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豫39幅作品捐赠上海中国画院,映出“辉光日新”
2025-04-02 12:28:00
【来源:上观新闻】
赵豫是上海中国画院为数不多的来自北方的画家,他的画作为海派绘画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苍茫与大气。2023年1月,赵豫因病去世。遵照其生前遗愿,家属将赵豫的39幅作品无偿捐赠给上海中国画院,这也是赵豫留给世间的最后一份礼物。近日,这份礼物化为于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启幕的“辉光日新——赵豫捐赠作品展”。

从伏牛山区走出来的农家子弟赵豫,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着一种天生的热爱。他的作品一方面来源于河南西峡的生活,孕育出其体势刚严、雄浑壮阔的北方气象;另一方面,南方的求学经历又赋予了他用笔清丽、敷色秀润的艺术品格。有人这样评论赵豫的作品,“他的画有一种大象无形、清新自然的独特意韵。他以传统为基础的创新,不墨守成规,也不追逐新潮。”

赵豫《太行高秋图》,1998年
早年画的多是花鸟和人物,赵豫进入上海中国画院以后较为专注于画山水,尤其是表现太行山和伏牛山。赵豫曾强调,不同于油画的焦点透视等,国画是散点透视。用这种透视法来展现绚丽多姿的世间万物,使画面带来极大的自由性和灵活性。它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求物体现象,只求构思和形象入“理”。在创作上,他正是如此践行的。
赵豫的一生,是淡泊名利、执着追求的一生,他以艺术为生命,以书画为精神寄托,始终孜孜不倦,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天地里默默耕耘。斯人已逝,精神长存,上海中国画院特举办此捐赠作品展,以期呈现赵豫在中国绘画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希望其作品和人品为更多人熟悉与景仰。

赵豫《上海之春》,1991年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推荐
-
一图读懂!《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制定意义 来源: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
实时讯息 09-10
-
新华述评丨为人类和平发展铸就新的历史丰碑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 题:为人类和平发展铸就新的历史丰碑新华社记者时间的巨流,总会在历史转折处,镌刻下永不磨灭的印记。2025年9月3日,一个重要而光荣的日子辉映时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这是全人类共同铭记的时刻,是和平与正义的伟大庆典。抚今追昔,历史深处仿佛传来
实时讯息 09-03
-
刚刚,上海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上海中心气象台2025年09月01日13时08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半夜以前,中心城区、闵行、浦东等地区将出现一小时雨量35毫米以上的短时强降水,请注意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城市积涝,并做好低洼、易受淹地区排水防涝工作。市防汛指挥部决定同步启动中心城区、闵行、浦东等地区防汛防台Ⅳ级响应行动。
实时讯息 09-01
-
中国电信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8月31日,中国电信与阿里巴巴在杭州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云和AI基础设施、新型服务业电商、社会价值创新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双方还将聚焦重点行业,联合打造数字化与AI应用一体化解决方案,并发挥全球服务能力,共同服务中国企业出海。
实时讯息 08-31
-
78年前珍贵影像!上海法庭第一次枪决侵华日寇,万人围观 1947年6月17日,有“常熟之狼”之称的前驻常熟日本宪兵队队长米村春喜,以及有“江阴之虎”之称的前驻江阴日本宪兵队军曹下田次郎被枪决。这是中国政府在战后第一次枪决战犯,专门录制了新闻纪录片《狼虎伏诛》。通过这段珍贵的影像,可以看到,包括上海审判在内的战后审判,对长期遭受日本侵略的中国人民来说,是一
实时讯息 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