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3小时生死救援托起生命希望

2025-04-17 22:14:00

“今天特意带孩子来感谢救命恩人!”近日,康复出院的9岁溺水儿童航航在父母陪同下,将一面印有“医术精湛诊顽疾,医德高尚扬美名”的锦旗,送到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科医护人员手中。这面锦旗背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3小时生死救援。

患儿一家人为医护团队送上锦旗。医院供图

两个月前,一名9岁溺水儿童被紧急送往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室,此时孩子已失去意识和自主呼吸。接诊医护人员立即启动抢救预案,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迅速展开。气管插管、心肺复苏、负压吸引、建立静脉通道……一系列高级生命支持操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监护仪的警报声和医护人员的指令声交织,半小时过去了,孩子的心跳仍未恢复;1小时过去了,生命迹象依旧微弱。但医护人员没有放弃,他们接力进行了3小时不间断的高质量心肺复苏。终于,心电监护仪上出现了波动的曲线,孩子恢复了自主心律,紧接着,呼吸也逐渐恢复。随后,该中心采用“1+1”创新护送模式,协同120将患儿转运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医生叔叔,出院后我自学了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我演示给您看对不对,以后我也想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航航对医护人员说。

该中心参与抢救的医生建议,市民最好都能学习急救知识,成为急救链的第一环。遇到溺水等紧急情况时,施救者应确保自身安全,切勿盲目下水。若施救者不会游泳,应利用绳索、棍棒等工具,将溺水者拉上岸,以迅速脱离溺水环境。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平放,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污水、污物及分泌物,确保呼吸道畅通无阻。这一步骤是后续急救措施的基础,对于恢复溺水者的呼吸至关重要。

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为溺水者提供必要的氧气和血液循环,直至专业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苏报融媒记者 李静 通讯员 朱钒逸/文)

编辑:钱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