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资源聚起文旅热度——清明假期福建文旅市场观察
新华社福州4月7日电 题:特色资源聚起文旅热度——清明假期福建文旅市场观察
新华社记者李昊泽、李嘉聪
领略红色历史、登上海岛踏春、观看特色演出……清明假期,福建各地特色文旅资源吸引省内外众多游客。假期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游客547.46万人次,同比增长23.9%;游客旅游总花费51.22亿元,同比增长27.1%,文旅市场热度延续、春意浓浓。
4月4日,福建省宁化县革命纪念馆内游人如织,在讲解员生动的讲述中,游客们不时驻足观看场馆内展陈的红色文物。专程带着女儿来纪念馆参观的游客罗建华说:“这次实地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孩子触动很深,更加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每个人都应好好珍惜、奋发图强。”

福建省宁化县革命纪念馆内,游客正聚精会神地观看展陈文物。(受访者供图)
缅怀、追思是清明假日的传统旋律。在此期间,福建广泛开展瞻仰红色遗址、追思英烈等主题活动,各地红色文化场馆、红色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线路等成为人们重温红色历史、传承革命遗志的生动课堂。
登上海岛踏春,成了不少年轻游客假期出游的选择。在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岛奇观“蓝眼泪”再现,这种因藻类夜间发光产生的独特景观,对海水温度要求严苛,直接见证了春日渐浓的暖意。
“一个月前就陆续接到订单,所有房间在假期前一周就被订满。”平潭环岛东路一家民宿的老板谢司杰告诉记者,店中住客多是情侣或带着孩子的年轻父母,不少人选择白天租一辆电动自行车沿着环岛路欣赏海岛风光,晚上就在海滩上架起相机守候,与海浪涌动时泛起的蓝色光芒合影。
在福建各地景点、剧院,以本地民俗文化为背景打造的各类演出,也持续激发着假日消费活力。
夜幕降临,在莆田市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区,《印象·妈祖》舞剧演出现场座无虚席。随着几道淡蓝色的光束投射而出,座位上方布置的纱幕如同层层海浪浮动,XR技术、裸眼3D人屏互动、全息投影等舞台科技应用,将观众带入古时湄洲岛民泛舟撒网的场景之中。

《印象·妈祖》演出现场的一幕。(受访者供图)
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妈祖信俗逐渐成为其发源地湄洲岛的特色文旅IP。
“舞剧以妈祖的传说和生平事迹为线索,演绎其助人济世的传奇故事。”《印象·妈祖》总导演黄辉告诉记者,舞剧通过艺术语言向观众传递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信俗精神,展现湄洲当地的渔家文化。假期三天,舞剧共排演8场,接待观众近3000人次。
“现在游客更青睐具有在地性、独特性、沉浸性的旅游体验。”福建省文化和旅游促进会副会长吴立官认为,相较于逛景点、看山水等传统出游方式,追求与惯常环境不同的新鲜感、注重体验互动逐渐成为游客出行的新趋势,而各地立足特色文旅资源进行的业态开发,正好丰富了新的市场需求。
相关推荐
-
当老厂房成为“新网红” 工业遗产焕新成为文旅“破圈”密码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随着一批老厂区改造项目的陆续落成,曾经废弃的矿山变成了人人向往的打卡地,曾经轰鸣的车间变身沉浸式博物馆,废弃的仓库蜕变为“精神粮仓”,这跨越了时空工业遗产的“重生计划”,让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老厂房重新脉动了起来。江西上饶望仙乡的望仙谷曾经是个废弃矿山,当地积极探索“生态修复+文旅”
实时讯息 07-28
-
不止“群英”|舞剧《英歌》演员阵容公布! 高分顶流舞剧《英歌》北京站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7月31日-8月3日演员阵容星光集结!中国舞剧《英歌》以“中华战舞”之魂铸造时代华章,其艺术张力与文化深度在当代舞台独树一帜。这部作品如中华大地生长出的精神图腾,将英歌舞的刚劲血脉注入现代剧场,既保留了南派武术的筋骨,又以“现实-回忆-幻境”三重时空
实时讯息 07-28
-
突降暴雨,观光小火车秒变应急大巴车为游客撑起“温馨伞”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贺文兵 通讯员 吴亮)7月21日晚,长沙骤降暴雨,橘子洲景区内的游客猝不及防。就在这时,原本穿梭于景区的观光小火车突然打开车门,摇身变为“应急接驳车”,邀请淋雨的游客免费登车避雨。“当时突降暴雨,步行游客众多,我们当即指令在园区内运行的小火车迅速开启‘避雨模
实时讯息 07-24
-
看!夜间经济热度不一般(中国消费向新而行·关注夏日消费) 从烟火升腾的特色夜市,到丰富多彩的演艺市场;从不断焕新的夏日服饰,到产销两旺的戏水用品……进入暑期,消费市场呈现火热态势,各地创新消费场景、推动业态融合,持续激发消费潜能。本报今起推出“中国消费向新而行·关注夏日消费”系列报道,聚焦夏日消费市场新亮点,展现多地持续优化供给、满足消费新需求的生动实践。
实时讯息 07-21
-
教育部通知 教育部:严控暑期作业总量记者7月16日从教育部获悉,暑假期间,汛期、假期交织叠加,安全风险加大,各类安全事件易发高发,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就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进行部署,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明确要求严控暑期作业总量。通知明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严格落实教育
实时讯息 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