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滨湖学校课间改革“玩”出新花样

2025-04-23 21:05: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万丽莲、陈帅、杜思源)“叮铃铃——”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大冶市滨湖学校瞬间沸腾起来,学生们有序走出教室,奔向操场、走廊和活动区,欢笑声、口号声交织成一首生机勃勃的“课间交响曲”。

今年以来,该校创新推出的“三维联动”育人模式和“四季课间”创新设计,倾力打造“活力校园”,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在运动中成长。

三维联动,释放体育育人新动能

走进滨湖学校档案室,《身心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中清晰标注着每日运动“课程表”:晨间绳操唤醒身体机能,午间益智游戏活跃思维,课后社团活动发展专长。

该校将体质健康管理纳入校本课程,结合体育节、体育社团等多样化活动,确保每位学生每天享有2小时体育活动,让身心健康管理有章可循。

自2024年起,该校打破学科壁垒,将体育学科与语数外同等纳入教学质量考核,体育教师训练补助提升50%,赛事奖金最高可达原标准3倍。

大冶市优秀教师袁秀华感慨道:“现在备课既要懂运动科学,还要研究儿童心理,压力虽大但成就感满满。”

在政策激励下,体育教师逐渐站上“C位”。近年来,滨湖学校体育教师年度考核优秀人数逐年增加,多名体育教师获评市级优秀教师。2024年,滨湖学校体育组被评为大冶市“优秀教师团队”,体育学科地位不断提高。

广播操比拼、趣味运动会、篮球联赛……学校构建起“春秋两季运动会+四季社团活动”的立体化赛事体系,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社团活动全程覆盖,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主场。

四季课间,打造活力成长空间

在课间改革方面,滨湖学校更是别出心裁,适时推出“四季课间”创新设计,小课间“扩容提质”,大课间则“因时制宜”,将课间碎片化时间转化为成长增量。

自2025年春季学期起,该校小课间时间延长至15分钟,提供更加从容的课间时间,引导师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

该校配备各种运动器材和益智玩具,提供更好的软硬件条件,提升学生课间活动参与率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获得充分休息、有益社交和适量活动。

“原先的课间活动只有10分钟,想下楼运动根本来不及。现在多了5分钟,足够我们玩会‘跳格子’了。”该校三年级学生程时童兴奋地说。

“延长的小课间让师生有了更多交流,孩子们回课堂后注意力更集中了。”该校教师舒丹表示。

该校依据季节和年级特点,针对不同年级,科学设计兼顾趣味性与体能训练的大课间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乐在其中、学有所获。

春秋季齐做广播操与跳绳;冬季火热开展跑操与趣味障碍赛;夏季或恶劣天气时,室内课桌舞和眼保健操等体育活动接棒登场。

“现在就是下雨天也能在教室里‘动’出花样,孩子们特别喜欢‘手势舞接力赛’。”507班主任陈老师展示着学生设计的创意手势动作并说道。

双向赋能,交出亮眼答卷

改革实施以来,通过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的双向赋能,课间改革的涟漪效应正在显现。

2024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位列全市前茅;男子足球队斩获黄石、大冶双料冠军,学校获评“全国中小学足球特色学校”;男子篮球、乒乓球项目连续两年稳居大冶市榜首。

学生的健康状况同样令人欣喜,学生近视率、肥胖率逐年下降,心理健康评估优良率持续提升,2024年,学校被授予“全国心理健康示范学校”称号。

田径场上跌倒时伸来的援手,魔方比拼失利后的相视一笑,突破极限的勇气,永不言弃的毅力,协作中建立的信任与默契……育人成果斐然,但滨湖人深知,孩子们眼中跃动的光芒比奖牌更加珍贵。

暮色中的校园渐渐归于宁静,而课间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歇。滨湖学校主要负责人表示,将以课间活动为支点,继续深化体育育人改革,探索“五育融合”新路径,让每个学生“身上有汗、眼里有光、心中有爱”,为培养新时代阳光少年贡献滨湖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