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这65户村民养它,年收入300万元!
来源:【弥勒融媒】
近年来,江边乡锚定“抓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目标,在“蚕”产业上做足文章,通过强引领、建基地、搭平台,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让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近日,在江边乡82.6亩种桑养蚕基地里,蚕正陆续吐丝结茧,进入成茧期。基地周边,桑树扮绿了1000余亩荒山荒坡。预计今年“蚕”产业可带动蚕农增收300万余元,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余元。
江边村委会:82.6亩种桑养蚕基地,蚕种吐丝结茧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种桑养蚕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江边乡积极探索“党组织+基地+农户”的抱团发展模式。通过政府引领和基地带动,在江边村委会建成占地面积82.6亩的种桑养蚕基地,基地周边,桑树扮绿了1000余亩荒山荒坡。

近日,走进江边村委会的桑树地,郁郁葱葱的桑树一望无际,工人们穿梭其中,熟练地采摘着桑叶。



采摘下来的桑叶被迅速打包、装卸,运往养蚕基地。



在养蚕基地里,工人们将新鲜采摘的桑叶均匀铺撒在一排排整齐的蚕架上,为蚕宝宝们提供新鲜的食物。


长得白白胖胖的蚕宝宝们在完成生长的最后阶段,会专注地吐出缕缕丝线,将自己细细包裹,最终凝结成一个个饱满的蚕茧。



成茧后,这些蚕茧颜色丰富多样,白得如霜,黄得似蜜,粉的带晕,像缀在枝头的彩珠,清新又可爱。



“蚕”产业:带动65户村民增收300余万元
为让养殖户既养得好,又卖得好,江边乡通过“公司保底收购+合作社运营+农户参与”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的种产销管理模式,与昆明同云蚕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公司提供蚕蛹和技术指导,推进种桑养蚕产业全链条发展。


蚕种成茧后,签约公司对产出的蚕茧以最低每公斤60元—65元的价格进行收购,品质好的可达每公斤75元—80元,原种可达每公斤95-100元。


如今,种桑养蚕产业逐步走上正轨,江边村委会种桑养蚕的群众由原来的零星几户发展到65户。

【江边村委会矣腊竹村小组长 杨红伟】:我从开始种桑养蚕到现在10年了,慢慢把周边农户带动起来。现在我一批养15-16张蚕种,一批收入可达6-7万元,一年养5批基本毛收入达30余万元。

种桑养蚕产业不仅带动蚕农增收,还为周边村民提供增收渠道,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江边村委会独家村村民 陈美琼】:来这里摘桑叶,两人每日可采摘800余公斤,每公斤0.4元,每人每天收入约150至160元,很划算,离家很近很方便。

今年,种桑养蚕基地预计可带动村民增收30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

为江边乡
不断做优“蚕”产业文章
拓宽群众致富路
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石
点赞!
总编/杨锐
责编/张云龙
值班编辑/孔德云
记者编排/刘璐 朱海楠
本文来自【弥勒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推荐
-
弥勒这65户村民养它,年收入300万元! 来源:【弥勒融媒】近年来,江边乡锚定“抓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目标,在“蚕”产业上做足文章,通过强引领、建基地、搭平台,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让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近日,在江边乡82.6亩种桑养蚕基地里,蚕正陆续吐丝结茧,进入成茧期。基地周边,桑树扮绿了1000余亩荒山荒坡。预计今
实时讯息 07-14
-
推动产业转型做实倍增行动 通山电子信息产业茁壮成长 咸宁网讯 记者朱亚平、通讯员方盈颖报道:7月2日,通山县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内,湖北鑫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械臂正以90秒/次的精准频率抓取电容元件,有序嵌入电路板。“全自动化生产线仅需5名质检人员。”厂长高同美介绍,该项目从2024年11月动工到2025年3月投产,仅用4个月时间,
实时讯息 07-11
-
百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新品将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规模创历届之最 7月10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新闻发布会,介绍大会总体安排和筹备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26日至28日在浦东世博中心、世博展览馆、徐汇西岸等地同步启幕。大
实时讯息 07-10
-
未来科学城地铁站+3,串联生命谷⇌沙河⇌清华南口国重基地 昌平区未来科学城将新增1条地铁线路市郊铁路东北环线开工进入倒计时建成后未来科学城将再增加3座地铁站点!目前未来科学城西区有两条地铁线地铁昌平线和地铁8号线地铁昌平线有5个站点穿越未来科学城西区:生命科学园、朱辛庄、巩华城沙河、沙河高教园地铁8号线有2个站点进入未来科学城西区:育知路、朱辛庄其中朱辛庄
实时讯息 07-10
-
安居乐业路 越走越亮堂(一线行走) 要真正让群众安居乐业,找到获得感和幸福感,建好“民生工程”的同时,还要建好“民心工程” 傍晚,江西鹰潭贵溪市文坊镇花桥水利枢纽移民安置区的文化休闲广场上,广场舞的音乐声与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而一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面貌—— 刚入住时,村民王阿姨忧心忡忡:“路上黑灯瞎火的,接送孙子上下学都提心
实时讯息 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