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点亮希望!太原市举办第十四个遗体捐献纪念日活动

4月1日,是太原市第十四个遗体器官捐献纪念日,在天龙山仙居园太原市红十字遗体捐献纪念园,太原市红十字会联合多家单位开展以“生命·希望”为主题的第十四个遗体捐献纪念日暨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志愿者、捐献者家属和社会人士300余人,共同致敬捐献志愿者。

活动现场,全体人员面向纪念碑默哀,志愿者擦拭纪念碑并敬献鲜花,向捐献者致敬,感恩他们的大爱奉献精神。
“我知道大姨的生命并未真正离去,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让我感受到她的温暖依存。”捐献者家属代表在活动中分享了她的故事。捐献者是一位美籍华人,在2024年实现了遗体和角膜捐献,遗体作为“大体老师”奉献给医学事业,两枚角膜让两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面对家人捐献的决定,家属也有过犹豫和不舍,但是“比起传统的告别,我们更相信,大姨留下的不是一具冰冷的躯体,是无数医学生眼中的一份敬畏,是他们的大体老师,是未来千万患者重获新生的可能。”以生命点亮希望,以生命延续生命,这份奉献精神和这堂生命教育课更是许许多多的捐献者家庭留给社会的精神财富。
“您的一个决定,可能是他人一生的曙光。”一位角膜受捐者现场讲述,他2023年底由于角膜病变的加重,视力降到了0.01,不仅无法照料年过九旬的母亲,也无法正常生活,每当外出时还得爱人手拉着手,疾病的痛苦和压力让他不堪重负,甚至想到了轻生。幸运的是,等到了捐献的角膜。成功的手术使他视力达到了0.8,重新看到明亮的世界,开启了新的人生。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山西医科大学的学生代表广大医学生庄严宣誓,感悟对生命的敬畏,勇担医生救死扶伤的责任。活动现场,山西医科大学的医学生志愿者朗诵《致敬无言良师,感恩生命礼赞》,感恩颂扬捐献者的奉献精神。
2009年,太原市红十字会响应社会需求,联合相关单位,为遗体捐献者建立纪念碑。2011年,太原市红十字会积极开展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的相关工作,建成了太原市遗体捐献纪念园,并回应捐献者家属要求和社会关切,确定每年4月1日为太原市遗体捐献纪念日,用情用心实施对捐献志愿者的关爱活动。
目前,全市遗体(角膜)捐献累计登记志愿者1645人,人体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23652人;遗体捐献累计实现392例,角膜捐献实现219例(434枚角膜),器官捐献实现192例、捐献大器官547个。让290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使541名器官衰竭患者重燃生命的希望。
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支持遗体器官捐献事业的一个个家庭,捐献者以生命重燃他人的希望,让大爱在社会中传递和增长,展现着城市文明的风采。
来源:山西日报
相关推荐
-
以生命点亮希望!太原市举办第十四个遗体捐献纪念日活动 4月1日,是太原市第十四个遗体器官捐献纪念日,在天龙山仙居园太原市红十字遗体捐献纪念园,太原市红十字会联合多家单位开展以“生命·希望”为主题的第十四个遗体捐献纪念日暨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志愿者、捐献者家属和社会人士300余人,共同致敬捐献志愿者。活动现场,全体人员面向纪念碑默哀
实时讯息 04-04
-
新吴区新安街道:青团飘香聚温情 残健携手绘春景 【来源:无锡市残疾人联合会_基层动态】春风和煦,暖阳融融,新吴区新安街道和风社区残联于近日组织辖区残障人士及家属开展“手作青团传温情”春日特别活动,20余名参与者在社区小公园共赴一场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春日之约。活动以传统美食为载体,串联民俗体验、邻里互动与爱心传递,绘就社区残健共融的温暖画卷。巧手共制
实时讯息 04-03
-
网络中国节·清明 | 福州各地掀起文明殡葬新风 #网络中国节·清明#福州各地掀起文明殡葬新风让生命在绿色中延续 让思念于文明里沉淀2日上午,2025年福州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暨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重建落成典礼举办。活动中,福州市民怀着对生命延续的深深敬意,深切缅怀捐献者的无私奉献。清明将至,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明祭祀新风,
实时讯息 04-03
-
山西省万柏林区发布霜冻蓝色预警 太原市气象台2025年04月02日11时50分继续发布霜冻蓝色预警信号,预警区域:所有乡、镇(街道)。预警区域内地面最低温度已降到0℃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影响,预计未来48小时仍可能持续。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防御指南:1.政府及农林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霜冻准备工作;2.对农作物、蔬菜、花
实时讯息 04-02
-
“供体猪”研究者未来还有哪些工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器官移植总数不及总体需求的10%,器官移植等待者远远多于可供移植的器官。有数据显示,我国器官移植供需比为1:8.36,即平均8.36个人只有1个人能够获得器官,捐献器官供需矛盾依然严峻。据悉,我国有近4亿肝病患者,700多万肝硬化患者,同时,每年新增30-50万肝衰竭患
实时讯息 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