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文旅突围背后的“生态密码”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吉小平 通讯员 赵明辰 王艺茜
四月的陆浑湖畔,金黄的油菜花海如波浪般起伏,与碧波荡漾的湖水交织成一幅流动的油画。这幅“人水共生”的生态画卷,正是嵩县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注脚。

嵩县地处豫西伏牛山区,95%的国土为山区,森林覆盖率超71%,陆浑湖5万亩水域如一颗明珠镶嵌其中。然而,曾经的粗放发展让这片土地面临生态危机。“十多年前,沿岸违建房众多,村民挣旅游钱却不得其法,真是守着绿水青山却过着苦日子。”4月15日,陆浑镇牛寨村温先生说。
转折始于2015年,嵩县颁布《河南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启动系统性生态修复。
治水护源:建成53公里环湖污水管网,设立12个水质监测站,退耕还林1000公顷,恢复湿地植被1140亩;
护鸟家园:安装2800米护鸟围栏和300个界桩,中华秋沙鸭、红腹锦鸡等珍稀鸟类种群数量翻倍;
绿意重生:建成陆浑生态园等433公顷森林公园,湿地鸟类从186种增至273种,水质稳定达Ⅰ—Ⅱ类标准。
生态变现:绿水青山激活“美丽经济”。

生态修复的红利,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在陆浑镇牛寨村,废弃厂房变身“知木茶饮”,游客在百年核桃树下品茗打卡;岗上村的石花花抓住机遇,清明假期靠小吃摊收入6000元,“比过去种地强十倍”;90后店员小高返乡经营“陆浑小鲜湾”,樱花特饮和露营帐篷吸引年轻人纷至沓来。
据了解,2024年嵩县接待游客超1300万人次、旅游收入破50亿元,生态岗位带动近千名村民就业。农民人均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居洛阳市第一。
生态旅游不仅让村民腰包鼓起来,更重塑了乡村面貌——垃圾分类积分制、民宿环保评级等创新举措,让“守护绿水青山”成为全民共识。

站在陆浑湖观鸟台远眺,水天相接处,白鹭群正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嵩县县委书记辛俊峰道出未来规划:“我们将推进环湖生态廊道建设,发展湿地研学、自然教育,让生态价值持续释放。”
正如牛寨村民赵师傅在自家果园所说:“过去砍树卖钱,现在护林养鸟,钱袋子更鼓了,心也更踏实了。”当生态保护与民生福祉同频共振,绿水青山便是永不褪色的金山银山。
相关推荐
-
精准引导科学规划 烟台构建高质量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7日讯 4月17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对《烟台市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建设行动方案》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行动中的“强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有关内容,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耿鲁平就开展的工作及成效进行了介绍。国土空间规划引领管控能力进一步提升聚
实时讯息 04-17
-
永州冷水滩“稻鸭共生”生态农业助力春耕备产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宾奕 温家利)春耕时节,永州市冷水滩区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当地种养大户积极探索“稻鸭共养”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将田间耕作与生态养殖结合,实现化肥减量、农田增效,为春耕生产注入绿色动能。在牛角坝镇新角坝村,500亩稻田里迎来一群特殊的“田管家”——1200余只麻鸭在田间穿梭觅食,为
实时讯息 04-17
-
听取蛙声一片!谷城县盛康镇绿洼村稻蛙共作奏响致富乐章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汤程程、蔡娇)在谷城县盛康镇绿洼村,广袤的田野间传来阵阵蛙鸣,交织成一曲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特色农业发展旋律。“听取蛙声一片”,如今在这片土地上,不再仅仅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意场景,更是村民们迈向致富之路的生动注脚。近期,绿洼村通过引入个体经营,成功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稻蛙共作农业
实时讯息 04-17
-
嵩县文旅突围背后的“生态密码”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吉小平 通讯员 赵明辰 王艺茜四月的陆浑湖畔,金黄的油菜花海如波浪般起伏,与碧波荡漾的湖水交织成一幅流动的油画。这幅“人水共生”的生态画卷,正是嵩县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注脚。嵩县地处豫西伏牛山区,95%的国土为山区,森林覆盖率超71%,陆浑湖5万亩水域如一颗明珠镶嵌其中。然而,
实时讯息 04-16
-
依法严打危害生态和生物安全犯罪 公安机关发布典型案例 近年来,公安机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和危害生物安全的犯罪活动,坚决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今天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公安部集中公布一批公安机关加强生态警务建设事例与打击危害生态和生物安全犯罪的典型案例。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事例,既包括有关地方公安机关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实时讯息 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