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婚俗”入选市级非遗

2025-04-07 16:22:00

设计 姚景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这些熟悉的婚礼流程,如今有了新“身份”。近日“婚俗习俗(南阳婚俗)”成功入选第七批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一承载千年的南阳优秀传统文化正以“非遗”之名焕发新生,为当代婚俗传承提供指引。

南阳婚俗历史悠久、内涵深厚,既完整保留中原婚俗“三书六礼”的传统形制,又独具南都帝乡文化基因。例如“拜天地”仪式的方位朝向仍遵循汉代天文的“四象定位”,还有柏枝纳吉、洗脸水、喝鸡蛋茶、压轿孩儿、下车换鞋、不走回头路等习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南阳市博物院作为“南阳婚俗”非遗保护单位,创新性地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积极探索博物馆在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功能和载体功能,通过文献搜集、文物活化、沉浸体验等方式深入挖掘婚俗的形制和文化内涵,开创南阳地区博物馆保护婚俗的先例。

“南阳婚俗兴盛于汉朝,汉画像石中就有大量婚俗记录,延续至今,其流程环节体现了南阳人正礼为尊、明仪待人的礼仪精神。通过婚俗仪式感来教化百姓、宣扬文明,构建起传承家风、尊崇孝道、夫妻和睦的‘家文化体系’。这些传统仪式不仅蕴含着古人对婚姻的美好期许,更为当下引领婚俗新风尚提供了文化范本。”“南阳婚俗”市级非遗项目保护负责人及传承人庞勐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南阳婚俗也在不断演变。一些繁琐的礼节逐渐被简化,一些陈规陋习也被摒弃。例如,过去“闹洞房”中存在的一些低俗、恶搞行为,如今已很少见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举办简约、时尚的婚礼,更加注重婚礼的仪式感和个性化。市民张先生说:“婚礼习俗要传承,但也要移风易俗,别让甜蜜的负担压垮新人。”“我觉得传统婚俗很有意义,但也要与时俱进。”正在筹备婚礼的市民丁女士说,“我们会保留一些有仪式感的环节,比如拜高堂、敬茶、互赠信物等,但不会大操大办,更不会搞那些低俗的婚闹。”

南阳市博物院院长牛宏成表示,“南阳婚俗”入选非遗,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是对现代婚俗改革的推动。“我们鼓励传承优秀的传统婚俗文化,但也倡导移风易俗,摒弃铺张浪费、低俗婚闹等不良风气,让婚礼回归温馨、浪漫的本质。同时,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婚礼既保留传统文化的韵味,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也是值得全社会共同思考的问题。”(全媒体记者 王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