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问医】腹式呼吸+共鸣训练 ,中医专家支招科学用嗓
2025年4月16日是第23个“世界嗓音日”,为提高公众对嗓音健康的重视,倡导科学用声,关注嗓音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记者采访到了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贵州中医大一附院”)耳鼻咽喉科医师赵成彦,与大家分享科学用嗓小技巧。

“日均3至6小时高强度发声,嗓子干哑成‘职业病’,但大多数人从未接受过嗓音保健培训。”赵成彦告诉记者,教师、销售、主播、客服等高频用嗓群体,以及日常用嗓不当的普通人群,均需掌握科学护嗓知识。
在临床中赵成彦发现,长期胸式呼吸发声、扯嗓子讲话等错误习惯,正加速声带老化进程。“声带如同琴弦,长期高负荷使用却不保养,终会失去弹性。”他表示,不少人因此患上慢性咽炎、声带小结等职业病。
“肺为声之源,肾为声之根,肝郁致声哑,脾胃护声门。”赵成彦解释说,从中医整体来看嗓音,熬夜耗肾阴,声带失养;焦虑引肝郁,喉肌紧张。他建议,高频用嗓群体可尝试润肺代茶饮(麦冬 木蝴蝶)、滋肾养生操(叩齿吞津),从根源养护发声系统。
改变发声方式,就是延长职业生命。
赵成彦告诉记者,使用腹式呼吸法,可将手放腹部,吸气至腹部膨隆,呼气时缓慢发声。配合胸腔共鸣训练(发“嗡嗡”声)和温水润嗓后的音阶哼鸣,如同给声带做深层护理。“每天5分钟深呼吸练习,让声音更有穿透力”。
此外,赵成彦推荐高频用嗓群体,如教师等,可打造“护嗓装备库”,如便携扩音器解放声带,保温杯配沙参麦冬茶饮滋润咽喉,互动式教学让声带劳逸结合。突发失声时,雾化治疗搭配无声口型练习,既能维持课堂秩序,又为声带争取修复时间。
“黄金三分钟”晨练方案:气泡音按摩声带(发“呃”振动),唇舌健身操(快速念绕口令),共鸣强化训练(用“咪、嘛”定位发声)。
“坚持一周,你会发现自己说话更轻松”赵成彦特别提醒,若出现声音嘶哑超2周、说话费力或咽喉灼痛伴干咳,可能是声带病变或咽喉反流信号,务必及时就医并严格“休声”。赵成彦也希望更多群体用科学发声技巧守护“声音资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冷赛楠
编辑 胥芬芳
二审 李劼
三审 覃淋
相关推荐
-
2025年“最美教师”名单公布!贵州一名教师入选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9月10日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教师”。丁美珍、马琼、水柏年、邓宗全、古桑曲珍、任明杰、刘玉忠、刘益春、杨洋、肖惠文、邵瑜、欧阳陵江、郑万众、孟庆阳、胡嵘苹、钟义信、侯纯广、姜德生、秦春娟、秦宣、黄俊琼、廖红、翟婉明、薄宜勇等24名同志和保定学院毕业生赴疆任教群体代表光荣入选。获
实时讯息 09-10
-
【渝论】两江评丨博士辞职开民宿,跨界了吗? 近日,#中国科学院博士辞职开民宿年营收400万#的话题登上热搜。两年前,当中国科学院博士杨顺成辞去地产公司高薪职位,转身投入青岛海岸线经营民宿时,父亲那句“二十多年的书白读了”的喟叹曾引发无数共鸣。两年后,年营收400万、入住率稳定在70%的成绩单,却让父亲悄然转变,甚至开始“在外边跟别人吹牛”。这
实时讯息 08-12
-
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新生态论坛举行 7月27日,“融合创新·数字赋能”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新生态论坛在贵阳开幕。来自中国、东盟十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官员、外交使节、国际组织代表、院校校长、专家学者和青年代表共约100人现场参会。该论坛旨在深化中国—东盟数字教育交流与合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借助所在领域职教共同体优
实时讯息 07-27
-
赋能逐梦添智慧 青春妙笔谱华章 —— 淮滨高中高二本部召开备考方略与学法指导会 7月2日晚,淮滨高中高二本部召开了一场主题为“备考方略与学法指导”的会议,旨在鼓舞学生士气,明确科学备考策略。校党委书记易炳照出席会议并讲话,为同学们指明了奋斗方向。会议第一阶段,年级负责人以《破茧·逐光》为主题,结合往届学生的真实案例,激励同学们告别稚嫩,迎接挑战,在知识的淬炼中获得成长。他指出,
实时讯息 07-07
-
“元·探索”大巴驶入社区:孩子们探索光影与重力的秘密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雷垚鑫 孔琳燕 记者 杨晓轩受访者供图7月4日,杭州市娃哈哈幼儿园,孩子们沉浸在“调皮金属圈”、“高尔顿钉板”、“多样平衡桌”等科学展具游戏中。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甬江社区携手“元·探索”科技馆举办暑期科学探索主题活动。据了解,“元·探索”大巴上配备了20多件由资深设计师Nan
实时讯息 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