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紧抓海南自贸港机遇:封关之年布局未来
中新社海口4月15日电 (记者王子谦)“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对奢侈品行业是巨大利好,我们该好好拥抱这个机会。”奢侈品旅游零售商DFS迪斐世中国区总裁刘行淑15日告诉记者,海南自贸港封关将为国际精品行业提供更大平台,“企业布局海南,就是布局未来。”
连日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投资中国·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接连在海口举行,大众汽车集团、西门子、花旗银行等众多国际名企齐聚,抢抓海南自贸港商机。
海南自贸港建设已展现出蓬勃发展活力。自2018年4月以来,新设外资企业年均增长57%,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抢滩“登岛”,用实际行动向海南自贸港投出信任票。

2024年6月3日,航拍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所项目施工现场。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默沙东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总裁田安娜见证了海南的发展,企业落户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是中国国内唯一开展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的地区,“我们正在利用这项政策,加快全球创新药品在中国的上市速度”。
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之年,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和“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主要特征的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将更加完善,向真正的国际自由贸易港迈进。
在外资企业看来,海南自贸港的未来有诸多可能,例如在能源领域,清洁能源岛建设利好环保产业;在未来产业,深海与商业航天大有可为;在旅游消费领域,免税业等将迎来红利。
西门子看好海南在清洁能源方面的广阔前景,在海南成立能源创新中心和创新联盟。西门子能源全球高级副总裁、西门子能源中国董事长姚振国说,海南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岛,让企业能够将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融入到诸多实际应用场景中,共同打造中欧、中德合作灯塔项目,加速实现全面绿色转型。
2024年,DFS迪斐世在三亚落子亚龙湾项目,整合奢侈品购物、国际化酒店、高档餐饮和娱乐等多种业态,成为企业60年来最大的单笔投资。刘行淑说,海南定位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封关后奢侈品免税政策将更具优势,“三亚有望成为奢侈品进入中国的集结地,外资企业将在庞大的中国奢侈品市场,享受到消费创新带来的红利”。
安永华南区主管合伙人黄寅受访时表示,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海南自贸港在封关运作后推行的优惠政策将更加全面、细致,料在跨境数据流动、免税政策创新、市场准入制度等领域有更大突破,为推动全球贸易合作带来更多惊喜。
阿布扎比投资集团首席执行官扎耶德说,阿布扎比投资集团与海南省政府拟共同设立“海南自由贸易港投资基金”,重点投向海南乃至中国多领域的开发项目,“这一合作不仅将推动海南自贸港的跨越式发展,也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相关推荐
-
2025桂林艺术节韩国专场推介会在首尔举行 山水为媒 “化境”为桥2025桂林艺术节韩国专场推介会在首尔举行韩流陈丽华郝戎靳东出席7月25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中央戏剧学院和桂林市委、桂林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桂林艺术节韩国专场推介会,在首尔加宾艺术中心举行。根据现场发布,2025桂林艺术节将于10月24日至11月2日
实时讯息 07-28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两岸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创新展览展示活动在沪亮相开展 两岸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创新展区(中国台湾网记者 闫珅 摄)中国台湾网上海7月28日讯(记者 宋歌)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两岸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创新展区亮相开展。展区内部展示(中国台湾网记者 闫珅 摄)本次创新展区联发科、日月光、英业达等10家台湾人工智能代表性企业参展。展区围绕人工智能产业
实时讯息 07-28
-
海南首条!正式开通! 7月27日17时22分,由德国神鹰航空运营的“法兰克福⇌曼谷⇌三亚”第五航权航线首航航班顺利抵达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这是海南首条至欧洲的第五航权国际客运航线,其开通标志着三亚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为海南自贸港对外开放注入新动能。7月27日,“法兰克福⇌曼谷⇌三亚”航线正式开通。这是航班抵达三亚
实时讯息 07-28
-
中烟香港早盘涨近6% 独家卷烟出口业务不受相关法规草案影响 来源:新浪港股中烟香港(06055)早盘股价上涨5.97%,现报34.60港元,成交额8633.92万港元。7月25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了《境内免税市场烟草制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烟香港公告,据公司初步了解,具备烟草进出口国营贸易资格的唯一企业为中国烟草国际。公司正积极与中烟国际进行洽谈,
实时讯息 07-28
-
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新生态论坛举行 7月27日,“融合创新·数字赋能”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新生态论坛在贵阳开幕。来自中国、东盟十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官员、外交使节、国际组织代表、院校校长、专家学者和青年代表共约100人现场参会。该论坛旨在深化中国—东盟数字教育交流与合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借助所在领域职教共同体优
实时讯息 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