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寻古 安顺启新——第十九届贵州旅游发展大会天龙屯堡观摩侧记
人间最美四月天,黔中大地,处处弥漫着生机与希望。
4月10日,第十九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安顺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专家、行业从业者、媒体记者等齐聚一堂,共赴这场文旅盛会。天龙屯堡作为此次大会的重要观摩点,以其独特的魅力,让嘉宾们沉浸式领略了安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蓬勃发展的旅游活力。

4月11日下午,当嘉宾们踏入天龙屯堡,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600年前的大明王朝,石头堆砌的房屋错落有致,见证着600年来的风雨沧桑。

沿着观摩路线前行,在演武堂,精彩绝伦的屯堡地戏表演正在这里上演。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戏服,头戴造型精美的面具,手持兵器,在激昂的锣鼓声中,一招一式刚劲有力,唱腔高亢激昂,将屯堡地戏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天龙书院,古色古香的建筑内陈列着各种与屯堡文化相关的书籍、文物和手工艺品。嘉宾们在这里驻足停留,仔细翻阅资料,了解屯堡的历史渊源、民俗风情。

拥有40万粉丝的网红达人“崔崔走中国”,本次受邀参加第十九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他首次来到天龙屯堡,当地的建筑、服饰、文化等都让他印象深刻。“参观了天龙屯堡后,发现这里很‘出片’,我将制作视频社交平台,会吸引更多粉丝关注安顺,来安顺观光旅游。”
汉娜图旅行社相关负责人金香南同样为安顺旅游发展点赞:“古城的烟火气、古老的屯堡建筑、独特的地戏表演,安顺有太多好东西可以向国外游客展示。”
本次旅发大会,让金香南印象最深的就是安顺市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狠下功夫,她认为,安顺有着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未来可以与更加多元化的旅游元素相结合,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

有着600多年的悠久历史的天龙屯堡,被称为“明代生活的活化石”,守着文化瑰宝,如何让这颗大明“遗珠”绽放新的光彩?安顺旅游集团大明屯堡景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负责人郑菊介绍,景区遵循“修旧如旧”原则,串联成一条完整的屯堡文化长廊,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了解天龙屯堡600余年的历史演变过程。在丰富文化业态方面,景区不仅有本土文创产品,还吸引了多家文创商家入驻,持续丰富假日旅游产品供给,拉动旅游消费。
此次旅发大会,天龙屯堡不仅展示了其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也展示了安顺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近年来,贵州省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更加注重市场导向、更加注重经营管理、更加注重游客体验。安顺市充分发挥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不断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通过创新旅游业态、提升服务品质、加强宣传推广等一系列举措,“黄果树下、凉爽安顺”正在成为国内外游客的心之所向。
下一步,安顺将进一步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加快建设一流旅游城市和黄果树世界级旅游景区,全力为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作出安顺贡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杜延卿
编辑 沈长志
二审 范力
三审 聂娜
相关推荐
-
2025年“最美教师”名单公布!贵州一名教师入选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9月10日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教师”。丁美珍、马琼、水柏年、邓宗全、古桑曲珍、任明杰、刘玉忠、刘益春、杨洋、肖惠文、邵瑜、欧阳陵江、郑万众、孟庆阳、胡嵘苹、钟义信、侯纯广、姜德生、秦春娟、秦宣、黄俊琼、廖红、翟婉明、薄宜勇等24名同志和保定学院毕业生赴疆任教群体代表光荣入选。获
实时讯息 09-10
-
荆江评论:古礼新承,从一场楚风谢师礼看尊师重道的时代回响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张卫平)教师节前夕,荆州古城宾阳楼瓮城内,一场融合楚辞文化与传统礼仪的谢师活动庄重举行。揖拜、献束脩、诵祝文等古礼,生动再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精神源流。这不仅是节日的仪式性表达,更是一次对师道尊严与文化传承的深刻唤醒。束脩六礼,寓意深远。一份肉干,感念师恩;一株芹菜,寓
实时讯息 09-09
-
“五彩神箭”国际民族传统射箭邀请赛正式开幕 金秋风又起,神箭齐飞扬!9月5日晚,“五彩神箭”国际民族传统射箭邀请赛在尖扎正式拉开帷幕。开幕现场,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全场人员肃立行注目礼;裁判员与运动员代表依次登台宣誓,礼炮轰鸣间,各色礼花腾空绽放,台下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运动员身着特色服饰,脸上洋溢着期待与热情。据悉,本次赛事为历届规模最
实时讯息 09-07
-
震撼!鼓舞!今天,我们一起见证! 今天(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硚口各界干部群众,通过多种形式收听收看大会盛况,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共同祝福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硚口区党政机关干部,集中收听收看大会实况直播。共同铭记历史、缅怀英烈激扬奋进力量。△机关大楼硚口区
实时讯息 09-04
-
云南财政积极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来源:云南省财政厅_论坛】云南省财政厅坚持用好中央和省级公共文化补助资金,将资金精准投入基层,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着力改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一是聚焦时长保障,突出弹性时间扩容。将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经费、运行维护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并将“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时长”纳入专项
实时讯息 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