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墓园扫墓,邂逅一组数学公式

2025-04-06 19:00:00

你能想象在墓园扫墓时

看到数学公式

是一种怎样奇妙又震撼的体验吗?

生活中总有些特别的邂逅。比如在这样一个梨花风起的清明午后,湖面闪耀着粼粼的波光,鸟儿在草地上闲庭信步,我在滨海古园沿着湖边小径漫步,忽然与墓碑上这两行特别的公式不期而遇。

自诩多少算个学霸的我,突然意识到这公式看不懂,接着又满腹狐疑:为什么墓碑上有公式?我定睛细看,原来是数学家谷超豪和胡和生夫妇的墓碑。尽管我对数学知之有限,却忍不住大胆猜想:这公式或许是他们学术成就的见证,抑或是对数学事业执著追求的象征?有哪位大神,能告诉我这是一个什么公式、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吗?

公式的具体内容虽然不懂,

但这块墓碑分明告诉我:

人的一生,

能拥有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何其有幸!

夫妇俩志同道合,

为着人类事业齐头并进,

何其有福!

带着这份炽热的触动,我沿着墓园的蜿蜒小路,开启了一场滨海古园名人探寻之旅。

国际遗传学家谈家桢

表演艺术家赵丹

低音歌王温可

滑稽泰斗姚慕双

……

一路上,我一边阅读这些名人的墓志铭,一边在脑海中勾勒出他们在各自领域挥洒才情的模样,回顾往昔、思索当下,内心感触良多。

当我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准备告别墓园时,大广场上热闹非凡的清明文化节,吸引了我的注意。又是一场特别的邂逅:广场中央,亲情恒远 思念永在”八个大字醒目且温情,击中人心。活动区域里,一组组承载思念的装置别具匠心:“思念经纬”编织着思念的网络,“声漪·时空的交响”收录下思念的心声,“祈福花树”摇曳着五彩的祝福……前来祭扫的人们纷纷书写祈福卡片,系挂风铃,制作漆扇,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祝福。春风时起,清脆的风铃声、随风舞动的丝带,和着明媚阳光里的斑斓色彩,共同勾勒出一幅“人间春色岁岁新,天地情暖悠悠长”的清明印象图。

受现场氛围感染,我也走向文化主题互动摊位,在“寄思亭”,郑重为亲人写下饱含思念的祝福卡片,在“染春坊”,精心将春天的色彩晕染在扇子上。

我的心底被温暖与希望填满。两次特别的邂逅让我对祭祀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识——

人生,就是一场与生命的邂逅,与过往的邂逅,更是对当下的解读。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常态,而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就是一根坚韧的纽带,唯传承方坚韧,唯创新方永固。邂逅不断,文明生生不息;亲情恒远,更好的生活,便是最好的告慰。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