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党建赋能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近日,中央组织部在北京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进一步指明了前行方向。乡村振兴,需精准把握组织建设的“关键字”。各级组织部门应下好“先手棋”、躬耕“责任田”、用好“指挥棒”,充分激活基层组织治理效能,全方位奋力踏上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之路。
落好组织建设“先手棋”,“党建引领”锚定乡村振兴方向。“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新时代基层党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关乎发展活力,牵系国家竞争实力。从脱贫攻坚的艰苦奋战到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从科技兴农的蓬勃发展到文化建设的持续繁荣,基层党组织始终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协调各方力量,确保政令畅通无阻,让广大群众真正受益。
面对乡村振兴向更深层次迈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各级组织部门需精心配优组织队伍,积极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方法,畅通意见反馈渠道,针对组织建设中的机制问题立行立改,勇于突破创新。同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设置行之有效的竞争激励制度,将绩效考核与综合指标紧密结合,促使党员干部勤勉尽责、积极作为。
春的脚步日益临近,乡村美景如诗如画,成为人们拍照打卡、春日游玩的热门之选,复产复工的火热场景也陆续呈现,处处洋溢着繁荣的“乡村经济”景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例如,湖北大悟县金岭村采用“人民公司+股份合作+自主经营”发展模式,成功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连云港市赣榆区厉庄镇探索党建引领、镇村联动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正是依托党建的强大力量,经济发展才能步步生花、尽显特色。各级组织部门应深入实地调研,精心谋划、灵活施策,找准特色产业发展的切入点,打造产品出村的新路径。以“优势资源”培育“特色品牌”,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为乡村经济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古老相传的智慧,只有提升基础指数,才能迎来全面变革。从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广泛普及到科技生产模式的大力推广,从技术人才的积极招引到新型农民职业的认证,各类优秀人才汇聚乡村,本土人才不断涌现,他们既是乡村建设的生力军,更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石。各级组织部门要用好人才“指挥棒”,强化党建功能,在人才招引、培养、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综合发力。加强技能培训,重视人才扶助,通过“头雁”轮训工程、党性教育培训等方式,让乡土人才茁壮成长,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农村人才队伍,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支撑。
乡村振兴之路任重而道远,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路径和重要保障。各级组织部门要始终坚持党的引领,将党的组织活力、政治引领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行动力,切实绘就新时代农村繁荣发展的壮美画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楠(武汉市江夏区“青苹果乐园”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
相关推荐
-
总台记者探访丨为了中非友谊 他们长眠异国他乡 20世纪70年代,数万名中国专家和技术人员远涉重洋来到非洲,同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人民并肩奋斗,用汗水和鲜血乃至生命筑成了被誉为“友谊之路”“自由之路”的坦赞铁路。坦赞铁路穿越高山深谷、河流湖泊、森林草原与沼泽湿地,全长1860.5公里。复杂地形和高低落差给建设工作带来重重挑战,建设者还要面对缺医少药、
实时讯息 04-06
-
东湖评论:党建赋能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近日,中央组织部在北京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进一步指明了前行方向。乡村振兴,需精准把握组织建设的“关键字”。各级组织部门应下好“先手棋”、躬耕“责任田”、用好“指挥棒”,充分激活基层组织治理效能,全方位奋力踏上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之路。落好组
实时讯息 04-05
-
专家热议“中国减贫经验的国际传播”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姜雨晴近日,为配合2025减贫治理与全球发展(怒江)国际论坛,“传媒光影·怒江巨变——中国减贫经验的国际传播”专题论坛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举办。来自高校、传播机构、企业、媒体的国际传播领域专家学者围绕该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做好中国减贫经验的国际传播,需要政府、媒体、民众等多
实时讯息 04-05
-
乡村旅游开启花式精彩 当前,游客的赏花需求已从单纯的拍照打卡转向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和休闲放松。各地以花为媒,将乡村独有的历史文化、非遗技艺、多彩民俗融入赏花旅程,农文旅交融的乡村旅游线路,为游客带来丰富体验。从江南水乡的油菜花海到雪域高原的桃花秘境,从古建园林的梅韵雅集到梯田山野的杜鹃烂漫,繁花是自然的馈赠,是春日的邀约
实时讯息 04-05
-
科技特派员田间问需,连山吉田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吉田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日前联合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食品生物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分赴旺南村、石溪村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与技术帮扶活动,通过实地指导、协议签约、问题整改及产业调研等举措,为农户提供“田间解决方案”,助力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在实地走访旺南村过程中,特派员团队通过详细调研雷竹种
实时讯息 04-03