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法院:一根钢管引矛盾,定纷止争护营商

2025-04-23 17:45:00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王冬

“原以为要撕破脸打官司,没想到法庭帮我们找到了共赢的路子。”西峡一家商户负责人感慨道。近日,西峡县五里桥镇某洗车城内两家商户因排除妨害纠纷闹上法庭,西峡县人民法院五里桥法庭通过深入调解、多元解纷,不仅化解了矛盾,更以法治力量护航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为优化辖区营商环境再添生动实践。

一根钢管引发矛盾,庭前调查揭开深层问题

纠纷的导火索是商户甲、乙因一根钢管产生争执,商户甲认为商户乙不经允许私立钢管、拉绳,影响其门前经营、交通,商户乙认为钢管设立在自己店铺门口,并未侵占对方位置,双方互不相让。五里桥法庭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并未急于开庭审理,而是主动深入洗车城实地走访,发现矛盾不仅仅是这根钢管,还有钢管背后隐藏着的双方商户之间存积已久的无序揽客、污水排放、车辆乱停等其他矛盾,若只解决私立钢管的问题,其他隐患仍可能引发新矛盾。

调解优先定分止争,量身定制商户公约

法庭组织双方进行了三轮调解,既讲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相邻权、环境污染责任的法律规定,又引导商户换位思考、共谋发展,并针对双方商户因播放扩音喇叭无序揽客、待洗车辆乱停放等问题,法官提出错峰洗车、划分专属洗车、停车区等建议。最终,在法庭主持下,双方签署调解协议,约定共用原告安装共用架子、做好噪音管控、商户乙尽快将钢管、拉线拆除,双方商户共同承诺“永无纠纷,和睦相处”。

法治护商润物无声,打造营商“暖环境”

此案是五里桥法庭践行“调解优先、服务营商”理念的缩影。该法庭针对个体工商户纠纷“标的虽小但影响面广”的特点,做到立案前早介入,为涉商案件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导入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多元解纷路径;系列案早预防,定期宣传典型案例,向商户推送风险预警;矛盾纠纷早化解,建立“法庭+街道”协同调解机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商圈、纠纷就地化解”。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五里桥法庭庭长王丰敏表示,法庭将持续聚焦个体工商户司法需求,用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司法服务,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让法治成为商户安心经营的“定心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