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包袱”到“绿色财富” 鄂州梁子湖给全国打了个样
10万余只候鸟、40余种珍稀鸟类、200种水生植物、105种鱼类、280余种物种数量位居全国之首……这一串串亮眼的数字,彰显了鄂州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取得的成效,而被誉为“化石型湖泊”“物种基因库”和“鸟类乐园”的梁子湖,亦为我国湖泊生态治理提供了“鄂州样本”。
鄂州以梁子湖为核心,筑牢生态屏障、修复生态脉络、勇闯发展新路,激活梁子湖生态“基因密码”,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蹚出一条通向金山银山的光明大道。

白琵鹭“做客”梁子湖
01
筑牢生态屏障
打造候鸟“天堂”
蓝天白云,碧波荡漾,鸟儿展翅翱翔,鱼儿嬉戏游弋……春天的梁子湖阳光明媚,如诗如画。渔家小妹荡起双桨,唱起梁子湖民歌《梁子湖上采红菱》:“梁子湖水清又清,梁子湖上采红菱,梁子湖上渔家女……”悠扬的歌声与悦耳的鸟鸣相互交织,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夕阳微明薄暮天,榜歌迢递起渔船。溪头宿鹭忽惊起,飞破平湖十里烟。”这是一代书法宗师张裕钊笔下的梁子湖。作为中国内陆十大淡水湖之一,梁子湖以优良的水质、丰富的植被和典型的湿地景观,成为长江中游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代表,为候鸟迁徙和越冬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
近年来,随着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梁子湖水质稳步提升,沿岸植被愈发繁茂,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回归这片乐土。据统计,每年在梁子湖鄂州水域栖息的候鸟超过10万只,常年栖息的珍稀鸟类达40余种。
2024年,梁子湖多次迎来珍稀鸟类,如东方白鹳、白鹤、青头潜鸭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白琵鹭、白枕鹤等全球易危物种。这些珍稀鸟类频繁“光临”,充分印证了梁子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原主任、研究员陆军肯定地说:“能够在鄂州局部区域内发现这么多鸟种,说明鄂州生态环境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与理想的繁殖场所。”

“鸟中国宝”东方白鹳“恋”上梁子湖
梁子湖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湿地自然保护区拥有藻类711种、高等植物333种,其中包括东方白鹳、丹顶鹤、莼菜等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以及胭脂鱼、穿山甲、野菱等22种国家二级保护动植物。凭借丰富的生物资源,梁子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成为全国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的重点对象。
“万鸟归巢”的景象,正是梁子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有力证明。鄂州坚持生态优先,大力实施严禁挖山、严禁填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面禁捕等生态环保工程,使梁子湖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众多濒危珍稀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同时,鄂州与武汉携手,共同签署《武汉鄂州梁子湖水生态环境保护协议》,制定《梁子湖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推进退垸还湖、滨湖绿带建设,打造环湖生态缓冲带、临湖截污带,筑牢梁子湖生态屏障。
如今,梁子湖实现了“水质更清、生态更优、发展更活”的华丽蜕变,凭借“物种基因库”的独特禀赋,以全国第一的物种多样性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生动样本。当地渔民李建国感慨:“湖水清了,鱼群多了,连消失多年的‘水凤凰’(紫水鸡)也回来了!”
02
修复生态脉络
守护一湖清水
梁子湖是武汉都市圈重要生态屏障和战略应急水源地,也是鄂州的“生态名片”、湖北的“掌上明珠”。开展梁子湖生态修复工作,是鄂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一环。
曾经,梁子湖一度面临水质退化危机,鄂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响生态修复攻坚战,创新推出“以草净水”工程,建成3000余亩水草规模化种植基地,改善梁子湖水质,提高水体透明度,为水生生物创造优良的生存繁衍条件。
为加强生态修复,持续提升水体自净能力,鄂州筹措1.5亿元,启动梁子湖水生态修复项目,对15条主要入湖河港实施河道疏浚、控源截污、水生态修复等工程。同时,东梁子湖沙湾退垸还湿生态修复、高桥河入湖口生态修复、沿湖生态修复带等项目相继实施,通过退垸还湖、植树造林等,不断扩大湿地面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后的梁子湖水体清澈,水质总体保持在Ⅲ类,生态环境焕然一新。
“我们世世代代住在梁子湖边,这里的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保护梁子湖、守护一湖清水,已经成了我肩上的一种责任。”余启银,这位生在湖边、长在湖边的渔民,从围网养鱼到围网种草,从“打渔人”变成“保护者”,从“靠水吃水”转变为“靠水护水”,他的故事是梁子湖上万渔民共同守护湖区生态环境的一个生动缩影。
03
蹚出致富新路
发展“水草+”特色产业
近年来,鄂州高度重视梁子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而水草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24年初,市属企业昌达公司、梁子湖区城投公司和武汉中科水生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湖北水草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围绕梁子湖退养区域,投资建设600亩水草种养植示范性基地。

梁子湖用以净化水质的狐尾藻
“狐尾藻、苦草是目前提升水质效果比较好、比较常用的沉水类水草,市场价大概2000元/吨。”湖北水草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喻建齐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一亩种植成本约3000元,养护成本每年不超过500元,年亩产水草2—4吨,而且一次种植可多年多次收获,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梧桐湖园区磨刀矶村村民吴飞了解到种植水草成本低、收益高,决定将自家70亩水面辟出一半用来“种草”。如今在鄂州,低成本、高回报的水草产业吸引越来越多像吴飞这样的村民投身其中。
据了解,预计到今年底,梁子湖水草种植面积将超过3万亩,综合收益有望突破1亿元;到2030年底,区域内内湖大水面以及临湖1000米范围内精养鱼池等水域将实现水草产业全覆盖。

梁子湖水草基地工人在种植水草
水草不仅带来良好的生态
还将沿湖岸线变成了产业线
鄂州积极探索“水草+”
多元发展模式
在“水草+水产”方面,推行“水草+大闸蟹”“水草+青虾”“水草+淡水鱼”等共生模式,今年3月,磨刀矶3000亩水草+螃蟹生态循环链示范基地首批投放了100万只螃蟹,螃蟹与水草共生,不仅提升了水产品品质,还增加了养殖户收入。
在“水草+中药”领域,深入研究水草的药用价值,开发养生产品,丰富产业内涵。
在“水草+景观”方面,打造了如铜铁海生态公园等一批生态景观,将水草景观与周边自然风光相结合,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
在“水草+研学”方面,建设水生植物科普基地,开展研学活动,让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深入了解水草生态知识,今年以来已接待研学游客超2万人次。
在“水草+碳汇”方面,通过水草的光合作用固定碳,探索开发碳汇交易,挖掘其金融价值。
鄂州以“生态银行”模式盘活自然资源,深挖梁子湖“物种基因库”的生态价值,探索“水草+水产”经济价值,丰富“水草+中药”养生价值,拓展“水草+景观”美学价值,提升“水草+研学”科普价值,开发“水草+碳汇”金融价值,走出了一条具有梁子湖特色的生态价值转换新路径,实现了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

梁子湖水草基地培育的水草长势喜人
据统计,去年1至11月,梁子湖区共接待游客314.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2%、18.54%。未来,鄂州将大力发展“水草+”多种共生模式,实施生态种养转型,打造“以销带种”的农户助富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

梁子湖环湖绿道
站在梁子湖畔,碧波荡漾,白鹭翩跹,曾经围网密布的湖面如今重现沙鸥翔集的盛景。从“靠湖吃湖”走向“护湖养湖”,从“生态包袱”转变为“绿色财富”,鄂州用实践印证:守护好一湖清水,不仅能换来金山银山,更能培育发展新优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来源:鄂州融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推荐
-
嵩县文旅突围背后的“生态密码”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吉小平 通讯员 赵明辰 王艺茜四月的陆浑湖畔,金黄的油菜花海如波浪般起伏,与碧波荡漾的湖水交织成一幅流动的油画。这幅“人水共生”的生态画卷,正是嵩县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注脚。嵩县地处豫西伏牛山区,95%的国土为山区,森林覆盖率超71%,陆浑湖5万亩水域如一颗明珠镶嵌其中。然而,
实时讯息 04-16
-
依法严打危害生态和生物安全犯罪 公安机关发布典型案例 近年来,公安机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和危害生物安全的犯罪活动,坚决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今天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公安部集中公布一批公安机关加强生态警务建设事例与打击危害生态和生物安全犯罪的典型案例。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事例,既包括有关地方公安机关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实时讯息 04-15
-
若尔盖县计划投资114万余元 全力打造生态宜居之城 【来源:若尔盖县人民政府_政务动态】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态品质,构建舒适宜居环境,若尔盖县2025年计划投入114万余元专项资金,全力打造生态宜居之城。力求为当地居民与八方游客呈上一个绿意盎然、环境优美的城市新貌。清晨的若尔盖还带着几分寒意,但在G213线绕城段辅道,28名绿化工人和4台大型机械早已热
实时讯息 04-14
-
《贵州法治报·人大周刊》丨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矿产资源条例——用法治力量护航“富矿精开” “黔中无闲石,贵地多宝藏。”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贵州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资料显示,在黔贵大地126万座大山下,已发现矿产137种,其中49种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十,居前三的就有20种。2024年2月19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富矿精开”推进大会,强调要以“富矿精开”为关键抓手在新时代西部
实时讯息 04-14
-
青岛24家环保企业亮相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 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是中国环保领域最具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展览会,来自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环保行业企业参展。走进展览会现场,不仅能够看到前沿的科技技术和产品,也能感受到科技与环保的完美结合所带来的无限可能。在4号馆青岛市展览区中,24家青企精彩亮相,半数以上为环保行业企业,其中不乏青岛达能、德
实时讯息 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