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记|国门“尖兵”,向战而行

2025-05-04 13:3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培乐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让我们走进山东出入境边检总站,看看向战而行的袁志远的青年故事。

十年磨剑

他是战训融合的“开拓者”

2024年春,一场惊心动魄的“红蓝对抗”演练在山东某口岸营区打响。作为山东出入境边检总站蓝军骨干成员,滨州边检站袁志远带领“破袭小组”突袭重点区域,在爆破声与烟雾中“暴恐分子”快速突入,红军预设的多道防线被逐一击破。

“他的战术设计就像手术刀,刀刀切中要害。”参演队伍感叹。这一场场贴近实战的对抗演练,饱含着他从警情想定、战术行动到实战复盘全过程付出的成果。

自2015年入选山东边检总站实战教官团以来,他始终潜心研究警务实战技能的实践应用,常常是白天组训不停歇,夜晚复盘到深夜。

入选山东边检总站中级兼职教官后,这位“尖刀教头”的足迹更是遍布齐鲁大地所有国门口岸,累计开展实战送教与对抗训练数百课时。翻开他的战术背包,总有一本写满批注的《警务实战教学案例集》——这是他从警10余年沉淀的“武功秘籍”。

2024年5月,在国家移民管理局警务实战技能战术培训班上,他融合传统武术中短促发力等训练理念提出的“狭小空间警械使用训练法”引发广泛共鸣,获评优秀学员,并在山东边检总站实战送教过程中得以推广;同年11月,被抽调国家移民管理局全警实战练兵考核组期间,他以严实细致的工作作风获得兄弟总站广泛赞誉;今年年初,更是获评国家移民管理局全警实战练兵标兵个人。

研战合一

他是攻坚克难的“研究生”

面对日益复杂的口岸安全形势,袁志远将执勤现场变成研究阵地。针对山东口岸各港区危化品泊位及储备区较多的实际。他实地调研数十个重点部位,上报《执勤现场及危化品口岸应对爆炸袭击风险的处置对策探索》被山东边检总站纳入全省推广学习材料。

同时作为古文化爱好者和业余“收藏家”,他曾多次向驻地文博机构无偿捐献藏品,并敏锐发现口岸一线防范走私文物的漏洞,撰写《移民管理机构打击文物走私工作探索》专题调研报告。他还创新提出“一线主控、区域联查”等工作法。

主动破局

他是勤务发展的“助推器”

滨州边检站建站初期,面对业务空白,袁志远白天带队执勤,晚上梳理出数十项勤务流程规范,并集全队智慧编写成《勤务流程一本通》,被民警称为“通关宝典”。这种近乎苛刻的精神,正是他所在执勤队实现连续5年勤务零差错的秘诀。

他负责编写的3大类20余项处突预案、十余个实战教学课件,正在助力一线民警在应急处突和勤务规范化道路上昂首阔步。

近年来,随着港口外贸业务不断增长,船多泊位少的矛盾凸显,锚地管控压力加大。经过梳理调研,袁志远发现单一执法力量难以应对复杂情况。他主动敲开驻地海事、海警、海关等5家单位的大门,白天协调会商,深夜整理协议草案,最终促成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的落地。如今,这项机制已推动联合执法数十次,化解风险隐患多起,港口通关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从青涩的业务小白到战训专家,从单兵尖兵到团队带头人,袁志远用十年光阴在国门线上刻下战训融合的青春坐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