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场 大活力丨为何要在树上种铁皮石斛?这里石斛“上树”林下“生金”
节日市场供应充足,品类丰富,其中不少都来自森林食物。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森林食物产量超2亿吨,涵盖“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在浙江安吉孝丰镇,这个“五一”假期,这里的铁皮石斛迎来采摘季。
总台记者 濮佳怡:在浙江安吉孝丰镇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现阶段石斛正处于开花期,茎干上点缀着零星的花苞,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铁皮石斛迎来收获
采摘有讲究

工作人员表示,可以从两方面判断是否达到采摘标准。
- 一看颜色,比较嫩的铁皮石斛表皮呈青绿色。达到采摘标准的,即生长3年以上的石斛外皮颜色是以灰白和褐色为主;
- 第二是看表皮的纹路,可以采摘的铁皮石斛,它的纹路较紧实,还未达到采摘标准的石斛,它的纹路比较松散。
采摘下来的石斛能榨汁、磨粉,可以养胃、消炎抗氧化。
石斛“上树”
还原原生环境

为什么要在树上种植铁皮石斛?工作人员表示,铁皮石斛原本是生长在悬崖峭壁间的,依附着老树根或苔藓,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存活着,其实并不需要土壤。

将石斛移栽到大棚里,也尽量还原它原来的生长环境,即石斛“上树”。现场一棵3米高、直径25厘米左右的树桩上,种植了80多丛的石斛苗,保水的同时也让根系能够透气。大概经过3~5年的营养积累,铁皮石斛就可以进行采摘了。
林下“生金”
特色产业拉动乡村消费

现场还有石斛盆栽,它的底部是木屑,养护的方式也比较简单,只需要每天浇一点水。到了五月底,它也许能开出漂亮的石斛花。

除了在大棚里面种植石斛外,当地还依托原有的玉兰树,种植品质更高的铁皮石斛。在大棚外,自然的环境下,阳光更为充沛,而且石斛吸收的是天然的露水,所以说它里面的营养物质即花青素的含量会更高。

在2023年11月,铁皮石斛被纳入了药食同源的物质名录。因此,当地在传统的石斛产品基础上,研发了十几种新的衍生产品,同时,在石斛林下探索一些休闲旅游的小项目,比如露营。

如今,这个基地已经形成石斛采摘、观光研学、餐饮等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产业。去年来这里的游客就超过了3万人次。今年一季度,这里铁皮石斛的销量已经突破50万元左右,带动咖啡等产业销量突破60万元。可以说,小小的石斛如今已经化身为了乡村旅游的“流量密码”,激发了乡村旅游新活力。

监制丨岳群
制片人丨王凯博 杨晓波
记者丨李啸虎 濮佳怡 王杰 严逸伦 沈思维
编辑丨张昊 张博
责任编辑:韦小婉
相关推荐
-
柞水:强基固本赋能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柞水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聚焦强基固本,推动“四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以争先创优为抓手,全面增强“组织功能”。以“四查四提升”为重点,通过典型带动、定期滚动、一线学习交流观摩等举措,推进“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走深走实,20
实时讯息 07-28
-
湖南江永:新质引擎驱动 香柚龙头企业赋能乡村振兴 “该香柚龙头企业注重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规模化带动能力强……”近日,湖南省永州市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到江永县云雾山香柚专业合作社调研新质生产力引领江永香柚夏橙等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情况时,对该合作社给予了高度肯定。走进江永县云雾山香柚专业合作社,农用无人机、多功能施肥机、除草机等各种现
实时讯息 07-28
-
在办实事中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贵阳贵安各地各部门扎实开展学习教育 “过去因为水引不过来,大片良田只能用来种玉米,现在把沟渠修好啦,可以种水稻了。”开阳县禾丰乡典寨村村民王再华看着近日修好的沟渠,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贵阳贵安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持续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更好
实时讯息 07-25
-
广科学子赴石排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积极响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的号召,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职能,近期,广东科技学院组织多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走进石排镇,围绕乡村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知识科普、产业调研等领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是广东科技学院学子积极响应省委“百千万工程”号召的一次有力践行。他们
实时讯息 07-21
-
荔枝进入尾声葡萄又熟了,“岭南甜”再次飘向全国 盛夏时节,岭南红荔热度还未消退,翡翠葡萄又开启另一份甜蜜。进入7月,首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香蜜葡萄庄园以鲜果采摘体验、私人定制、直播专场等多元模式,让更多岭南“土特产”走向全国市场。一场属于乡村振兴的甜蜜交响曲,正以夏季最饱满的热情再次悠然奏响。岭南风物诗的“甜蜜密码”香蜜葡萄庄园位
实时讯息 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