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这65户村民养它,年收入300万元!

2025-07-14 12:40:00

来源:【弥勒融媒】

近年来,江边乡锚定“抓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目标,在“蚕”产业上做足文章,通过强引领、建基地、搭平台,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让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近日,在江边乡82.6亩种桑养蚕基地里,蚕正陆续吐丝结茧,进入成茧期。基地周边,桑树扮绿了1000余亩荒山荒坡。预计今年“蚕”产业可带动蚕农增收300万余元,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余元。

江边村委会:82.6亩种桑养蚕基地,蚕种吐丝结茧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种桑养蚕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江边乡积极探索“党组织+基地+农户”的抱团发展模式。通过政府引领和基地带动,在江边村委会建成占地面积82.6亩的种桑养蚕基地,基地周边,桑树扮绿了1000余亩荒山荒坡。

近日,走进江边村委会的桑树地,郁郁葱葱的桑树一望无际,工人们穿梭其中,熟练地采摘着桑叶。

采摘下来的桑叶被迅速打包、装卸,运往养蚕基地。

在养蚕基地里,工人们将新鲜采摘的桑叶均匀铺撒在一排排整齐的蚕架上,为蚕宝宝们提供新鲜的食物。

长得白白胖胖的蚕宝宝们在完成生长的最后阶段,会专注地吐出缕缕丝线,将自己细细包裹,最终凝结成一个个饱满的蚕茧。

成茧后,这些蚕茧颜色丰富多样,白得如霜,黄得似蜜,粉的带晕,像缀在枝头的彩珠,清新又可爱。

“蚕”产业:带动65户村民增收300余万元

为让养殖户既养得好,又卖得好,江边乡通过“公司保底收购+合作社运营+农户参与”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的种产销管理模式,与昆明同云蚕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公司提供蚕蛹和技术指导,推进种桑养蚕产业全链条发展。

蚕种成茧后,签约公司对产出的蚕茧以最低每公斤60元—65元的价格进行收购,品质好的可达每公斤75元—80元,原种可达每公斤95-100元。

如今,种桑养蚕产业逐步走上正轨,江边村委会种桑养蚕的群众由原来的零星几户发展到65户。

【江边村委会矣腊竹村小组长 杨红伟】:我从开始种桑养蚕到现在10年了,慢慢把周边农户带动起来。现在我一批养15-16张蚕种,一批收入可达6-7万元,一年养5批基本毛收入达30余万元。

种桑养蚕产业不仅带动蚕农增收,还为周边村民提供增收渠道,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江边村委会独家村村民 陈美琼】:来这里摘桑叶,两人每日可采摘800余公斤,每公斤0.4元,每人每天收入约150至160元,很划算,离家很近很方便。

今年,种桑养蚕基地预计可带动村民增收30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

为江边乡

不断做优“蚕”产业文章

拓宽群众致富路

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石

点赞!

总编/杨锐

责编/张云龙

值班编辑/孔德云

记者编排/刘璐 朱海楠

本文来自【弥勒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