服务能力。
记者采访获悉,湘财股份合并大智慧进一步印证了行业供给侧改革加速的事实。机构预计并购重组仍是未来一段时间券商板块的交易主线。
“交易量改善有望驱动券商一季报增速较好,板块估值仍在低位。”开源证券非银分析师高超表示,建议三条选股主线:金融科技、并购主线,以及业绩弹性突出的零售优势券商。
国金证券研报亦显示,券商并购预期增强,建议关注券商并购潜在标的机会。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相关推荐
-
“西南王”自救冲刺,金科拿到“司法重整通行证” 曾经的房企巨头、号称“西南王”的金科地产,也是“房企重整第一股”,重整迎来重要进展。3月31日晚间,金科股份(*ST金科000656)发布公告:《金科股份重整计划(草案)》获出资人组、有财产担保组、职工债权组、税款债权组、普通债权组表决通过,债权人同意金额的比例分别为99.80%、99.78%、97
实时讯息 04-02
-
200亿机器人独角兽被曝爆雷,官方回应来了 估值223亿元人形机器人明星创企,突传暴雷???风暴中心,是总部位于上海的达闼机器人。从多方消息来看,核心信息如下: 位于上海闵行区的达闼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已经人去楼空;物业称其年前就已经退楼,目前还欠着物业费、管理费、水电费。位于广州黄埔区的达闼机器人分公司大门紧闭,据称已经关门有段时间,水电断
实时讯息 04-02
-
4月首缕“春风”吹到医药股:全线爆发,后续行情持续性几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广州报道医药终于领涨了。二季度开局,医药股一马当先展现出强势上涨姿态。4月1日,医药生物行业全线爆发,申万生物医药指数全天涨幅3.34%,CRO、创新药方向强势领涨。具体行业板块方面,当日,化学制药、生物制品、医疗服务涨幅分别为4.61%、4.49%、4.21%,医疗器
实时讯息 04-02
-
又一位公募“老将”离任,管理规模曾超140亿元 每经记者:黄小聪 每经编辑:肖芮冬今日,银华基金公告称,王海峰因个人原因离任银华鑫峰混合、银华鑫利一年持有期混合等多只基金的基金经理。离任之后,王海峰没有在管的公募基金。资料显示,王海峰早在2008年7月就加入银华基金,任职基金经理的时间超过9年,管理规模最高曾超过140亿元。王海峰卸任所有公募产品
实时讯息 04-02
-
中国人保去年日均理赔近50万件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北京4月1日电(记者王俊岭)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人保服务3亿个人客户和772万机构客户,共承担风险保障金额3175万亿元,赔付支出4485亿元,日均赔付12.3亿元,理赔件数超1.8亿件,日均理赔近50万件,
实时讯息 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