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招生有大变化
最新消息
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本科招生
今年都有大变化
考生及考生家长需注意!
厦大首次实施不调剂政策
今年,厦门大学本部本科批次招生将首次实施保志愿不调剂政策,并于今年9月起全面放开转专业。具体变化如下:
变化1:
考生填满专业志愿且不重复专业不会被调剂
据介绍,今年厦大校本部的本科招生,将首次实施保志愿不调剂政策。也就是说,厦大校本部普通本科批次,考生填满专业志愿且不重复,提档后体检合格,专业不会被调剂,即学校将根据上线并符合专业条件的考生填报的志愿进行录取,保证录取至所报考的专业志愿之一。
以福建考生为例,填报志愿时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内报满6个不同的专业志愿,提档后体检合格,就不会被调剂到自己没有填报的专业,实现“六保一”,做到专业满足率100%。马来西亚的专业录取政策暂时维持不变。
变化2
每位本科生每年有两次机会可申请转专业
从今年9月起,厦大将全面放开本科转专业,突破转专业年级限制和次数限制,即转出不设限(除艺术类、专项招生等规定不予转专业外),转入有考核。具体为:每位学生(含医学类)有多次专业选择机会——一至三年级,每位本科生每年有两次机会可申请转专业。而且,还享有二次成功转专业机会。此前,厦大转专业申请为每年一次。
变化3
首次实施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此外,今年厦大首次实施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培养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厦大将主要通过学生入校后选拔双学士复合型人才,通常在新生入学之后,或者每学年第一学期结束之前完成学生选拔工作。学生达到项目培养要求,其学位证书上将体现所获得的两个学位。
今年厦大还将面向国家所需、新兴前沿交叉融合领域,设置40个微专业项目,通过提炼开设一组核心课程,让学生掌握相关专业领域的关键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
福州大学医学院本科专业首次招生
2025年
福州大学医学院
本科专业首次招生

医学院本科招生计划及要求:
今年,将在福建、河南、山东、浙江、上海等5省招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计划32名(含福建省内计划招收18名);将在福建、河南、山东、浙江、江西等5省招收药学专业,招生计划30名(含福建省内计划招收18名)。具体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为准。
临床医学专业要求高考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药学专业要求高考选考科目为物理和化学。考生需要注意这两个专业都不接收患有色弱、色盲的考生。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特色:
1、设立“福州大学临床医学创新班”,与同济大学医学院合作培养,第一、五学年在福州大学医学院(旗山校区)培养;第二至第四学年在同济大学医学院培养。同济大学为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医学学科的整体水平已跻身全国医学院校前10%,软科中国大学医科实力排名专业等级A+。
2、采用国际先进的OBE医学教育理念和国内领先的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同时加入PBL等新型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3、设置双导师制培养方式,为每位学生配备“基础医学导师”及“临床医学导师”,为学生学习及未来医学生涯的健康发展提供引导。
4、加大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政策支持,攻读硕士研究生推免率不低于70%,凡成绩优良,符合福州大学推免生条件者,经审批,可取得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5、设立“优秀师资与医师后备人才培养专项”,将升学深造攻读医学类博士学位的优秀学生纳入后备人才专项,跟踪学生升学深造情况,为福州大学医学院师资及附属省立医院医师储备后备人才。
6、拥有两地优质临床教学基地,依托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福建省最好医院之一)和同济大学附属医院(上海市高水平医院)实施“早临床”和“全程临床”的实践教学,融合两地优质临床资源培养学生卓越临床实践能力。
药学专业培养特色:
1、与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开展合作培养。
2、坚持“医药融合”办学理念: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落实医学与药学的融合,确保学生不仅掌握药物研发、作用机制等专业知识,而且对疾病诊断与治疗等医学知识有一定的理解。直属附属医院参与联合培养,通过临床实践和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临床药学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懂医精药”的药学人才。
3、深化实践创新培养:通过与校内科研平台、医药企业及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为药学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科研创新和就业创业的机会,确保教育内容与产业需求的同步更新,通过“科教产融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4、开设“药学+X”课程模块:依托学校相关学科优势资源,开设“药学+制药工程”“药学+精准医学”“药学+人工智能”等教学模块,培养学生跨学科融会贯通能力。
来源:厦大招生、海峡导报、福大招生
相关推荐
-
(图表·漫画)学有所教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7月22日中国残联主席程凯7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残疾人教育体系进一步健全。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残疾学生7.58万人,普通高中在校残疾学生5.98万人。每年有3万多名残疾学生走进大
实时讯息 07-22
-
中越将举行“携手同行﹣2025”陆军联合训练 7月中下旬,中国与越南将在广西举行“携手同行﹣2025”陆军联合训练。这是中越双方首次开展陆军联训,以“边境地区联合执勤训练”为主题,加强边境执勤经验互学互鉴,进一步深化两军务实合作。
实时讯息 07-20
-
多所高校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公布! 近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公布2025年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及录取结果️️️北京大学北京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测试和录取结果已公布,考生可登录北京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信息平台查询。✅查询地址:https://www.ccuut.edu.cn/admission_pku_qjjh/login.p
实时讯息 07-11
-
见证历史!24小时“缩水”了! 今年夏天地球自转速度变快7月9日将成为有史以来最短的一天比平时短1.3到1.6毫秒该话题冲上热搜第一2020年,科学家首次发现地球自转速度达到了自197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根据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系服务机构的数据,今年夏天也是自2020年以来第六次地球自转加速。科学家将今夏地球自转变快归咎于月球所处的
实时讯息 07-10
-
谢军:象棋冠军的“国考”小插曲 三十岁之后我觉得自己脑子变笨了,学习新领域东西常常产生貌似什么都看懂了,但知识重点却丢三落四没记全的问题。忍不住跟亲近的朋友抱怨,大家却没当回事,反而戏弄我是因为学生时期当学习委员产生的学霸体质错觉,如今也该轮到某些人体会一番学习的不易了。末了,朋友们还忘不了来一句:“接受现实吧!”年龄增长与新知识
实时讯息 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