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超两周不愈?当心!它可能是癌症的“预警信号”!
相比肺癌、大肠癌等大众熟知的肿瘤,口腔癌比较“小众”,但是它的发病率并不低。不久前,歌手张咪自曝第三次患癌,并切掉了半个舌头,让口腔癌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主任何悦教授告诉新民晚报记者,口腔癌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在湖南、海南部分地区,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你或许从未想过,一个长久不愈的口腔溃疡、一颗多年没拔的烂牙,以及嚼了多年的槟榔,都可能成为口腔癌的“导火索”。

烂牙“磨”出了口腔癌
45岁的老李左脸塌陷,萎缩的脸皮陷成拳头大小的深坑,出门总是戴着口罩,用他自己的话说,“面目狰狞,怕吓到别人”。他在一年前接受了口腔癌手术,切掉了左脸下颌、左牙床和淋巴。
老李是海南人,当初因为朋友的一句“槟榔加烟,法力无边”,他开始嚼槟榔,一嚼就是十多年,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槟榔,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嚼食槟榔与口腔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在口腔医学界,这既是共识,也是真相。
在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除了老李这样的地域特性比较明显的患者外,更多人则是因为口腔内的“溃疡”“伤口”迟迟不见好,继而发现了口腔肿瘤。

70岁的王阿姨,几个月来总感觉口腔内侧有个溃疡一直好不了。左侧下牙床里有一个牙齿残根,大约6年了,“烂摊子”一直没处理,平时不疼不痒,只是偶尔会磨破旁边的黏膜,导致溃疡,一段时间后溃疡面会慢慢缩小,所以这次她也没放在心上。谁知几周过去了,这个伤口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疼了。用舌头舔舔,王阿姨发现溃疡的那块面颊似乎还长了肿块,有个硬硬的小疙瘩。王阿姨前往九院就诊,后被诊断为恶性肿瘤。她无法理解,常见的口腔溃疡怎么会变成了口腔癌呢?
“由于牙齿残根反复摩擦引起了恶性肿瘤。原本只要将残牙冠磨平或者拔掉,就可以避免,现在发展成了大麻烦,但还好发现得算早,您的半张脸算是‘保住了’。”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主任何悦告诉王阿姨。
口腔癌早期症状易被忽视
口腔癌以鳞状上皮来源的鳞癌为主,根据口腔累及部位包括舌癌、颊癌、牙龈癌、唇癌、口底癌等,其中舌癌占40%以上。口腔癌早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80%以上,中晚期确诊的患者中,五年生存率仅为30%-50%。长歪的智齿、牙齿脱落后残留的牙冠牙根、不服帖的假牙等,都有可能成为口腔癌的“罪魁祸首”。
歌手张咪透露自己2019年至今三度确诊癌症,分别是扁桃体癌、口咽癌以及舌癌。据其主治医生透露,口腔环境、自身免疫功能、生活习惯以及遗传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其得病。“还有,她罹患扁桃体癌后大剂量放疗,使得周围正常细胞被大剂量的放射线照射,也提升了癌变风险。”
近年来,口腔癌的发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与不良习惯有较大的关系。何悦告诉记者,吸烟与饮酒是头号危险搭档,慢性刺激与卫生隐患也是导致口腔癌的重要因素。比如,边缘粗糙的假牙长期摩擦黏膜,可能诱发溃疡或炎症;口腔卫生状况差,为细菌滋生提供温床,增加致癌风险。而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人乳头瘤病毒(HPV)尤其是HPV16/18型,与口咽癌和口腔癌的关联日益明确,在欧美国家中,因HPV感染导致的口腔癌呈上升趋势,且年轻患者较为常见。
口腔癌的“狡猾”之处在于,其早期症状隐蔽,许多患者将口腔癌早期症状误认为普通口腔问题,比如溃疡,因此延误诊治。通常来说,普通口腔溃疡通常在一两周内自愈,普通溃疡边缘整齐,以“黄红凹痛”多见;而癌性溃疡持续时间长,边缘可能不规则,基底硬,还可能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咀嚼困难等症状,像这样的情况需引起警惕。
创新疗法改写晚期患者治疗历史
在口腔癌的诊疗中,早期发现与中晚期发现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一般来说,早期患者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中晚期患者强调肿瘤的综合序列治疗。何悦介绍,在局部晚期口腔癌中,免疫新辅助治疗的临床运用越来越广泛。术前免疫新辅助治疗可以降低肿瘤负荷和复发率,也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由于部位特殊,不但给患者带来口腔颌面部功能上的障碍,同时对患者的面容美观也会产生影响,对人的精神摧残是残酷的。”何悦告诉记者,因此更应强调肿瘤的早诊早治,作为临床医生,也要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2023年10月,上海九院完成了编辑型TIL免疫细胞疗法应用于口腔癌的全球首例回输。所谓免疫细胞治疗,是指利用患者自身或外源性的细胞,通过基因改造、扩增或激活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或直接攻击肿瘤细胞,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这名男性患者2016年在当地医院确诊为喉癌,并通过手术及辅助放化疗达到治愈。2023年9月,患者右侧口底再次出现肿物,被诊断为口底癌,伴下颌骨侵袭及颈部多发淋巴转移。由于手术切除下颌骨和皮瓣修复可能造成严重语言、吞咽功能障碍和外形损伤,患者放弃了手术治疗。接受了多轮化疗和靶向治疗后,肿瘤依然迅速进展。
无助的家属得知上海九院正在开展TIL细胞疗法临床试验,决定争取最后机会。患者顺利通过临床试验筛选,在TIL输注后仅3周,患者病灶显著缩小;9周随访时,影像学评估显示患者所有病灶完全消失。何悦表示,一线治疗失败的头颈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有20%左右,治疗选择非常有限。创新疗法为晚期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新民晚报原创稿件
记者:左妍
来源: 新民晚报
相关推荐
-
才一天,杭州大伯从咽痛到无法呼吸!这种喉咙痛可能致命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刘千 通讯员 张煜锌前几日凌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接诊了75岁的王大伯,他被送来时表情痛苦,双手紧握喉咙,却几乎发不出声音。短短一天内,他从轻微咽痛发展到无法呼吸,血氧饱和度骤降至80%,命悬一线。值班医生迅速判断出王大伯为急性会厌炎导致的上呼吸道梗阻,必须立即
实时讯息 04-08
-
口腔溃疡超两周不愈?当心!它可能是癌症的“预警信号”! 相比肺癌、大肠癌等大众熟知的肿瘤,口腔癌比较“小众”,但是它的发病率并不低。不久前,歌手张咪自曝第三次患癌,并切掉了半个舌头,让口腔癌走入了大众的视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主任何悦教授告诉新民晚报记者,口腔癌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在湖南、海南部分地区,已成
实时讯息 04-08
-
一名台湾患者在浙江完成心肝同期联合移植手术康复出院 新华社杭州4月7日电(记者黄筱)记者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获悉,一名台湾患者在该院成功接受了亚洲首例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肝功能衰竭的心肝同期联合移植手术,于4月7日康复出院。由于患有家族遗传性心脏病,十多年来该患者一直带着心脏起搏器在两岸多家大型综合医院就诊,均未得到根治性治疗。2024年3
实时讯息 04-07
-
上海正热卖!最近很多人天天吃!女子狂“炫”几个紧急入院!医生提醒→ 清明时节市民抢购青团的热情只增不减让青团的“春季顶流美食”地位难以撼动青团虽好吃但千万不能贪吃!杭州的沈女士(化名)就因吃青团把自己吃进了医院…“狂炫”各种口味青团女子确诊急性胰腺炎近年来,青团的口味日渐丰富,五花八门的新口味青团,让人食欲大开。清明节前,沈女士把每种口味的青团都吃了个遍,结果引发腹
实时讯息 04-06
-
“妈妈,救救我!”曾躺货车上来北京就医,中国第一胖小伙宇宙瘦了! 4月4日“中国第一胖718.8斤刷新纪录”的词条冲上热搜据@北京时间 消息,小伙宇宙的体重718.8斤,刷新中国肥胖体重纪录,成为“中国第一胖”。“我想到瘦下来后能到普通的商场里买衣服,然后自己开车带着妈妈去旅旅游。不管怎样,不能再胖回来了。”宇宙对记者说。买衣服、旅游,这些对普通人而言再平常不过的
实时讯息 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