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或许能救你一命!
7月25日
第五个“世界预防溺水日”
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发布的
首份溺水预防报告指出
自2000年以来
全球范围内每小时有30多人溺水
仅2021年就有30万人因溺水死亡
在中国
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溺水失去生命
农村儿童的死亡率是城市儿童的5倍
当前正值暑期
玩水人群增多
溺水可能发生在江河、水库
也可能发生在浴缸、泳池、水边等
不同于影视剧与大多数人的想象
从溺水发生到被水淹没消失
一般只要20—60秒时间
珍爱生命,谨防溺水
这些防溺水知识要牢记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1.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能溺水。
2.即使是习水性的人,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情况下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3.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自控能力。
4.在水中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导致溺水。
5.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发疾病,从而导致溺水。
儿童溺水7个高危场景
场景1:家中蓄水容器
对低龄儿童,家中的浴盆、水桶、洗衣机都是“深水区”,可能导致溺水。
场景2:工地积水坑或小区景观池
儿童在玩耍时,可能跌入工地内积水坑等场所发生溺水,小区景观池还存在触电隐患。
场景3:江河、水塘等开放水域
孩子与同学结伴玩水,可能会迫于同伴攀比压力而冒险,野外水域环境复杂,易导致溺水。
场景4:公共泳池及水上乐园等场所
公共泳池、水上乐园可能存在人多拥挤、管理不善等问题,孩子在水中嬉戏打闹可能因呛水发生危险。
场景5:戴游泳圈进入深水区
充气水上玩具、游泳圈等不是专业漂浮装备,可能在水流变化时发生翻覆,导致儿童溺水。
场景6:海边浅水区
在浅水区玩耍,孩子也可能因为滑倒、水流湍急等原因发生溺水,还可能被卷入深水区。
场景7:盲目下水施救溺水者
溺水者出于求生本能会死死抓住任何东西,儿童力量、经验不足,救人时易发生意外。
发现他人溺水,如何施救?
1.在岸上通过“叫叫伸抛”法施救
“叫”:大声呼救,寻求周围更多人的帮助;
“叫”:拨打 110、119、120 等报警求助;
“伸”: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将树枝、木棍、竹竿等递给落水者;
“抛”:将泡沫块、救生圈、密封的空塑料瓶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帮助其漂浮待援。
2.如果具备下水救援的条件,救援者要从背后接近溺水者,托起其身体,使其头露出水面,侧游上岸。
平安一“夏”
拒绝“溺”行
赶紧转给你身边小伙伴吧
转自:大河网 孟媛 何山 韩雨松 刘昱渤
来源: 大河网
相关推荐
-
看完,或许能救你一命! 7月25日第五个“世界预防溺水日”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发布的首份溺水预防报告指出自2000年以来全球范围内每小时有30多人溺水仅2021年就有30万人因溺水死亡在中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溺水失去生命农村儿童的死亡率是城市儿童的5倍当前正值暑期玩水人群增多溺水可能发生在江河、水库也可能发生在浴缸、泳
实时讯息 07-25
-
李开复豪赌“超级员工” 作者 | 叶二 编辑 | 魏晓AII in To B,李开复的零一万物,又有新动作。今天,零一万物对外发布了万智企业大模型一站式平台2.0版本,并推出零一万物企业级 Agent 智能体。而这也意味着,零一万物从卷模型,到转向企业服务之后,其能力从此前为企业带来一站式包括DeepSeek等大模型在内的
实时讯息 07-23
-
女子穿新泳衣游泳走光,质疑设计不合理,商家回应:不是专业泳衣,只能下水拍照 7月12日,据青岛广电解码新闻报道,有消费者发帖爆料,穿着新购买的连体泳衣游泳时不慎走光,发现走光的那一刻感觉无比羞耻。消费者找到门店客服投诉质疑泳衣设计不合理,前胸部分一边高一边低,不可能在游泳的时候遮挡住胸部。没想到,客服竟对此回应称:泳衣不是专业泳衣,只能下水拍照,并且主要标题已写明是‘海边度
实时讯息 07-14
-
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开展水域与地质灾害救援实战演练 为全面提升复合型灾害救援实战能力,7月9日至11日,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在新民市开展72小时地质灾害实战拉动演练。水域专业队、地震专业队、应急通信保障分队、战勤保障分队、新民大队和15个水域救援站级分队共300名指战员圆满完成地震与水域救援双重科目。演练模拟新民市突发7级强震,引发建筑倒塌、洪水漫灌及
实时讯息 07-14
-
2025年已确诊40例猴痘,泰政府提醒民众注意防护 7月12日,泰国总理办公室副发言人阿努功透露,近日卫生部疾控厅的报告显示,2025年泰国猴痘疫情总体发展趋势弱于2024年,但仍有一些感染病例出现,尤其是在高危人群中。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已累计确诊猴痘患者40例,而2024年全年确诊176例,2023年则为676例。自发现猴痘以来,累计死亡人数为13
实时讯息 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