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做作业直接复制AI生成内容?教育部:明确禁止!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通识教育指南》)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使用指南》)。其中要求:小学阶段禁止学生独自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教师可在课内适当使用辅助教学;初中阶段可适度探索生成内容的逻辑性分析;高中阶段允许结合技术原理开展探究性学习。
《通识教育指南》指出,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通过构建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教育体系,旨在培养学生适应智能社会的核心素养。小学阶段注重兴趣培养与基础认知,初中阶段强化技术原理与基础应用,高中阶段注重系统思维与创新实践,通过知识、技能、思维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培育四位一体的人工智能素养。
《使用指南》明确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三大类核心应用场景,分别为促进学生成长、辅助教师教学、支撑教育管理。具体包括:支持个性化学习、提供互动式探究、强化深度阅读体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支持无障碍使用、赋能课堂互动、精准课后辅导、协同教学评价、校务智能化、建立智能数据库等。
为防范学生因过度依赖生成式人工智能而弱化独立思考能力,《使用指南》从制度规范、教学引导与角色定位等维度建立系统性防范机制。一方面,明确禁止学生直接复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作为作业或考试答案,并限制在创造性任务中滥用人工智能,从源头上杜绝“代劳式”使用行为。另一方面,强化教师的引导职责,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批判性思维训练,通过组织学生分析人工智能生成文本的逻辑缺陷、价值倾向及文化偏差,培养学生对技术输出内容的质疑精神与甄别能力,切实提升信息处理的自主性。
此外,《使用指南》进一步明确人工智能工具在教育场景中的辅助定位,强调其应用边界,始终坚守师生互动在知识传授、思维培养中的核心地位,确保技术赋能与教育本质有机统一,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为切实保障学生隐私与数据安全,《使用指南》明确要求,严禁师生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时输入考试试题、个人身份信息等敏感数据,从源头上杜绝隐私泄露风险;各中小学校需建立健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白名单”制度,经严格审核评估,仅允许符合教育场景需求且数据安全合规的工具进入校园使用。
来源:人民网
编辑:沈佩枫
相关推荐
-
埃塞俄比亚教师:“中国职业技能培训,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来源:海外网海外网8月14日电据《埃塞俄比亚先驱报》报道,近日,埃塞俄比亚一些教师参加了在中国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该项目是中国与埃塞俄比亚更广泛合作的一部分,旨在提高埃塞俄比亚教师在职业教育方面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技能。报道称,来自埃塞俄比亚沃尔基特理工学院(Wolkite Polytechnic
实时讯息 08-14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两岸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创新展览展示活动在沪亮相开展 两岸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创新展区(中国台湾网记者 闫珅 摄)中国台湾网上海7月28日讯(记者 宋歌)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两岸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创新展区亮相开展。展区内部展示(中国台湾网记者 闫珅 摄)本次创新展区联发科、日月光、英业达等10家台湾人工智能代表性企业参展。展区围绕人工智能产业
实时讯息 07-28
-
具身智能企业光象科技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 北京商报讯(记者 魏蔚)7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光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象科技”)正式成立并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光象科技是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及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得清华大学官方正式占股。本轮融资由机器人与制造业产业公司领投,某投资机构与光
实时讯息 07-23
-
(图表·漫画)学有所教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7月22日中国残联主席程凯7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残疾人教育体系进一步健全。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残疾学生7.58万人,普通高中在校残疾学生5.98万人。每年有3万多名残疾学生走进大
实时讯息 07-22
-
大V探营:终于登上这样的大舞台 “设施服务齐备,可以闭眼冲!”昨天杨浦区V聚场内,知名游戏解说、B站UP主籽岷在为第二天的直播进行最后调试。吸音软包墙面阻隔外部噪音和回声,高品质的灯光系统确保了每一帧画面都能达到影视级标准,强大的设备支持解决了技术层面的后顾之忧。当设备调试、环境噪音、网络波动等“消耗”被技术手段压缩,创作者的精力
实时讯息 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