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新农人”如何变成“兴农人”
郑风田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 所谓农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要以农业科技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主线,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等手段。
其中,数字技术(如短视频、直播、AI等)直接关系着“从种植到销售”的链条,是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此基础上涌现出的“数字乡村新农人”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关键力量之一。
短视频平台,推动“新农人”走向舞台中央
我国的传统农业从业者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生产经验丰富但对现代新技术吸纳较慢,特别是由于种植端到消费端的距离长、流程多,导致传统农业生产者对消费行情了解不足,无法从农业劳动中获得更丰厚的报酬。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已超过1200万人,这一数据近年来还在持续增长。这一群体包括既包括新生代农民工,也包括青年大学生、城市白领等,他们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农人”就是这个返乡创业群体中的代表。他们既是传统农业的继承者,也是数字技术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引领者。这个群体虽然原点在农村,但他们生产生活的半径早已突破了地域局限,成为连通城乡的纽带。
与“传统农人”不同,他们善于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平台,结合数字技术,创新农产品营销渠道,直观地展示农产品的生长环境、种植过程、收获场景;并通过消费者的互动了解需求,在初级农产品上挖掘出附加价值。
同时,短视频平台也提供了电商功能的整合,如直接链接购买、物流配送等,降低了农产品上行的成本和难度,提高了农产品的曝光率和收益。
在“新农人”走向舞台中央时,共有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在技术上,实现联农带农。 通过短视频进行普惠的农技推广服务,是科技成果落地田间的“最后一公里”。以前农技师们在村子里讲课,听课的至多几百人,效率低、覆盖面小;而通过短视频平台,动辄辐射数十万农人,让农业知识更加实用适用、入心入脑。快手三农数据显示,平均每天有2.4万场农技直播在平台上开播,扩大了农技传播边界。如寿光高级农艺师、农技专家刘天英,通过在平台上传授植保“秘籍”,内容深受全国各地菜农的欢迎,甚至有不少海外华人前来学习农业知识及宝贵经验。
二是让技术普惠,实现高产高效。加快推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融入到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例如,山东寿光的青年创业团队米阳甜源通过直播平台销售果蔬生鲜,缩短了农产品流通时间,羊角蜜从产地寿光到销地北京的时间从72小时缩短至36小时,成倍提升了流通效率。
三是深化合作,实现增收创收。 短视频直播平台中涌现出了一批90后、00后新农人,如95后“新农人”曹子榆通过短视频推广寿光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将草莓番茄、科技农业、智慧大棚等理念,以生动画面普及给更多农民。这些年轻的“新农人”推动市场要素下乡,促进城乡要素融合,推动农业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同步升级,农业发展新动能得以充分释放,不仅实现了个人经济收入的提升,还推动了当地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让更多青年“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不难看出,“新农人”群体不仅包括种植养殖的新型职业农民,还包括在农村从事科技、管理、运营等多个方面的职业人才。
在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如何才能出现更多“兴农人”?
从顶层政策来说,应该出台更多的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其中短视频平台也是培养新农人的一个广阔舞台。以快手为例,众多的农业农村创作者,产出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对想参与农业发展的新人来说,既提供了学习资料,也缩短了学习过程。
从短视频平台来说,应该发力扶持田园生活、农技知识、三农资讯类内容,给予高用户喜爱度的创作者补贴激励,并且帮助地方孵化优秀的区域红人,带山货出山,帮农产品卖出去,助力山货产销对接。实现“农技学习—农资交易—农产品流通”闭环。
目前,短视频直播平台,连接城乡、整合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已经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手;另外,新农人运用数字技术推介农村、农业、农产品,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情感交流,推动着乡村旅游业发展。
新农人与新农具的碰撞,将持续释放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继而形成以数字新农人为核心的乡村振兴新范式。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相关推荐
-
杭州余杭:青年入乡 组团共兴 乡野共富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王亚楠清晨的青山村,薄雾漫过竹林,策展人芙子踏着露水经过“艺启共富坊”时,望见在青山村坚守四十多年的竹编手艺人余才根正在和“85后”新村民莱莱探讨如何传统竹编工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并融入现代艺术装置,让指尖的老手艺在新创意里焕发新生,她笑着挥了挥手,来到“访客中心”,与其他新村民
实时讯息 09-12
-
炒作明星动态,小红书被责令整改 近日,针对小红书平台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在热搜榜单重点环节频繁呈现多条炒作明星个人动态和琐事类词条等不良信息内容,破坏网络生态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上海市网信办,依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对小红书平台采取约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处置处罚措施。网信部门将持续聚
实时讯息 09-11
-
2025年“最美教师”名单公布!贵州一名教师入选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9月10日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教师”。丁美珍、马琼、水柏年、邓宗全、古桑曲珍、任明杰、刘玉忠、刘益春、杨洋、肖惠文、邵瑜、欧阳陵江、郑万众、孟庆阳、胡嵘苹、钟义信、侯纯广、姜德生、秦春娟、秦宣、黄俊琼、廖红、翟婉明、薄宜勇等24名同志和保定学院毕业生赴疆任教群体代表光荣入选。获
实时讯息 09-10
-
ESG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新引擎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近期发布的报告,共有2481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达到46.09%。在强力的政策信号驱动下,上市公司的ESG报告数量稳步增长。除了数量之外,中国企业ESG发展还呈现更重要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将ESG作为可持续发展和业务增长的新引擎。联想结合公司3S
实时讯息 08-29
-
扬子江药业集团:链群协同兴秦药 渭南黄芩富乡村 初秋,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雷家洼村,农户们正麻利地翻收黄芩种子。 渭南市澄城县平均海拔684.6米,阳光充足、气候适宜。这里孕育的黄芩品质出众,是“陕西十大秦药”之一,其有效成分黄芩苷含量可达12%—15%。 为确保产品质量更加安全、稳定、可靠,依托澄城县黄芩种植独特优势,扬子江药业集团在澄城
实时讯息 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