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如一日!她守护卧床的百岁奶奶!

2025-05-21 17:09:00

在峰峰矿区义井镇义北村,37岁的苏虹是村民口中“孝”字的代名词。

她的故事始于2013年的一场意外——年过九旬的奶奶因摔倒骨折,从2016年开始卧床不起。这位曾经撑起整个家族的老人,在人生的暮年遭遇了命运的考验。而苏虹,这个原本在陶瓷厂工作、养育三个孩子的孙媳妇,毅然辞去工作,数年如一日,扛起了照顾奶奶的重任。

苏虹正在照顾老人。

温馨家庭,突遭变故

“奶奶,今天天热,我给您擦擦身体,一会儿我再给您按摩按摩。”走进义北村村民苏虹的家中,映入眼帘的便是雅致秀美的小院,家中朝向最好的房间住着卧床不起的老人。老人今年已经102岁,虽然已卧床9年,但床铺干净整洁,头发柔顺光亮。

“奶奶卧床9年,我也照顾了她9年。”今年37岁的苏虹是义井镇上拔剑村人。2009年,她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丈夫郭龙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嫁入义北村。婚后,夫妻俩迎来了两个可爱的女儿和一个活泼的儿子,一家五口的生活温馨而充实。

那时,婆婆和奶奶主动承担起照看孩子的重任,让苏虹能够安心到周边村的陶瓷厂上班。而丈夫与公公则远赴北京打工,一家人虽聚少离多,但都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齐心协力地为家庭打拼,日子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充满希望。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3年,一个意外打破了这个家庭原本平静的生活。当时90岁高龄的奶奶不慎摔倒,导致骨折。家人心急如焚,紧急将奶奶送往医院救治。幸运的是,手术后奶奶恢复得还算可以。

可谁也没想到,2014年奶奶再次因摔倒骨折,这次手术后,奶奶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两年后,奶奶已经无法站立,只能卧床休养,随后又丧失了语言功能。尽管意识还算清醒,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人时刻在身边照料。

毅然担责,悉心照料

“奶奶52岁时,爷爷就去世了,她一个人将五个儿子、一个闺女拉扯长大。后来,大大爷、二大爷、五大爷相继离去。四大爷身体不好,姑姑也是70岁的人了,自顾不暇。公公虽然身体还可以,但还得维持我们这一大家的生活,婆婆腰椎不好,实在无力照顾卧病在床的奶奶。”说起奶奶的坎坷人生,苏虹眼里满是心疼。

苏虹深知,奶奶为这个家庭操碎了心,自己作为晚辈,在奶奶最需要照顾的时候,绝不能袖手旁观,便主动提出辞去陶瓷厂的工作,全心全意在家中照顾老人。

“虽说陶瓷厂的活儿干得顺手,可比起奶奶的命,啥都不算!”辞去陶瓷厂工作意味着家庭收入骤减,但苏虹从未犹豫。从那以后,苏虹的工作地点从陶瓷厂变成了家,工作时间也从8小时,变成了24小时无休。

最初的一段日子,也有村民议论:“久病床前无孝子,她能坚持多久?”然而,日复一日的翻身擦洗、深夜的闹钟提醒、精心调配的流食……苏虹用行动让质疑声渐渐消散。

考虑到奶奶牙齿脱落,无法正常咀嚼食物,她特意买回来一台搅拌机。每天,她都会精心挑选米饭、馒头、鸡蛋等食材,将它们打碎后熬成细腻的流食,一日三餐耐心地喂给奶奶。

为了让奶奶吃得营养均衡,她还会变着花样搭配食材,保证奶奶摄入充足的营养。不仅如此,苏虹每天多次用温热的毛巾为奶奶擦脸,再用棉签蘸盐水为老人擦嘴,防止炎症和异味产生。

在居住环境上,苏虹也格外用心。她始终保持室内恒温,冬天,电暖气驱散了寒意,让奶奶的房间温暖如春;夏天,空调送来阵阵清凉,为奶奶营造舒适的休息环境。

被褥床单更是勤洗勤换,只要天气好,苏虹就会把奶奶的被褥拿到太阳下晾晒,让奶奶每天都能躺在干净、松软、充满阳光味道的床上。她还坚持每日用热水为奶奶擦身,仔细清洁每一处皮肤,维持皮肤清洁干爽,让奶奶时刻都清清爽爽的。

为了防止奶奶卧床生褥疮,苏虹近几年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她在手机上设置了闹钟,每隔两个小时,无论多困多累,她都会立刻起身,为奶奶翻一次身,按一下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即便奶奶无法言语,但每当看到苏虹忙碌的身影,眼中都会泛起感动的泪花。而苏虹总会笑着轻声安抚,用温柔的话语驱散老人心中的不安,给予奶奶无尽的关怀与温暖。

苏虹在院子里打扫卫生。

质朴初心,孝德传承

“孝敬老人是晚辈该做的事情,我只是在尽我该尽的责任,没啥大不了的。”面对村民们的称赞,苏虹总是腼腆一笑,用最简单的话语,表达出最质朴的品质。

十几年的媳妇生活,让苏虹对孝顺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她明白,作为孙媳妇,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并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一定会得到认同,也会让老人感受到温暖与幸福。

照顾奶奶的同时,苏虹还要兼顾三个孩子的成长。大女儿曾抱怨:“妈妈总在奶奶屋里。”她便带着孩子一起给奶奶擦脸、喂饭,教他们理解“孝”的含义。丈夫郭龙每次回家都抢着值夜班,却被苏虹“赶”去陪孩子:“你在外挣钱更辛苦,家里的事我能行。”如今,孩子们会主动给太奶奶讲学校趣事,小儿子甚至学会了测血压。

在邻里之间,苏虹的事迹也广为流传,她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激励着更多的人传承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夕阳西下,义北村的小院里飘起炊烟。苏虹左手端碗,右手拿勺,将碗里米糊小心翼翼地喂进老人口中。她没有豪言壮语,却用三千多个日夜的坚守,书写了“久病床前有孝心”的时代答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