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瑰宝 世界的记忆
【文化评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将74项文献遗产新列入其《世界记忆名录》,其中包括中国组织申报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少林寺碑碣(566—1990)》以及中国与斯里兰卡联合申报的郑和遗存《布施锡兰山佛寺碑(1409年2月15日)》。至此,中国共有18项文献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文献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珍贵记录,是人类历史文化演进的重要载体,是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中国与世界的“信物”。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弦歌不辍,五千年积累的文献遗产灿若星河、异彩纷呈。此次,少林寺碑碣等三项文献遗产进入“世界记忆”,是世界对中国历史文献瑰宝的一种价值确认,也是中国为世界做出的又一重要贡献——中国的历史文献瑰宝进一步丰富了“全世界的记忆”。
历史文献进入“世界记忆”的显著意义,除了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华文明之外,也在于让更多国人更直接地感受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比如,距今约2400年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它不仅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出土青铜编钟,而且编钟上还刻有“打击乐的音乐教科书”:3755字的铭文记录了“一钟双音”等我国先秦乐律体系,是目前仅存的公元前5世纪声文对应的乐律档案文献。
常言道“天下武功出少林”。但很多人对少林寺碑碣的价值却知之甚少。此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少林寺碑碣,包括帝王御书、官府文告、书画艺术、诗词曲赋等诸多内容,既是“世界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中国佛教史、武术史和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此前公众知之更少的《布施锡兰山佛寺碑(1409年2月15日)》则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重要见证,是郑和下西洋促进文化交流的生动注脚。
这些“世之珍宝”,此前人们了解得显然不够。这种不了解造成的“忽视”“错过”乃至“无感”,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也许我们在一些重要历史文献瑰宝的宣传、普及、教育上尚存欠缺,导致很多宝贝“墙里开花墙外香”。
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居世界前列;我国44个项目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我国18项文献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可以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三大遗产类旗舰项目中,中国都堪称惊艳世界。这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留给我们的遗产,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我们一方面应以开放包容的胸怀,让这些珍贵遗产为世人所知,成为“世界记忆”;另一方面应立足赓续文明的高度认真思考,如何让珍宝首先为更多本国民众所了解、熟知和推崇,首先成为更多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作者:李思辉,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相关推荐
-
海纳百川,美美与共!中国经济中心城市的“开放答卷” 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以“海”命名,上海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桥头堡”,也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吃开放饭”,是上海得以攀上城市经济规模5万亿元的来时路,也是上海坚定前行的未来道。有吨位,更有站位。上海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航船,穿透这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雨,劈浪前行,与世界共求“美美与共
实时讯息 05-06
-
中国首位、亚洲首位!祝贺赵心童 中国首位、亚洲首位!赵心童夺得斯诺克世锦赛冠军当地时间5月5日,在2025斯诺克世锦赛决赛中,从资格赛突围的中国球员赵心童以18-12战胜马克·威廉姆斯,夺得世锦赛冠军!赵心童就此成为中国首位、也是亚洲首位世锦赛冠军。他也是历史上首位以业余选手身份赢得世锦赛冠军的球员。在当日进行的第三阶段比赛,赵心
实时讯息 05-06
-
中欧迎建交50年,听在华跨国企业这样说 □新华社记者 唐诗凝 谢希瑶 刘艺淳5月2日,刚刚落幕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大众汽车、梅赛德斯—奔驰、法雷奥、博世等欧洲知名车企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云集;而就在“五一”前夕,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宣布其在中国西部首个产业生态中心正式在成都投运;丹麦丹佛斯集团在中国的第一家碳中和工厂也在南京
实时讯息 05-06
-
文化的瑰宝 世界的记忆 【文化评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将74项文献遗产新列入其《世界记忆名录》,其中包括中国组织申报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少林寺碑碣(566—1990)》以及中国与斯里兰卡联合申报的郑和遗存《布施锡兰山佛寺碑(1409年2月15日)》。至此,中国共有18项文献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实时讯息 05-06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5.7级地震,广东网友表示有震感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5月5日18时53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5公里,震中位于北纬23.87度,东经121.94度,距台湾岛约32公里,距花莲市38公里、距台北市135公里。地震发生后,福建、浙江、广东等多地网友表示有震感。5月5日18时53分,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5.7级地
实时讯息 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