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超两周不愈?当心!它可能是癌症的“预警信号”!
相比肺癌、大肠癌等大众熟知的肿瘤,口腔癌比较“小众”,但是它的发病率并不低。不久前,歌手张咪自曝第三次患癌,并切掉了半个舌头,让口腔癌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主任何悦教授告诉新民晚报记者,口腔癌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在湖南、海南部分地区,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你或许从未想过,一个长久不愈的口腔溃疡、一颗多年没拔的烂牙,以及嚼了多年的槟榔,都可能成为口腔癌的“导火索”。

烂牙“磨”出了口腔癌
45岁的老李左脸塌陷,萎缩的脸皮陷成拳头大小的深坑,出门总是戴着口罩,用他自己的话说,“面目狰狞,怕吓到别人”。他在一年前接受了口腔癌手术,切掉了左脸下颌、左牙床和淋巴。
老李是海南人,当初因为朋友的一句“槟榔加烟,法力无边”,他开始嚼槟榔,一嚼就是十多年,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槟榔,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嚼食槟榔与口腔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在口腔医学界,这既是共识,也是真相。
在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除了老李这样的地域特性比较明显的患者外,更多人则是因为口腔内的“溃疡”“伤口”迟迟不见好,继而发现了口腔肿瘤。

70岁的王阿姨,几个月来总感觉口腔内侧有个溃疡一直好不了。左侧下牙床里有一个牙齿残根,大约6年了,“烂摊子”一直没处理,平时不疼不痒,只是偶尔会磨破旁边的黏膜,导致溃疡,一段时间后溃疡面会慢慢缩小,所以这次她也没放在心上。谁知几周过去了,这个伤口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疼了。用舌头舔舔,王阿姨发现溃疡的那块面颊似乎还长了肿块,有个硬硬的小疙瘩。王阿姨前往九院就诊,后被诊断为恶性肿瘤。她无法理解,常见的口腔溃疡怎么会变成了口腔癌呢?
“由于牙齿残根反复摩擦引起了恶性肿瘤。原本只要将残牙冠磨平或者拔掉,就可以避免,现在发展成了大麻烦,但还好发现得算早,您的半张脸算是‘保住了’。”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主任何悦告诉王阿姨。
口腔癌早期症状易被忽视
口腔癌以鳞状上皮来源的鳞癌为主,根据口腔累及部位包括舌癌、颊癌、牙龈癌、唇癌、口底癌等,其中舌癌占40%以上。口腔癌早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80%以上,中晚期确诊的患者中,五年生存率仅为30%-50%。长歪的智齿、牙齿脱落后残留的牙冠牙根、不服帖的假牙等,都有可能成为口腔癌的“罪魁祸首”。
歌手张咪透露自己2019年至今三度确诊癌症,分别是扁桃体癌、口咽癌以及舌癌。据其主治医生透露,口腔环境、自身免疫功能、生活习惯以及遗传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其得病。“还有,她罹患扁桃体癌后大剂量放疗,使得周围正常细胞被大剂量的放射线照射,也提升了癌变风险。”
近年来,口腔癌的发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与不良习惯有较大的关系。何悦告诉记者,吸烟与饮酒是头号危险搭档,慢性刺激与卫生隐患也是导致口腔癌的重要因素。比如,边缘粗糙的假牙长期摩擦黏膜,可能诱发溃疡或炎症;口腔卫生状况差,为细菌滋生提供温床,增加致癌风险。而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人乳头瘤病毒(HPV)尤其是HPV16/18型,与口咽癌和口腔癌的关联日益明确,在欧美国家中,因HPV感染导致的口腔癌呈上升趋势,且年轻患者较为常见。
口腔癌的“狡猾”之处在于,其早期症状隐蔽,许多患者将口腔癌早期症状误认为普通口腔问题,比如溃疡,因此延误诊治。通常来说,普通口腔溃疡通常在一两周内自愈,普通溃疡边缘整齐,以“黄红凹痛”多见;而癌性溃疡持续时间长,边缘可能不规则,基底硬,还可能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咀嚼困难等症状,像这样的情况需引起警惕。
创新疗法改写晚期患者治疗历史
在口腔癌的诊疗中,早期发现与中晚期发现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一般来说,早期患者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中晚期患者强调肿瘤的综合序列治疗。何悦介绍,在局部晚期口腔癌中,免疫新辅助治疗的临床运用越来越广泛。术前免疫新辅助治疗可以降低肿瘤负荷和复发率,也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由于部位特殊,不但给患者带来口腔颌面部功能上的障碍,同时对患者的面容美观也会产生影响,对人的精神摧残是残酷的。”何悦告诉记者,因此更应强调肿瘤的早诊早治,作为临床医生,也要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2023年10月,上海九院完成了编辑型TIL免疫细胞疗法应用于口腔癌的全球首例回输。所谓免疫细胞治疗,是指利用患者自身或外源性的细胞,通过基因改造、扩增或激活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或直接攻击肿瘤细胞,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这名男性患者2016年在当地医院确诊为喉癌,并通过手术及辅助放化疗达到治愈。2023年9月,患者右侧口底再次出现肿物,被诊断为口底癌,伴下颌骨侵袭及颈部多发淋巴转移。由于手术切除下颌骨和皮瓣修复可能造成严重语言、吞咽功能障碍和外形损伤,患者放弃了手术治疗。接受了多轮化疗和靶向治疗后,肿瘤依然迅速进展。
无助的家属得知上海九院正在开展TIL细胞疗法临床试验,决定争取最后机会。患者顺利通过临床试验筛选,在TIL输注后仅3周,患者病灶显著缩小;9周随访时,影像学评估显示患者所有病灶完全消失。何悦表示,一线治疗失败的头颈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有20%左右,治疗选择非常有限。创新疗法为晚期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新民晚报原创稿件
记者:左妍
来源: 新民晚报
相关推荐
-
上门护理的“网约护士”如何走进千家万户? 目前,“互联网+居家护理”主要服务对象是行动不便者及身体虚弱的老年居家患者,但大部分费用仍需患者自费承担。专业人士建议居家护理项目纳入医保,让这项服务惠及更多人。“你们专业细致的护理技能、春风化雨般的沟通及无微不至的关心,都让我们感觉很温暖很安心。”最近,天津市肿瘤医院的居家护理护士孟丽和同事们又收
实时讯息 07-21
-
别舍不得开空调!记住这5点,空调既省电又舒服 太热了!近期多地持续高温,加上即将到来的三伏天,气温突破40℃简直是家常便饭。(相关阅读:刚刚,高温橙色预警!热 ҈ 热 ҈ 热 ҈40℃要来了!甘肃大部高温持续,注意防暑降温)网友纷纷感叹:“这天气,我的命是空调给的!”然而,仍有不少老一辈的人不愿意或舍不得开空调,认为空调一直开着太费电。日前有研
实时讯息 07-16
-
临汾市中心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多学科精准护航健康体重 【来源:临汾新闻网】临汾新闻网讯 “来,我们先看看最近的成果。”“各项指标都有改善,继续加油!”7月10日,市中心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内,医护人员正有条不紊地为复查患者测量分析各项身体数据,仔细询问饮食、运动和作息情况,对个体化的减重方案做出相应调整。令人惊喜的是,科学管理带来的不仅是数字变化,更是生活
实时讯息 07-15
-
警醒!18岁男子吸食火机气体再抽烟引发爆炸 去年12月,18岁的小郑和两个朋友相约买打火机充气罐吸食,出现幻觉后抽烟,引发爆炸,致全身深度烧伤。“抽了根烟,划第一下、第二下火柴没有着,第三下爆炸了。二楼崩开了,一楼也受到了牵连。”经历十几次手术,小郑虽保住了性命,但全身都留下了永久性瘢痕,手指至今无法伸直。打火机常用的气体燃料丁烷,是一种易燃
实时讯息 06-26
-
山西临汾卫健委回应“全麻插管致患者死亡”:插管的非规培生,麻醉科主任已被免职 6月17日,据荔枝新闻报道,有网络消息称“规培生全麻插管致患者死亡”,引发广泛关注。去世患者女儿杨女士表示,事情发生后,她向山西省临汾市卫健委反映了相关问题,对方出具的书面回复显示:责令对此次医疗过失行为的主要责任人薛某某暂停处方权一年;责任人李某暂停处方权六个月。 该报道显示,2024年10
实时讯息 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