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场 大活力丨为何要在树上种铁皮石斛?这里石斛“上树”林下“生金”
节日市场供应充足,品类丰富,其中不少都来自森林食物。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森林食物产量超2亿吨,涵盖“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在浙江安吉孝丰镇,这个“五一”假期,这里的铁皮石斛迎来采摘季。
总台记者 濮佳怡:在浙江安吉孝丰镇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现阶段石斛正处于开花期,茎干上点缀着零星的花苞,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铁皮石斛迎来收获
采摘有讲究

工作人员表示,可以从两方面判断是否达到采摘标准。
- 一看颜色,比较嫩的铁皮石斛表皮呈青绿色。达到采摘标准的,即生长3年以上的石斛外皮颜色是以灰白和褐色为主;
- 第二是看表皮的纹路,可以采摘的铁皮石斛,它的纹路较紧实,还未达到采摘标准的石斛,它的纹路比较松散。
采摘下来的石斛能榨汁、磨粉,可以养胃、消炎抗氧化。
石斛“上树”
还原原生环境

为什么要在树上种植铁皮石斛?工作人员表示,铁皮石斛原本是生长在悬崖峭壁间的,依附着老树根或苔藓,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存活着,其实并不需要土壤。

将石斛移栽到大棚里,也尽量还原它原来的生长环境,即石斛“上树”。现场一棵3米高、直径25厘米左右的树桩上,种植了80多丛的石斛苗,保水的同时也让根系能够透气。大概经过3~5年的营养积累,铁皮石斛就可以进行采摘了。
林下“生金”
特色产业拉动乡村消费

现场还有石斛盆栽,它的底部是木屑,养护的方式也比较简单,只需要每天浇一点水。到了五月底,它也许能开出漂亮的石斛花。

除了在大棚里面种植石斛外,当地还依托原有的玉兰树,种植品质更高的铁皮石斛。在大棚外,自然的环境下,阳光更为充沛,而且石斛吸收的是天然的露水,所以说它里面的营养物质即花青素的含量会更高。

在2023年11月,铁皮石斛被纳入了药食同源的物质名录。因此,当地在传统的石斛产品基础上,研发了十几种新的衍生产品,同时,在石斛林下探索一些休闲旅游的小项目,比如露营。

如今,这个基地已经形成石斛采摘、观光研学、餐饮等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产业。去年来这里的游客就超过了3万人次。今年一季度,这里铁皮石斛的销量已经突破50万元左右,带动咖啡等产业销量突破60万元。可以说,小小的石斛如今已经化身为了乡村旅游的“流量密码”,激发了乡村旅游新活力。

监制丨岳群
制片人丨王凯博 杨晓波
记者丨李啸虎 濮佳怡 王杰 严逸伦 沈思维
编辑丨张昊 张博
责任编辑:韦小婉
相关推荐
-
杭州余杭:青年入乡 组团共兴 乡野共富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王亚楠清晨的青山村,薄雾漫过竹林,策展人芙子踏着露水经过“艺启共富坊”时,望见在青山村坚守四十多年的竹编手艺人余才根正在和“85后”新村民莱莱探讨如何传统竹编工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并融入现代艺术装置,让指尖的老手艺在新创意里焕发新生,她笑着挥了挥手,来到“访客中心”,与其他新村民
实时讯息 09-12
-
2025年“最美教师”名单公布!贵州一名教师入选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9月10日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教师”。丁美珍、马琼、水柏年、邓宗全、古桑曲珍、任明杰、刘玉忠、刘益春、杨洋、肖惠文、邵瑜、欧阳陵江、郑万众、孟庆阳、胡嵘苹、钟义信、侯纯广、姜德生、秦春娟、秦宣、黄俊琼、廖红、翟婉明、薄宜勇等24名同志和保定学院毕业生赴疆任教群体代表光荣入选。获
实时讯息 09-10
-
绿水青山里的新机遇 首批5个国家公园近5万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国新办今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据介绍,首批5个国家公园近5万人通过家门口就业,年人均获得工资性收入1—2万元。依托好山好水好生态,“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推动黄牛养殖转型,当地老百姓发展黑木耳
实时讯息 09-10
-
“花生上树”,不只是笑话 近日,某商家因一张宣传海报,引发网友争议。有网友发现其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中,一款“四粒红花生”产品的宣传海报展示了违背科学常识的画面。花生作为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果实通常埋藏在土壤中发育成熟。而该海报却将花生果实描绘为悬挂枝头,与花生“落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相悖。对此,品牌回应称,由于公司在工作
实时讯息 08-30
-
ESG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新引擎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近期发布的报告,共有2481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达到46.09%。在强力的政策信号驱动下,上市公司的ESG报告数量稳步增长。除了数量之外,中国企业ESG发展还呈现更重要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将ESG作为可持续发展和业务增长的新引擎。联想结合公司3S
实时讯息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