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打造“中文之光”品牌 以“五个聚焦”构建新时代文化育人体系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原中文系)自2001年创办“中文之光”文化品牌活动以来,始终以“中允崇文,知博荣光”为精神内核,以“读经典、诵名篇、写美文、演名剧”为实践路径,构建了覆盖“基础技能—专业素养—创新能力”的三级培养体系。2025年是学院国家文科基地设立30周年,学院以获批2025年自治区级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为契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要求,将“五个聚焦”贯穿育人全过程,形成了思想引领、专业锤炼、文化创新、国际传播、品牌辐射的全链条育人生态。
聚焦思想引领
厚植家国情怀 筑牢育人根基
学院“中文之光”文化品牌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扣全国教育大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家国情怀融入专业教育。通过“文科基地拔尖讲堂”“道德讲坛”等活动,邀请全国优秀教师、知名校友分享育人经验,围绕“文学与人生”“文化使命与青年担当”等主题,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感。依托国家文科基地30年的学术积淀,学院推出“红色校史剧本创作”项目,将校史中的红色基因转化为艺术表达,激发学生传承红色文化的使命感,实现“培根铸魂”的育人目标。
聚焦专业素养
分层赋能 培养复合型人才
学院立足“强师工程”与“青苗计划”双轨机制,构建“教学技能+学术能力+师德修养”三维培养体系。通过“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百人粉笔字大赛”等15项品牌活动,分层夯实学生基础技能与专业素养:从三笔字训练强化书写功底,到微文学创作提升文本解读能力;从模拟课堂锤炼教学实践,到校史剧本征集激发创新思维。近年来,学院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形成师生协同发展的长效模式,学生在全国师范生教学竞赛、“田家炳杯”教学技能竞赛等赛事中斩获3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形成师生协同发展的长效模式,为培养服务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新时代“四有”好教师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文化传承
经典活化 创新育人载体
学院“中文之光”文化品牌活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通过“经典吟诵+非遗体验+数字赋能”多元形式,推动文化传承与时代需求深度融合。将经典诗文与方言吟诵、音乐伴奏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吟诵表演品牌;举办传统香囊制作、剪纸创作等非遗体验活动,让师生在互动中感悟工匠精神;创新开发“诗词VR体验”“方言数字档案”,将桂林石刻、桂学文化转化为数字资源,构建“虚实联动”的文化传承新场景。以“演名剧”为纽带与50余家单位共建实践基地,形成“校—地—企”协同育人生态。
聚焦国际传播
融通中外 彰显文化担当
学院依托“中文之光·留学流芳”品牌,构建“线上+线下”双轨传播矩阵。通过“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以专题讲座、文化考察、分组研讨等形式,吸引全国20余所高校学生深度体验桂学文化;开发“探秘桂学文化”项目,融合吟诵、古筝演奏等艺术形式,打造沉浸式文化课堂。留学生通过参与汉字书写、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成为中外文明互鉴的桥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生以“语言教学+文化传播”模式,培养了一批兼具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国际化人才,彰显文化担当。
聚焦品牌创新
构建生态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学院以“五位一体”实践育人平台为依托,推动“学术+艺术+实践”的深度融合,形成品牌辐射效应。通过“年度致敬”表彰机制,强化示范引领;结合2025年自治区级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规划,深化“中文+”育人模式,开发“方言数字档案”“诗词VR体验”等特色项目;创新排演“新西南剧展”,紧扣家国情怀的培育,将红色文化、地方文化转化为原创剧本;通过青年展演推动文化资源向育人素材转化,组织排演《秋声赋》《花桥荣记》《桃花扇》等剧目,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站在国家文科基地设立30周年的新起点,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以“中文之光”为纽带,将“五个聚焦”与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度融合,构建“厚植家国情怀、锤炼专业素养、创新文化表达、拓展国际视野、辐射品牌价值”的立体育人体系。未来,学院将以拔尖基地建设为契机,持续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路径,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冯智明 邓志平 蓝善康)
相关推荐
-
果然财经|车展难觅外资豪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佳琪 尹睿国产新能源汽车火爆的当下,外资豪车们却集体遇冷。金秋时节历来都是售车旺季,成都车展最先吹响号角,各地省级车展也纷纷启幕。在火热进行的国内A级车展上,却少见外资豪车品牌的身影,BBA(外资代表品牌奔驰、宝马、奥迪的首字母组合)虽然有所参与,但规模却不同程度缩水,在一
实时讯息 09-10
-
荆江评论:古礼新承,从一场楚风谢师礼看尊师重道的时代回响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张卫平)教师节前夕,荆州古城宾阳楼瓮城内,一场融合楚辞文化与传统礼仪的谢师活动庄重举行。揖拜、献束脩、诵祝文等古礼,生动再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精神源流。这不仅是节日的仪式性表达,更是一次对师道尊严与文化传承的深刻唤醒。束脩六礼,寓意深远。一份肉干,感念师恩;一株芹菜,寓
实时讯息 09-09
-
“五彩神箭”国际民族传统射箭邀请赛正式开幕 金秋风又起,神箭齐飞扬!9月5日晚,“五彩神箭”国际民族传统射箭邀请赛在尖扎正式拉开帷幕。开幕现场,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全场人员肃立行注目礼;裁判员与运动员代表依次登台宣誓,礼炮轰鸣间,各色礼花腾空绽放,台下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运动员身着特色服饰,脸上洋溢着期待与热情。据悉,本次赛事为历届规模最
实时讯息 09-07
-
仙游2万人的饭碗,正被“机器人军团”改变!记者探访背后真相…… 仙游今报2025-09-06 11:15:18鞋服纺织产业是我县 产业体系中的传统优势产业, 从业人员2万多人。 今年1至7月份, 该产业拥有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8家, 累计完成产值占全县的32%, 累计创税全县规模工业创税的33.5%。 近日,记者走访我县多家鞋服企业发现,从新协诚鞋业打造的全流程
实时讯息 09-06
-
云南财政积极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来源:云南省财政厅_论坛】云南省财政厅坚持用好中央和省级公共文化补助资金,将资金精准投入基层,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着力改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一是聚焦时长保障,突出弹性时间扩容。将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经费、运行维护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并将“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时长”纳入专项
实时讯息 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