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张译,我不喜欢这个标题
2025-04-28 20:40:00

昨天,张译又拿了电影华表奖,热搜标题是“张译决定暂时息影”,阅读量过亿。如果我是张译,我不喜欢这个标题,因为本就不是原话。他说的是,前几年作品太密,自己都烦自己,想停下来好好生活,否则对不起观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暂时息影”成了流量密码。当某养成系偶像团体总能靠“停工-粉丝请愿-回归”三部曲来拉动周边销量,当“暂时退圈”热搜存活时长是其他娱乐新闻的3倍,行业的激励机制也扭曲了:休息是比工作更好的营销,能带来更多曝光,有些人不再愿意打磨作品,只要专注于制造话题和悬念,就够了。
某花旦五年三次宣布“停工充电”,却交出了好几部差评作品;某偶像宣布“休息半年”,转身就接下五档综艺;某顶流宣布“闭关创作”,却频繁现身商业活动。都是话术,既想收割“专注艺术”的好名声,又不愿放弃真金白银的好收成,在进退之间反复横跳。
什么叫“暂时”?三个月还是三年?演员在两部作品间隙休整充电,本来就是职业常态。当正常工作节奏被包装成“壮士断腕”,当职业本分被吹捧成“业界清流”,恰恰反映了行业的一种病态。看看某些顶流,恨不得读本书都要发九宫格精修图,配文“好好沉淀”。这种集体表演,总有一天要反噬行业的公信力,观众会把所有“息影宣言”都听成“狼来了”。
所以说,我如果是像张译这样踏踏实实的演员,肯定不想通过“暂时息影”来制造话题。我只是说出了行业基本规律:“作品别太密,多去生活里充电”。沉淀,根本不需要“宣布”,因为生活本身,一直都是最好的创作课堂。
原标题:《如果我是张译,我不喜欢这个标题 | 锋面评论》
栏目编辑:潘高峰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曹刚
相关推荐
-
荆江评论:古礼新承,从一场楚风谢师礼看尊师重道的时代回响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张卫平)教师节前夕,荆州古城宾阳楼瓮城内,一场融合楚辞文化与传统礼仪的谢师活动庄重举行。揖拜、献束脩、诵祝文等古礼,生动再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精神源流。这不仅是节日的仪式性表达,更是一次对师道尊严与文化传承的深刻唤醒。束脩六礼,寓意深远。一份肉干,感念师恩;一株芹菜,寓
实时讯息 09-09
-
路由器天价采购,责任悬浮的形式主义恶果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 近日,“重庆三峡学院85万元买一个299元路由器”事件引发全网关注。经过近4个月的调查,9月6日,重庆市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市政府采购中心等单位的多名工作人员被立案调查,中标单位洪正公司被罚款人民币9000元,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在三年内禁止参加政府
实时讯息 09-09
-
北京银行霍学文:坚持数据驱动 向VC、PE学习看企业未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9月5日,北京银行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行长戴炜等高管出席并答记者问。霍学文介绍,北京银行把科技金融作为“第一战略”,把专精特新作为“一号工程”,坚定不移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截至6月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4346亿元,较年初增7
实时讯息 09-06
-
理响中国丨“投资于人”,见物更见人 作者:求是网评论员今年以来,《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的政策举措陆续出台。近期出炉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31个省区市上半年财政支出中,民生领域支出普遍占到总支出的七成以上,真金白银“投资于人”。持续有力的民生政策,实
实时讯息 09-06
-
长城访谈 | 老兵,永不凋零 “一个人的经历是故事,100个人的经历就是历史,我们要记住他们。”说这话的是戚辉,来自河北唐山,是一名公益摄影师。11年来,他和团队为213名抗战老兵拍摄了10万余张照片,整理出60余万字的资料,他们的脚步遍及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等地。一件事为什么能坚持做11年?戚辉说:“就是想让历史有尊严,让老
实时讯息 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