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报|百洋医药2024年报:营收81亿元,归母净利6.9亿元,凸显发展韧性

4月23日晚间,医药产业化平台百洋医药(301015.SZ)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百洋医药实现营业收入80.94亿元,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7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6.56亿元,同比增长3.37%。百洋医药持续聚焦品牌业务,实现营收55.59亿,同比增长9.17%,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实现营收60.37亿元,盈利能力持续向好。
同时,百洋医药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62元,预计派发金额超4亿元,股息率近4%。
品牌业务持续增长,凸显发展韧性
2024年,百洋医药持续优化业务结构,进一步聚焦高附加值、高毛利率的品牌业务。报告期内,品牌业务收入占比达68.68%,毛利率为48%,毛利额实现26.68亿元,毛利额贡献占比92.84%,品牌运营效率不断提升,价值持续释放。
通过深耕产品创新和营销模式革新,报告期内,百洋医药核心产品持续放量。迪巧品牌营收21.01亿元,同比增长10.73%,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实现营业收入22.03亿元,同比增长10.87%,连续九年位列国内进口钙补充剂市场第一,小黄条、小粉条液体钙新剂型线上实现高速增长,迅速抢占消费者心智份额。扶正化瘀营收6.31亿元,同比增长16.62%,在肝纤维化药物治疗市场中,占有率常年保持第一,随着抗病毒和抗纤维化“双抗治疗”深入应用,产品市场潜力巨大。纽特舒玛营收1.21亿元,同比增长45.4%,进口纯乳清蛋白粉中国销售额第一,在体重管理、术后恢复、GLP-1联用等应用场景具有显著优势。此外,干眼症品牌海露营收7.36亿元,同比增长14.89%;安斯泰来系列营收5.02亿元,同比增长34.49%,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实现营业收入7.02亿元,同比增长29.19%,充分印证了百洋医药全生命周期品牌运营能力。
与此同时,面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结构性变化,百洋医药运营品牌线上渠道高速增长,成功打造了处方药和OTC产品线上运营模式。
创新业务提速,全面开启第二增长极
在国家大力推动医药创新、加快国产替代的政策导向下,创新已成为企业穿越周期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百洋医药持续加大对创新产品的投入,在创新药械领域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矩阵和创新管线储备。与此同时,百洋医药建立了专业的市场团队,可实现新药上市与临床落地的无缝衔接,加速商业化价值兑现。
创新药方面,2024年百洋医药获得了微管抑制剂抗肿瘤1类创新药优替德隆注射液(商品名:优替帝)的独家运营权,产品具有疗效更佳、安全性更优、不易产生耐药性、能够穿透血脑屏障等多重优势。已签署商业化协议的我国首个核医学放射诊断1类新药锝[99mTc]肼基烟酰胺聚乙二醇双环RGD肽注射液正推进上市申报。
创新医疗器械方面,百洋医药深度布局精准放疗赛道。2024年,百洋医药与全球领先的放疗技术引领者ZAP Surgical达成了涵盖股权投资、规模化生产、商业化的全方位合作。百洋医药不仅将负责ZAP-X火星舟放射外科机器人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的独家商业化运营,更将建设覆盖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加速创新器械本土化落地。作为专用于头颈部实体肿瘤和病变的放疗设备,该产品具备精准、高效、安全等显著临床优势,已在全球22个国家及地区获批上市,正重新定义脑转移瘤精准放射治疗标准。此外,百洋医药运营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已在全国60多家医院实施植入手术,并同步在美国开展临床实验;超声用电磁导航设备以及心飞碟家用心电仪也正在稳步推进临床应用。
在宏观经济面临周期性波动、医药行业整体承压前行的复杂形势下,百洋医药正积极推进战略转型,从商业化平台向科技创新驱动的创新型企业发展升级。在产业化能力与创新管线的协同驱动下,百洋医药将持续推动更多能优化医疗场景的创新产品进入市场,为长期盈利提升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王贝贝)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
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积极贡献援藏力量 25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主题第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区党委工作安排,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担当作为、竭诚奉献,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
实时讯息 07-26
-
涉嫌信披违规,太原重工被证监会立案,控股股东拟最高增持1.6亿元 7月25日,太原重工(600169)公告,公司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太原重工表示,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法 律法规及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同日,太原重工公告,控股股东太重集团基于对公
实时讯息 07-26
-
首发首秀首展upup!这五个城市4年引进品牌首店1.2万家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在今天下午召开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介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4年来,取得了积极成效。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个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已超过1/8。国家级示范步行街数量占全国的1/4,中华老字号数量约占1/3,消费品进口占比达一半以上,离境退税
实时讯息 07-24
-
双汇加快推进餐饮业务布局,新业务贡献新增量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 通讯员 付冰清】只需要简单加热,一盘香喷喷的蒜香排骨即可上桌,既节省了烹饪时间,又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近年来双汇推出的菜肴类和调理类新品,成为很多家庭餐桌上的新宠。在消费升级与餐饮工业化浪潮下,双汇围绕“一碗饭、一顿饭、一桌菜”加快产品结构转型,通过专业化运作、全产业链资
实时讯息 07-24
-
母婴赛道“爱马仕”频出,不同集团还能走多远? 文 | 源媒汇,作者 | 周艺,编辑 | 苏淮价格近500元的Hegan奶瓶,被称为奶瓶中的“爱马仕”;婴儿车三巨头CYBEX、Bugaboo、Stokke的价格超万元,被称为婴儿车里的“劳斯莱斯”。在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的当下,高端母婴市场却逆势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高端育儿产品市场
实时讯息 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