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生产】农机服务下田间 “三夏”麦收有保障

2025-05-24 07:59:00

当前,正值夏收、夏种、夏管的关键时期,广袤田野上,农机穿梭、粮仓渐满,一幅幅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为全面展现“三夏”生产火热场景,即日起开设专栏聚焦一线动态,记录颗粒归仓的喜悦,传递科技赋能的创新,致敬挥汗如雨的耕耘。

风吹麦浪涌,丰收在望时。眼下,许昌市建安区72.69万亩小麦丰收在望。连日来,许昌市建安区农机发展中心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各个农机合作社,对各类农机具进行检修、调试、保养等工作,从源头上降低农机故障率,减少机损,为“三夏”生产保驾护航。

走进建安区兴旺农机合作社,随处可见农机手们忙碌的身影。一排排收割机整齐停放,农机手们正拿着扳手、螺丝刀等工具,对收割机进行全面的保养和维修。他们仔细检查发动机、传动系统、收割部件等关键部位,确保每一台收割机都能以最佳性能投入到麦收作业中。



据了解,建安区2025 年度小麦种植面积达到72.69万亩,预计亩产可达500公斤。为了确保麦收工作顺利开展,全区预计投入各类收割机1300台,其中本地收割机953台,外地跨区作业收割机347台。这些农机将分布在全区各个乡镇(街道),为农民提供高效、优质的收割服务。

麦收事关粮食安全,为确保“颗粒归仓”,建安区农机部门多管齐下。一方面,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各个农机合作社和农户家中,不仅开展农机检修,还对麦收前麦田管理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积极与气象部门建立紧密联动机制,实时发布天气信息,助力农民科学安排麦收时间。此外,加强农机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机配件,全力守护农民的“钱袋子”和农机“健康”。

这些充分的准备工作,为建安区今年即将开始的“三夏”生产和麦收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对收割机的全面保养维修,可提高机械的可靠性和作业效率,确保麦收工作能够按时有序推进。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教学等形式开展“三夏”跨区机手培训工作,可提高农机人员的操作水平和服务能力。除此之外,气象信息与技术指导的精准赋能,配套对外地农机的“保姆式”服务,为夏粮“颗粒归仓”提供了全方位护航。







记者/程林 海龙

编辑/郭彩霞

责编/李晓宇

审核/张江岭 李敏

监制/张向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