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丨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 传递了怎样的信号?
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这部将于今年5月20日起施行的法律,将填补我国民营经济领域立法的空白。
柴璐:这部九千六百多字的法律,尤其又是民营经济第一部的专门法律当中,有哪些值得去放大的信号呢?回看过去的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整个立法推进的过程是非常的快速和高效,您觉得这样的一个节奏和速度当中,能看出来的是什么?
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院教授 李曙光:民营经济促进法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实际上是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之后出台的第一部非常具有标志性的法律,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基础性的法律,还是建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方面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另外,在目前国内外形势非常复杂的情况下,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这部法律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和民营经济组织非常关注的一部法律,所以现在出台这部法律,正逢其时,非常重要。
柴璐:我们也看到,比如在第一章总则之后,第二章就是公平竞争的环节,可以说整部法律对于公平竞争,对于平等对待这样的原则有非常鲜明的体现,包括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公平竞争的审查制度等,这些已经在实施当中的制度,当它变成法律的时候,对于企业的经营、对于营商环境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李曙光:确实,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和促进,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公平竞争、市场竞争的环境,在以往,对于民营企业家还有民营经济组织而言这一块是感受比较深的,他们希望在市场竞争当中大家都是公平的,所以这一次民营经济促进法里面专门提出来,要对于民营经济组织可以提出,对于那些不公平的,那些有可能对市场竞争、公平竞争有阻碍的、有妨碍的一些制度,要进行公平竞争的审查,司法审查和行政审查,这个是以前的法律没有规定的。同时,对于行政性的垄断,这次也专门提了,对于涉及民营经济,阻碍民营经济进入市场的一些门槛,这些弹簧门、旋转门等等,这一次法律把这些条文落到法律上,这也是第一次提出公平竞争的审查,提出反垄断的审查;等等。
柴璐:在公平竞争的章节当中有一条内容是过去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就是明确了政府在一些具体的领域上要平等对待民营经济组织,包括资金的安排、土地的供应、排污的指标,甚至项目的申报等,该怎么来理解这一条的规定,以及它所传递出的信号?
李曙光:这部法律一共是九章七十八条,第十三条大家可以重点看一看,因为在这些领域,比如土地供应、资金安排、职称评定、公共数据的开放,甚至排污指标,等等,这些领域原来对于民营经济这一块是不关注的,或者说在有些地方受到了一些歧视,这次明确提出来,各级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特别涉及这方面政策的时候,一定要平等对待、公平对待民营经济组织。
柴璐:资金一直都是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生产要素,而融资难也一直都是民营企业家们呼吁了很多年要解决的问题了,这次在民营促进法当中有一个从零到一的突破,那就是在第二十条的内容当中提到了,专门对于银行和金融机构,还有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作出了相关的规定,您怎么来看待这条内容它的思路和作用会是什么?
李曙光:民营经济组织,特别是民营企业,它在投资融资过程当中,融资难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这一次民营经济促进法专门针对这个问题作了有针对性的两个条文,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实际上这两条一个就是说金融监管部门对于中小微,特别是小微企业,它的融资要做一个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就是国有的民营的,要做一个差异化的监管政策。比如说法律条文规定,原来企业的贷款必须要有抵押物,必须要有土地的或者房产的实物的抵押。这一次民营经济促进法提出,小微的企业可以用仓单、应收款、知识产权、股权来做权利质押,实际上把担保的方式和担保的形式都做了比较大的变化,这是一个很具体的规定,在其他法律是没有的,针对融资难做了一个非常具有针对性的条文,这是对中小微企业未来在解决融资难问题上一个非常好的法律条文,一个保护的条款。
柴璐:未来如果给民营企业更多平等的权利,平等的机会去参与到国家未来大的经济发展当中的话,怎么样让企业在创新当中去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具体到这部法律相比以往,它给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更大的空间?
李曙光:这也是这部法律的一个亮点,就是民营经济参与科技创新,以前我们提引导民营经济来参与国家创新,这次提出要支持民营经济组织民营企业来参与国家创新。以前我们只是参与,这次提出有条件的有能力的民营企业,可以让它牵头组织来做国家重大的技术攻关项目。以前民营企业参与数据开发,或者数据市场的建设,共享这个数据是很难的,因为很多数据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上,掌握在一些体制内,这一次提出来,这些数据要向民营企业开放,同时民营企业可以去利用这些数据开发利用,这样就把这些数据盘活了,让民营经济更高效率地参与国家的创新。
△4月30日《新闻1+1》完整版
责任编辑:闫俊
相关推荐
-
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落地辽宁等十省市 记者今天从国家数据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国在北京、海南等地部署建设10个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各地将因地制宜,推进试验区建设。国家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落地北京、辽宁、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海南、贵州10个地方,目的在于加快探索数据市场化价值化路径。国家
实时讯息 07-25
-
今年上半年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8万亿元,同比增长5.9%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今天(22日)上午,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负责人谈2025年1至6月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发展情况时表示,今年以来,商务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和零售业高质量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至6月,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8万亿元,同比增长5.9%,
实时讯息 07-22
-
权威解读|从上半年成绩单看中国经济增长点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稳”的态势持续,“进”的步伐坚定,“新”的动能累积,“畅”的循环改善。数据显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
实时讯息 07-20
-
小店区慰问“骑士”小哥 近日,小店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委“两新”工委组织各部门、各街乡开展“7·17骑士节”慰问活动,为全区“骑士”小哥送上盛夏里的清凉关怀与暖心保障。在平阳路街道“暖蜂家园”,街道党工委联合驻地单位举办“‘骑’心协力、关‘新’一夏”主题活动,为“骑士”们送上防暑爱心礼包,共切节日蛋糕,切实把党组织的关爱由
实时讯息 07-20
-
西南财经大学双碳数据开发及能源安全团队发布2013-2021县域二氧化碳月度排放数据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焦小新)近日,西南财经大学双碳数据开发及能源安全团队在《自然》(Nature)旗下期刊《科学数据》(Scientific Data)发布了2013-2021中国县域二氧化碳月度排放数据。2020年团队首次在《科学数据》(Scientific Data)发布了中国2735个区县
实时讯息 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